天天百科

医疗招聘护理知识:静脉输液须知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医疗过程中,病人可以选择用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口服用药、含服用药、涂抹用药、雾化、吸收用药或者静脉用药等等。如果是病人的疾病要求,或者想治疗的效果更快速的话,一般会选择静脉输液方式来进行治疗,药液直接入血能更快速的吸收。有一些朋友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可能想过为什么液体可以顺利的进入体内的问题,也可能想过输液了会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反应等等问题。所以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关于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

输液过程中药液进入人体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静水压,是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所以输液时,输液瓶的高度是高于人体的肢体高度。而进行输液的主要目的就是“补”,简单来说是补水和电解质、补充血量、补充营养物质和补充药物,治疗疾病。

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年龄的病人以及一些原发疾病,可以选择的液体是不同的,比如烧伤、休克的病人会首选晶体溶液。因为晶体溶液分子小,主要能迅速的进入体内,到达细胞,让细胞内外“喝饱水”,从而纠正体内失去的液体和电解质,常用的晶体溶液主要包括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和高渗性溶液。有些因创伤大量失血的患者会选择胶体溶液,胶体溶液分子大,进入血液后能够有效“占据位置不消失”,所以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平衡,从而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常用的胶体溶液主要包括右旋糖酐液、代血浆和血液制品。甚至有些长期卧床、无法进食的患者需要输入一些营养液,比如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或者矿物质等等。

晶体溶液、胶体溶液、营养液都是要从静脉进入体内的,同时大家也都知道,不同的人选择输液的位置是不同的。比如在儿科诊疗区,大多数婴幼儿是选择头皮静脉的,有些年龄较大的儿童输液时会选择手背或脚背。成人诊疗区,进行输液时,基本都为手背注射,有些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注射会选择前臂内侧或者靠近肘部位置进行注射。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注射的可能会直接选择中心置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需要知道我们能够进行输液的位置,常用的输液部位包括:周围浅静脉,也是我们最多选择的手背、脚背等位置,上肢常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手背静脉网,前三个部位,血管比较粗、直,多为留置针注射部位。下肢常用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成人较少选择下肢静脉网,因为下肢血流速度较慢。头皮静脉,是常用于小儿的静脉选择,主要包括颞浅静脉、额静脉、枕静脉和耳后静脉。而中心置管多选择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

静脉输液也有一些不良的反应,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和空气栓塞。其中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液反应,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等,而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输液反应,可在患者胸前区听到“水泡音”,一旦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位左侧位,使空气局限在右心室的心尖部,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较小气泡可自行吸收,但有较大气泡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密切观察患者变化,以防患者病情恶化。

静脉输液虽然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的方式,但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如果觉得《医疗招聘护理知识:静脉输液须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