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治疗乙肝肝硬化 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但是不能停药(还有意义吗)

2023-05-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继续回答一位网友咨询的问题。她说,黄医生,看了你很多文章和视频,知道了很多肝病知识,但是你多次提到:乙肝阶段如果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达到了功能性治愈后再停药,是安全的。乙肝后肝硬化出现了表面抗原转阴,乙肝病毒DNA也转阴,但是不建议停药。为什么同是表面抗原转阴,乙肝和肝硬化的区别这么大?对于早期乙肝后肝硬化而言,实现表面抗原转阴,不是没有意义吗?请您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一点,目前还无法根除乙肝,提出功能性治愈的说法,是目前治疗体系中最佳的治疗效果。什么叫目前的最佳效果?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高敏检测未见扩增信号,关键的病毒标志物有稳定的血清转换,尤其是e抗原和表面抗原的转换。出现这些变化,提示肝病比较稳定,机体有较强的免疫控制能力,同时,肝癌的风险也能降低明显降低。

为什么说实现功能性治愈后,肝癌的风险能明显降低?因为可以最大程度的抑制cccDNA的转录、复制,没有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乙肝病毒致癌的风险也就明显减少。尽管多项研究都表明,实现了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但是还没有完全清除cccDNA,未来或许还有复发的风险,但是在机体较强的免疫压力下,cccDNA暂时不具备“苏醒”的环境,乙肝病毒复制的机会就会减少。

乙肝导致的肝病进展、结局,就是乙肝病毒和肝脏免疫作斗争的过程。如果机体免疫恢复,出现较强的免疫激活能力,能在较短时间明显压倒另一方的力量(乙肝病毒对肝脏免疫的抑制),就能实现好的结局。急性乙肝的感染和恢复,就能说明这一点。

但是,如果肝脏免疫和乙肝病毒斗争时间很长,出现反复的肝炎活动,最终受伤的还是肝脏,因为反复的肝炎活动,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增生,肝纤维化及纤维化进展的风险就会增加。这种风险增加后有什么后果,肝脏基础变差,肝功能储备下降,肝脏的各项功能会慢慢满足不了机体的各种需要,甚至可能出现癌变。所以,乙肝携带者在随访中发现出现了乙肝病毒引起的反复肝炎活动,需要积极治疗,尽快减少肝病进展的机会。在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就诊时间较晚,检查2对半发现表面抗原转阴了,甚至病毒也转阴了,但是到了肝硬化阶段,还存在纤维化的进展或者并发症的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任何时候,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都要结合当时的肝脏基础来分析。

乙肝患者如果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达到了功能性治愈,是可以停药的,因为停药后相对安全的。韩国去年在医学杂志Gut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本国多中心研究的报道,提出了一个结论:在经口服抗病毒药治疗获得HBsAg血清学清除患者中,停药与继续治疗相比,并没有增加HBsAg复阳、HBV DNA重新被检测到和肝癌发生的风险。换句话说,实现了功能性治愈的乙肝患者,需要继续做好随访,尽管复发的风险较低,但是复发后再治疗,肝病进展的风险和结局,也不会更差。

而乙肝进展肝硬化后,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因有很多,一是乙肝病毒转阴后,但是纤维化还有可能继续进展,可能还需要继续抗纤维化治疗。二是目前实现的表面抗原转阴,只是清除了大部分cccDNA,还不能做到前面清除,在未来还存在乙肝病毒再复制的风险。肝硬化阶段,只要存在乙肝病毒复制或复制的风险,就不能停药。因为肝硬化阶段的每一次肝炎活动,都是对肝脏的一次打击。这个时期的停药,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复发风险,不利于持久维护肝功能的稳定,间接增加肝癌的风险。

尽管如此,对于早期肝硬化患者来说,如果能做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就能更持久地实现免疫控制,能更大程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肝炎活动的机会,肝癌的风险也能降得更低。也就是说,肝硬化阶段的抗病毒治疗,是不能随意停药的,但是可以通过治疗,有条件地实现更好的治疗目标,生活质量也能长时间保证,进一步降低肝癌的风险。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Kim MA, Kim SU, Sinn DH, et al. Discontinuation of nucleos(t)ide analogue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HBsAg seroreversion after antiviral-induced HBsAg seroclearance: a nationwide multicentre study. Gut. 2020 Mar 24. [Epub ahead of print]。

如果觉得《治疗乙肝肝硬化 实现了表面抗原转阴但是不能停药(还有意义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