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武夷岩茶价格再涨下去(我们喝什么茶)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武夷岩茶又涨价了!

武夷山传来的消息,岩茶今年涨了20-30%。

村姑陈的闺蜜说,去年她主卖一个茶农家的茶,卖了大几百斤,还优先给这个茶农结款。

没想到今年新茶一下来,这个茶农给她的报价,比去年贵了2.3倍。

茶的品质还没有去年好了,黄片也多,色选的标准明显降低了。

所以这个茶农的茶样,她撂在一边,还没试。

这个平素不问世事只专心研究茶的闺蜜,也禁不住感慨,现在的人心啊,真是要蛇吞象了。

呃,这种老关系,都如此对待,那新进来的茶商,简直要晕头转向了。

《2》

村姑陈的另一个朋友,正在武夷山出差。

他想着,正好在产区,干脆买点新岩茶回去。

于是他在几个茶庄间挑选了一番。

后来给村姑陈留言,说,你的文章果然写得没错,武夷山的茶农真的都很傲娇。

咦,你遭到了什么打击么?

朋友说,别提了,店大欺客啊!!

原来他去了好多茶庄,表示要买点儿好岩茶,结果不是拿不入流的茶出来糊弄他,就是给一泡普通的茶,然后报上一个天价。

正岩的水仙,给他的价格,是一斤8000。

这个朋友最后说,在武夷山产区买岩茶,还要这么贵,还不如买你分享的茶,你的茶更实惠。

听到这段“表白”,村姑陈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哀。

《3》

是的,现在的武夷山的茶农,个个都不再是茶农了,都摇身一变,成了茶商。

武夷山的岩茶村,本是政府为迁出景区的茶农们而建的家园。

但现在,却成了最出名的旅游景区。

而那些从景区迁出来的茶农们,也不再是旧时代的“茶农”了,他们有了新的身份和定位——“茶商”。

原来的茶农,只是种茶、制毛茶,再卖给大厂。

大厂把毛茶收去之后,再把茶精加工,焙二遍火,三遍火,成为精品茶。

现在的茶农,看到了毛茶和精茶之间的巨大利润空间之后,再也不满足于只做毛茶了。

特别是“山场论”兴起之后,背靠着祖传的优质山场,茶农们只想把利润之剑紧紧握在自己手里,久一点,再久一点。

他们开始自己焙茶,从头学起,依赖着好山场好茶青,虽然经验不丰富,倒也做得马马虎虎,像模像样。

当村子变成景点,他们也借机在自己家里开起了茶庄,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散客。

据说现在天心村的茶农,个个都是明星。

全国各地的茶人,无不以结识一个天心村的茶农为荣。

《4》

还记得村姑陈刚出道的时候,在一个杂志社。

那时候还是铁观音和金骏眉的天下,武夷岩茶,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分支。

社里的老记者,都被派去安溪采访,唯有村姑陈这样的新人,得以去武夷山采访。

当时因为写稿,结识了部分茶农。

回来后,也没大联系,但是茶农们都很热情,每年新茶上市,都会给村姑陈寄几包。

但因为主流是喝铁观音和金骏眉,是以对那些代表着茶农心意的岩茶,并不怎么重视。

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茶叶的江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某宝上的安溪人,以9块9包邮的方式,硬生生消耗掉了铁观音的品牌价值。

也消费掉了全国人民对铁观音的热情。

正山小种红茶由于口味的清淡,败给了重口味重火工的武夷岩茶。

“天价茶叶蛋”后,武夷山人以天降祥瑞的心情,迎接着这场泼天的富贵。

《5》

从茶农,到茶商,表面看是身份的转变,细究下来,其实是受利益分配的驱使。

当年的那些热情的茶农,早已变成了退休的老人。

他们的家里,由85后90后的孩子们在主导。

孩子们从没种过茶,也不参与制茶——有的是外山的经验老道的制茶技师和工人,只要花得起钱,就能请到人做茶!

经营者换了,经营思路也得换,包括价格体系。

7年前的岩茶价格,在今天的武夷山茶农看来,简直是一个羞愧的过去。

而今天的价格,涨到了一个7年前的茶农想都不敢想的高位。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岩茶当下的处境,那当属“烈火烹油”四字!

金马玉堂,钟鸣鼎食,还不足以与之匹配。

《6》

岩茶价格涨上去了,明年应该还会涨。

当岩茶涨到我们都承受不起的价格时,我们该喝什么茶呢?

风水轮流转,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当岩茶的高位世人再难企及,也许,引领风流者,就会换角了。

是新晋小生福鼎白茶,还是破落贵族铁观音,抑或是百年前红遍英国的正山小种?甚至是铁观音的旁系东方美人?

但不论是谁,一场惨烈的厮杀和角逐在所难免。

茶叶江湖风云诡谲,请原谅村姑陈肉眼凡胎,还看不透。

版权声明:本文由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如果觉得《武夷岩茶价格再涨下去(我们喝什么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