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山东卫生健康援兵团:跨越万里的守护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程文琪乌鲁木齐报道

11月17日,兵团第十二师例行组织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在师域内各团场、社区同步展开,现场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放松,张嘴,‘啊’...”检测人员动作娴熟,几秒钟就完成一次取样、消毒等规定动作,但一天下来却要重复上千遍,每天各个采集点累加起来数量可达七万人左右。现场采集之后繁重的检测任务,都要交由十二师疾控中心来完成,即便如此,疾控中心PCR实验室也能从容应对,当天即可出结果。

这样的效率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时间回到一年多以前,乌鲁木齐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十二师作为兵团驻乌鲁木齐的唯一整建制师,瞬时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核酸检测量陡增,但就在情况十分紧张之时,师疾控中心实验室却停摆了,每天数量庞大的样本,需要转送兵团医院检测,时间周期长、转运风险高,对防控工作带来极为不利影响,防疫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接到求援后,详细了解了实际需求,第一时间协调选派山东省立医院疾控专家吴晓本博士进疆。由于时间紧迫,吴博士来不及做更多准备就立即启程进疆。来到十二师后,迅速投入工作,但眼前的情况让参加过国内多地疫情防控战斗,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吴博士也感到任务艰巨。

他立即着手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制定新的检测流程规则,手把手传授技术,很快使实验室全员通过山东省立医院临床检测中心测试,取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上岗证。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实验室重新恢复运转,核酸日检测量由1500管倍增到了10000管,基本满足全师最大负荷的检测需求。

实验室工作人员麻亚玲经历了实验室重建过程,她说:“吴博士的到来让我们迅速有了依靠、有了底气,看我们现在运转多好,真心感谢山东的支援。”

“在兵团十二师的那段日子令人难忘,我所做的工作也是分内之责,好在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目前又被派到日照参加防控工作的吴晓本在与记者通话时说。

危难时刻见真情,在援兵团干部管理组领导下,一批批来自山东的医疗工作者们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时刻把十二师的卫生健康事业装在心中,努力把山东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兵团,帮助提升受援地卫生健康保障能力,更好地为十二师干部职工提供健康守护。

创山东品牌,建特色科室

把山东优质医疗资源带到对口支援一线

11月4日上午十点,三坪医院肛肠科的山东援兵团医生静佩正在给一位患者诊疗,病人45岁,是三坪农场的职工。因长期患有肛肠疾病,给她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静佩详细询问了相关病史,仔细核对各项检查结果,确定了手术时间,并把术前注意事项写在病历上,并一一叮嘱。

“我得这个病好久了,但是之前在团场医院做不了手术,要去乌鲁木齐市里看,来回很麻烦,医保报销的钱也少,就一直拖下来了。”病人告诉记者,“去年山东援疆医生来了之后,重新启用手术室,我大嫂就是从这里做了肛肠手术,效果非常好,所以我就抓紧过来了。”

患者的感受是最真切的。2020年3月,刚被派到三坪医院的山东援兵团医生史忠瑞和孙广龙了解到,当地肛肠疾病发病率略高,但医院的手术室好多年没有使用了,居民就医要奔波几十公里到市区去,费用要增加好几倍。病患的需求就是最大的价值,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随即将建设三坪医院肛肠专科列为工作重点,投入资金200多万进行建设,并联系协调与济南槐荫区医院、德州肛肠医院结对共建,全面提升医院软硬件设施,规范门诊诊疗、收治、手术等流程,使手术室具备了肛肠手术条件。4月9日,史忠瑞顺利为一位肛肠疾病患者做了复杂性肛周脓肿手术,成为十年来该院手术室实施的第一例手术。如今,短短两年时间,肛肠科已成功实施手术180余例,为周边群众解决了大难题。

“现在三坪医院肛肠特色专科在职工群众中口碑好,大家对山东援兵团医生很信任,我们新一批援兵团医生也要尽心尽力,接过接力棒,继续擦亮山东医生的品牌。”静佩告诉记者。

除了三坪医院的特色专科,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还联动山东省内优质医疗资源,投入资金建设了一四团“国医堂”、头屯河农场医院中医康复科、兵团医院城北分院消化特色专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医疗支援让受援地职工群众感受到山东人民的深情厚谊。

队伍派下去,服务提上来

把省级诊疗服务送到职工群众家门口

10月20日上午,十二师师部门诊部走廊里人头攒动,来自山东的五位医疗专家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

2021年10月20日,济宁中医院专家正在为十二师干部群众看诊

五位专家都来自济宁市中医院,之前该医院的医生赵鹏,作为柔性援兵团医生已经在此工作了六个月,这次按照山东援兵团管理组“一人来、众人帮”工作机制的要求,济宁中医院专门面向全院组建专家团队进疆,为受援地职工群众送来中医健康服务。

听说今天有山东医生院来义诊,许多职工群众早早地就来等候,争取让山东来的“老中医”给瞧一瞧。一上午,五位专家忙的不亦乐乎,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有的还预约争取机会再看一次。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派到一线的医生是有限的,但来自后方的资源和支援是无限的。两年来,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积极协调动员,从济南、枣庄、济宁、德州等市选派数百名医疗专家组团进疆,为十二师职工群众带来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常态化组织在疆援兵团医生组成医疗工作队走出医院开展义诊、巡诊,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十二师各个团场,从南疆沙漠边缘的47团,到天山腹地的偏远连队,都留下了山东医生为职工群众送健康、送温暖的足迹。

2021年11月19日,一零四团西山医院的4名山东援兵团医生到“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山东军垦女兵,以及困难群众家中上门服务

家住十二师一四团西城社区的居民万文方,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需要定期检查和长期治疗,由于生活困难和出行不便,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山东医生的送医到家使他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感谢山东医生的雪中送炭,我对生活更有信心了。”

三坪医院组织山东援兵团医生为三坪农场社区群众义诊巡诊

山东援兵团干部、十二师卫健委副主任朱强说:“下一步我们还要组织山东援兵团的医生到十二师辖区内更偏远的牧场去,给更多的牧区群众送医送药,把党中央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传道无保留,倾囊全相授

全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切热依拉提是一零四团医院的一名年轻哈萨克族医师,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自从医院安排他给山东援兵团医生王中星当助手,以师徒方式结对,这个小伙子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对学医更加上心,老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随时学习请教和记录,至今他已经跟着老师做了三台外科手术。

“这个学生我十分中意,人勤奋,性格也好,只要他爱学、愿学,我一定好好带他,让他早日出师。”王中星说。

在五一农场医院国医堂,马虹安医生正在为一位患者针灸推拿,把细针慢捻进穴位以后,她轻声嘱咐一旁的徒弟记住时间,五分钟之后拔针。三年前,她也像身旁的小徒弟一样,在山东援兵团医生于长青的身侧,为师父记录时间和数据。当年的师父于长青早已回到了山东,而她的徒弟马虹安则在国医堂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骨干医师。“当时于老师自费去北京、广州学习针灸手法,回来手把手的教我们,以前哪有这样的机会,通过和于老师学习我才开始慢慢成长提升,现在老师虽然回去了,但她的‘医德’和‘手艺’却都留下来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山东医生全方位的服务,十二师医疗水平逐渐提升,人才队伍逐渐发展壮大。朱强说:“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将继续推进‘一人来,众人帮’医疗组团新机制,着力在各团场医院建设‘大专科,小综合’的医疗样板,打造山东卫生健康援兵团品牌,更好地为受援地职工群众服务。”

“我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平等仁爱,尊师重道……以上誓言,源于心,践于行!”山东援兵团医生在对口支援一线时刻践行医疗工作者的入职誓言,他们立志担当奉献,不负韶华,坚决把党中央交付山东的对口支援任务完成好,为受援地和家乡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如果觉得《山东卫生健康援兵团:跨越万里的守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