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大黄在治疗中如何配伍使用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大黄性味苦寒,有“泄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出新”的作用,故临床上常用它“通便泻火”,“消痈散肿”,“清热燥湿”,“活血通经”,在《药性四百味》中的总结为“大黄苦寒,实热积聚,除痰逐水,疏通便闭”,最常用到的功能就是泻下。

急性热性病人,如五,六天或七,八天不大便,证见高热不退,下午热重,阵阵汗出,晚间神昏谵语,搏衣摸床,腹部胀满、痞硬拒按,舌苔黄厚或黄褐焦黑,脉象重按有力,此为火热积结于肠胃之证。这时可急用生大黄,芒硝,厚朴,枫实,攻下泻火。患者泻下一,二次稀便,常可热退症除。胃火炽盛的人,口舌生疮,口渴咽燥,齿龈肿痛,大便秘结或衄血,吐血者,可取生大黄,用开水浸泡20一30分钟,取汁饮服,每日一次,可通便泻火而使病愈。凡大便干秘,数日不行的实证,需用通便者,都可用此法。热痢初起,由于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等,泻除肠胃积滞,其痢可止。此即“通因通用”之法。

大黄还有“消肿散痈”的作用,凡痈肿热痛不消,可用大黄内泻毒热、推荡壅滞而使痈消肿散。这时常与赤芍、归尾,银花,连翘,丹皮等配合应用。就比如用大黄配白芷为丸内服,可治头背部的痈毒;配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赤芍等,可治肠痈。近些年来,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急性闹尾炎巳收到良好效果。

大黄还可用来“清热除湿”,比如治疗黄疸中的阳黄,除了使用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柏等药外,再适当配入大黄,则可加速清热除湿和退黄疸的效果。女子由于内有瘀血而导致月经闭止不来,肌肤干燥失荣,瘦弱少食,小腹满,目珠青黯,盗汗等症,也可以使用大黄配伍治疗,大黄能入血分,其性沉降下行,故妇女因血瘀而月经闭止不行者,可在调经药中加入大黄以活血通经。另外,大黄配甘草还有止吐的作用,在临床上有用生大黄配生甘草,结合生赭石,旋复花、半夏、党参、槟榔等,治疗神经性呕吐,确实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参考使用。

黑白丑泻下,有小毒,主要是攻逐腹部积水。大黄泻下,主要是推荡肠胃积滞,热结。巴豆,大黄均为峻泻药。但巴豆性热,大黄性寒。大黄生用则泻下的力量猛烈,所以攻下的方剂中,常用生大黄,且往往注明“后下”,酒炒则能达身体上部而驱热下行,酒洗并能助其泻力,蒸熟则泻力和缓,适用于老年人及体弱者,炒炭可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有止血作用。大黄合芒硝同用,可使泻下之力增重而且快速,配黄芩、栀子泻肺火,配黄连泻心火,配龙胆草泻肝火,配生石膏泻胃火。大黄一般用1到9克,但个别病例,可以多使用,不必拘泥。元气不足,胃虚血弱,病在气分及阴虚便燥者,均不宜用。

最后感谢大家阅读,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盘可以点赞关注分享一下,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更新两篇文章,与大家共同进步。

如果觉得《大黄在治疗中如何配伍使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