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岭南带来膏方(建立全国首个治未病科……这位广东省名中医实力诠释中医药大有可为)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3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广东省名中医杨志敏

2019年11月8日,立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在中医理论中,人们在冬天应当顺应自然界的闭藏之律,敛阴护阳、添精补肾。每年的立冬日,广东省许多中医院都会举办膏方节,而最大的膏方节都会准时出现在广东省中医院。

今年也是如此。早上7点多,大德路111号的健康广场上已经人头攒动,广州和周边地市一万多群众赶来购买膏方,请专家辨识体质,咨询养生技巧。

广东有着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但适合冬季养生的膏方并不是岭南特产,而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保健品。把膏方引进岭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岭南的气候特征和岭南人体质特点进行创新自成一家,研制出岭南膏,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贡献——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治未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志敏。

为岭南带来膏方

“那是新世纪初的故事了。”杨志敏笑着说。当时她到上海求学,拜在首届国医大师颜德馨门下,颜老人称“膏方圣手”,膏方是他最具特色的中医疗法,“跟师学习只有短短3年,我就想带回一门广东没有的特色疗法。”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得益于颜老倾囊相授,很短的时间内杨志敏就掌握了基本理论、组方规则和辨证论治方式,然后就开始试制岭南特色的膏方。在她的请求下,颜老还请来一位老药工教她制膏。看到杨志敏对膏方知识的渴求和学习的刻苦,老药工被感动了,不仅手把手教她制膏中的收膏秘技,还允许她用摄像机拍下制作过程。

出师后,已有两年多经验积累的杨志敏没有急着给患者开膏方,她先把自己、家人和朋友当作小白鼠,“我开的膏方都是自己先吃,吕玉波院长也吃过,直到确认有疗效,才试着给信任我的老患者开方。”

不少患者吃了杨志敏的膏方后,每年冬天都会准时找她调理身体,甚至把一家十几个人都带过来,“有人跟着我吃膏方吃了10年,医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杨志敏说。最初她给患者开个性化膏方,一人一方,对患者的常见状态熟稔于胸后,又开始研究协定膏方。

“我在主持一项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时发现,人的体质偏颇与亚健康有直接关系。”杨志敏说。中医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针对亚健康人群所存在的体质问题,她结合岭南人群体质辨识数据和临床实践,陆续推出了十几种岭南特色协定膏方。

在长三角,膏方可以用陶罐保存,每天用勺子挖一点吃了再收好,但在珠三角,冬季依旧温热潮湿,膏方放进冰箱也容易发霉。杨志敏决定改变传统储存方式,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岭南特色的小包装,“一瓶只吃两天,出差旅游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同时我们通过高温灭菌,使膏方常温状态下也可以保存长达一年。”

杨志敏说,中医药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她因地制宜,根据岭南天热地湿,人群外热内虚的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岭南气候和人群的膏方理论,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膏方规范。而她最新推出的两款“虫草膏方”——培元宁神膏和固本益元膏有一个特点:无糖,保持了药材的原汁原味。“传统膏方需要加糖熬制,而无糖膏方的出现意味着岭南熬膏制膏工艺进入了新领域。”杨志敏说。

▲市民试吃膏方

在江浙一带,许多中医馆的膏方价比黄金。杨志敏坚持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优质服务,连续服用两个月个性化膏方也只需要2000元左右,“膏方并非越贵越好,而是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体质和调养目的的膏方才是最好的。”

随着膏方文化在岭南流行,不少中医师找杨志敏拜师学艺,在医院的支持下,杨志敏每年举办一届膏方培训班,每次招收200余学员。这些学员来自岭南各地的中医院或中医馆,他们就像是被点燃的火种,把膏方文化带到岭南更广阔更基层的地区。

后来,杨志敏每年举办一届岭南膏方节,每届有数万人参加,她的学生们也在各自的医院开展膏方节,冬至吃膏方从此成为岭南的一大盛事。“膏方节已经成为岭南人新的养生方式,也是粤式生活的新元素。”杨志敏高兴地说。

走在疾病前面

“杨教授的医术医德让我想起了她的父亲杨兆庆医生。”患者王老师说,他是佛山西樵人,杨家也在西樵世代从医,祖传的医药铺保愈堂在坊间享有极高声誉。

杨兆庆是杨家第七代传人,曾在金瓯村医务所上班,深受当地村民敬重。小时候,杨志敏常跟父亲出诊。“我从小跟父亲在医务所学号脉,在药房里分辨药物。”杨志敏说,父亲寓教于乐,不知不觉她就喜欢上了中医,考大学时,她所有的志愿都选择了中医。

1986年,广州中医学院(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第二临床医学院,已经读大三的杨志敏和同学们一起被转到大德路111号,成为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一届学生。

“省中医就是一棵大榕树,有着庞大的根系,我们就是树根上长起来的小树苗,医院供给我们营养,让每个人顺利成长。”杨志敏说。学生的成长与省中医院人才培育工程紧紧相连,即便毕业参加工作,医院还不断提供各种途径提升他们的医术。

1999年,杨志敏受邀参加国家中医药局在长春举办的第一届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班,她带去了一封信,是国医大师邓铁涛和时任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写的邀请函,请授课的名老中医到广东传道授业,他们几乎都答应了,于是有了后来省中医院的业务骨干向全国名老中医拜师学艺的“集体带,带集体”传承活动,杨志敏也由此拜入颜德馨门下。

这一次师带徒活动,扭转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医教育与临床脱节的窘况,省中医院也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钥匙。对杨志敏来说,这次学艺让她进入了中医治未病的崭新领域。“我刚工作时在脑病神经科,后来开始了治未病工作的研究。”杨志敏说,随着国家提倡中医治未病,2007年省中医院决定成立一个治未病科,就把任务交给了她。

重任临肩,这是全国第一个治未病科,没有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老百姓的意识也需要从头培育,困难重重。

“一开始,我们要解释‘治未病’的‘未’是哪一个字,大部分人认为是‘胃病’,还有人看成是‘末病’。”杨志敏说,普及治未病理念是第一只拦路虎。门诊目标人群是哪些?应该提供什么服务?和其他专科有什么不同样?怎样教患者把治未病科和现有专科区别开?无数问题需要解答。

如今的创业者喜欢用“从0到1”的概念描述创业维艰,对治未病工作来说,杨志敏的跨越还要复杂很多。但她删繁就简,抽丝剥茧,迅速进入状态。

“人在生病前就会出现失衡状态,有时候熬一熬就过去了,但熬的次数多了身体调整能力下降,熬的时间越来越长,一旦人体不能及时完成自我调整,你就生病了。”杨志敏说,治未病就是在得病之前介入治疗调理,治未病科的任务就是找到关键节点,用中医疗法帮助患者打断身体调整能力下降的状态,恢复自愈能力,延缓疾病发生。

在治未病科,杨志敏每周出三个半天门诊,每次25个号,但经常会加到40个。“人多的时候,得忙到晚上7点钟才能下班。”杨志敏说,很多老患者挂不到号,就直接找她加号,“这些患者都是治未病科的早期支持者,一直信任我,让我很感动。”

罗女士是最早走进治未病科的患者之一,多年前她老是不舒服,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查明病因,就想找中医调理下身体,到了省中医院却不知道该挂哪一科,看到治未病科的介绍后决定试一试,从此成了杨志敏的忠实拥趸,也见证了治未病科到治未病中心的成长。

“现在治未病中心有体质辨识中心(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传统疗法中心3个部门,在总院和4个分院共设有10个临床科室,年服务近20万人次,省外患者超过30%。”杨志敏说,治未病中心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引领者,每年都有来自美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同行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

2014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征集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杨志敏和她的团队提出了健康状态干预、健康状态辨识等5类17项建议,最终14项获立项。

▲杨志敏参加岭南膏方节义诊

如果说治未病中心延长了患者的健康生命,传统疗法中心则延长了一大批传统医术的生命,这其中也有杨志敏的贡献。

2002年,广州市民政局在芳村创建了一家慈善医院,委托广东省中医院全面自主经营管理,时任院长吕玉波击鼓点将,杨志敏披挂上阵。为推动医院快速发展,杨志敏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最让人击节赞叹的就是率先设置传统疗法中心,挖掘民间中医疗法。

“民间有很多传统疗法传承了古老的理念和方法,由于只在家族或个人医馆中传承,逐步被边缘化甚至绝迹,这是非常大的损失。”杨志敏说,她向医院建议搭建一个平台,寻找和挖掘散落在民间、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汇集到一起集体传承发展。

这个想法得到了省中医院领导的一致认可,邓铁涛大师还专门为传统疗法中心题词。“来自民间的特色疗法,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在维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鉴于杨志敏在治未病方面的成绩,医院又交给她一个新任务:开展杏林寻宝,广邀有一技之长、掌握特色疗法的名家能人到省中医院展示技艺、现场交流。从2009年开始的杏林寻宝,如今已经举办了11届,成为一个活的博物馆,累计梳理382项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实地走访199项,数百项特色疗法被应用到临床中。

杨志敏不仅是传统疗法的挖掘者之一,也是传统疗法的学生,她向王文远学习平衡针,向齐永学脐针,向李道政学虎符铜砭。“我还跟两位老师重学脉学:李树森的长桑君脉法,许跃远的象脉学。”杨志敏说,学习让她成长,把传统疗法与此前掌握的中医知识、现代医学知识等融会贯通后,她敢于面对任何一种疾病。

▲第十届杏林寻宝技艺传承拜师现场,省中医院数十名弟子向杏林寻宝的专家们献上拜师贴、叩拜恩师,矢志弘扬中医药特色疗法

抗击“非典”的感动

这么多年来,杨志敏面临的最具威胁的疾病是非典型肺炎,当时的主战场在芳村和香港。

“炮火”打过来的时候,杨志敏刚到芳村半年。因为这个疾病传染性非常强,在救治过程中必须把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和治疗后稳定的患者分开,省中医院决定把治疗稳定的患者统一转到芳村分院,同时也在芳村建立了一个疑似患者排查区域。

杨志敏被任命为省中医院非典型肺炎隔离治疗领导小组专家组副组长,既要管理芳村的患者,又要兼顾总院工作,责任重大,压力也非常大。一个人的时候,杨志敏也担心会感染,但只要投入到工作中就忘记了一切。

“在同一个病房里,有的人会很快倒下,有的人却没有事,发现这个现象后,我就开展研究,确认气虚的人容易感染。”杨志敏说,她在医院内启动体质状态调查,为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所有同事定制药膳,做对应的保健,提高他们的预防能力,以保证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时,她也充分运用化湿补气辨证思维,通过改善患者状态加速康复进度。

这是一段杨志敏想来就唏嘘不已的经历,也是广东省中医院和中医一战成名的战役。杨志敏与同事们一起,率先探索出中医证候规律,总结出一套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医学界的广泛肯定,迅速被推广到其他地区。

时任香港医管局专业及公共事务总监的高永文获知广东省中医院抗击“非典”的成效,专门带队考察,并邀请省中医院医生支援香港。杨志敏再次被点将,和同事呼吸科专家林琳抵港后,迎接她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片惊讶声:“怎么是女的?怎么那么年轻?”

“当时香港人普遍认为:中医应该是白发苍苍、留着长胡子,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杨志敏说,她们其实还创造了香港医疗史上两个第一:第一次由官方邀请中医到香港支援,第一次允许中医生在公立医院会诊开方。

幸运的是,杨志敏和林琳有省中医院专家的线上远程支撑,也有香港医管局的坚定支持。当时香港公立医院没有中医支撑体系,医管局就请设有中医门诊部的东华医院全力配合,杨志敏和林琳的会诊单都被送到东华医院,配好药煮好后再送到不同的医院。

从九龙到屯门,从跑马地到皇后大道,杨志敏每天都在三到五家医院之间奔波,嗓子哑了,身体瘦了,香港的“非典”患者也开始好转了。

“我之前去过很多次香港,这一次最难忘。因为我们做了一点有益的事,在当时人心惶惶的背景下,香港媒体,包括最容易出现不同声音的报纸,也没有负面报道。”杨志敏说,这一段经历,掌声伴着泪水,花香合着药香,是一次难得的考验和锻炼。

▲杨志敏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中医证明了应对急危重症的能力。回到芳村,新的任务又来了,吕玉波找到杨志敏,请她在芳村设立一个试验田,尝试发挥中医药优势,“能中不西”,解决疑难危急重症。

“其实,梳理过去的医学史就可以发现,古方经方都能治疗大病重病。很多人认为中医更侧重于调养、治疗慢病,现代医学才能解决大问题,这种观点并不客观。”杨志敏说,中医要想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充分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更要充分传承创新中医知识。

2010年,杨志敏在芳村分院成立中医经典病房,明确只收治疑难危急重症患者。8年来,中医经典病房一共收治六七百例左右的肺炎病人,60%都是老年肺病患者,中医治愈率达到90%。而在应用纯中医治疗心衰方面,治愈率也超过80%。

中医经典病房只有40个床位,每张床位周转期在10天左右,依旧一床难求。不过杨志敏说,她希望用到中医经典病房的患者少一些,到治未病中心的多一些,“防病重于治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以健康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医者的使命之一。”

另一个使命则是不断创新,推动中医向前发展。“在认知生命与健康的过程中,中医和西医两套体系各有互补,就像阴阳的状态,阴和阳是互相流动的,不是静止的。”杨志敏说,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越高,中医被认知的高度就会越高,对健康的贡献也将越大。

《人之初》杂志主笔|宋炳军

编辑|方羊 苏海宁责编|周颖怡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如果觉得《为岭南带来膏方(建立全国首个治未病科……这位广东省名中医实力诠释中医药大有可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