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日行万步”能让老人更健康 是真是假(“走”的健康 2点需知)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导语:对于养生抱有兴趣的中老年朋友,一定听说过所谓“日行万步”的养生方法吧,顾名思义,很多养生专家认为,日行万步可以帮助老人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甚至癌症,提高老人的身体免疫力,使其变得更加健康长寿。也的确有很多中老年人相信这番言论,并且严格加以实施。

但是根据我长期接诊所面临的病例来看,很多所谓严格执行“日行万步”标准的老年人,都反而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了医院,例如膝盖磨损,膝盖积液,半月板损伤,阴囊炎等等。这也让很多朋友对所谓”日行万步“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它真的是所谓老人健康长寿的诀窍吗?

“日行万步”能让老人健康长寿,到底是事实还是谎言?

如果翻阅众多针对行走健康的研究报告,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根据日本东京大学相关研究发现,人的每个年龄段,对于运动的不同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不同的受试者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对于6到11岁的儿童而言,因为其本身精力比较充沛,而且活泼好动每天行走运动步数处于1.1w到1.2w之间为最佳

而对于12岁到19岁的青少年来说,每天运动1w到1.2w步,可以满足日常基本的能量支出平衡,达到标准的运动量。

但对于老人来说,存在例如老龄化,骨质疾病,器官退化等一系列原因影响。因此标准也会略有降低,老人达标的运动量,每天达到7500步即可。并没有所谓“日行万里”那么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指出,行走的确能够让老人变得更加健康长寿,和老人年龄的高低呈正比。

但是统计的折线走向图显示,当老人行走步数上升到7500步以上时,死亡率不会继续下降,而是保持持平且略有上升的趋势。这足以见得行走过度,也是会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的。日行万里,并不是老人最健康的行走标准。“日行7500‘,其实反倒更加的科学。

行走过度,可能会对老人带来哪些健康隐患?

隐患一:可能会加剧膝盖磨损

解析我们人类行走的骨骼形态,往往都是膝盖处的关节承受的磨损和压力最大。虽然行走能够强身健体,但对于膝盖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

而对于老人来说,本身骨骼变薄,脆化,膝盖软骨也不例外,如果每天高强度的行走磨损,自然膝盖的异常症状也会加剧,例如积水,破裂,疼痛等等,还请留意。

隐患二:筋脉纠结的概率也会增加

我们在走路的过程中,腿部是有一条筋脉拉伸舒张,继而协助我们行走和缓冲的。

而作为老人,这条筋脉也会因为年龄和长年磨损的原因老化,如果长期保持所谓的“日行万步”习惯,筋脉过度拉伸的情况频繁出现,在晚上睡觉,亦或是休息的时候,血液因为筋脉劳损而淤堵纠结,就容易出现例如抽筋,疼痛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静脉曲张的风险。老人们一定要注意。

还有例如低血糖,中暑等个别事例现象,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赘述了。可能对于一些老人而言,日行万步好像并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一些对身体硬性的磨损,仍然是存在的,长期保持此类习惯,终究不是什么好选择。

而正如上文提到的,根据科学研究统计的数据,老人依旧每天走路7500左右最为合适,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减小身体磨损隐患。确实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另外,走路虽然是健康的养生活动,但不仅仅是步数要有所规定限制,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值得各位老人参考。

老人在走路健身方面,还需要注意哪些因素?有2点

第一点:行走强度最好和自己的心率匹配

这里纠正大家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要走满这7500步,对于一些心脏存在疾病病史,或者体质偏弱的老人,要适当减轻运动计划。

而这个减轻的标准,大抵可以通过心率来判断对应。这里给大家提供心率的计算方法:

心率=最大心率*(60%到80%);每个人的最大心率一般为220-自己的真实年龄。如果心率偏差正常值较大,同样也要对运动的强度进行些许的改进。

第二点:行走的速度要注意

不仅仅是走路的步数与运动的强度,行走的速度也非常重要。

对于老人而言,如果经常走路过快,不仅会徒增出现摔伤等意外的风险,有时候还会让血液供应循环的速度刻意加快,给血管带来无形的压力。

因此,老人走路健身的速度,最好控制在每分钟100步左右,持续慢走30分钟休息一会最佳。老年朋友们尽量不要过快,以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结语:对于老人而言,走路健身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所谓日行万步,说到底还是有些绝对和刻薄了。正常情况下,老人每天走路7500步左右就好了,走多了反而徒增身体负担。不仅如此,走路时的两点事项,还请老年朋友们参考判断,并且针对修改自己的运动计划,才是最适宜的选择。

如果觉得《“日行万步”能让老人更健康 是真是假(“走”的健康 2点需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