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带着翠花上酸菜的雪村(后来怎么样了)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1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提到雪村,就不得不唠唠他这张脸。

人家碰瓷儿靠撞车,他“碰瓷儿”靠撞脸。

而与他意外撞脸的几位明星都无一例外地火了,只有他犹如刹那烟火,迅速绽放后归于沉寂。

不过,江湖上虽然不再有雪村的影子,却留下了他的“四胞胎兄弟”。

从老大哥赵本山到爆炸头赵英俊,再到越老越有“雪村范儿”的张震,

要说这四张猪腰子脸谁最正宗?雪村敢说第一,赵本山他就不敢说第二。

除去脸长下巴大,两撮胡子一撇一捺,雪村的个性还体现在他有点儿“各色”的性格上。

在外面出了名的刀子嘴,脾气又臭又硬十头毛驴都拉不回来,但回家立马变身“妻管严”,做饭带娃样样不落,是个典型的东北熊爷们儿。

也正是因为过于耿直的性格,导致他被“市场”火速抛弃,在新人辈出的演艺圈迅速变作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符号。

那首满口东北大碴子味儿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也差点成为“东北特产”之一。

这么多年过去了,东北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东北,翠花也不再是当年翠花,而早已淡出演艺圈的雪村,还是当年的那个他吗?

01.我本是学霸,奈何心有牵挂

1969年,雪村出生在最东北的吉林市,本就是四面寒冷的城市,老爹还给他起了一个十分硬气的名字——韩剑。

是的,雪村既不姓“雪”也不叫“村”,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大概是因为他打小对东北只有一个印象——雪多!冷!

由于父母工作太忙,从小就被扔在村儿里老家,在小山村里野蛮生长的日子,也更加深了他对东北习俗最淳朴的印象。

每到临近春节,初冬的第一场雪稀稀落落飘散之际,

家家户户都会在大缸里放上好几颗大白菜,再用大石头紧紧压住,一个月后就是“香臭香臭”的东北酸菜了。

雪村印象最深的就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猪肉酸菜炖粉条子”,浸满汁水的酸菜清脆开胃,满满的肉汤油亮油亮,大冷天儿喝上一口那叫一个暖和!

正是由于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才让他一直都对“酸菜”情有独钟,甚至是一种难以言清的故乡情怀。

不过不知是酸菜吃多了,还是天儿太冷了,打小雪村就病怏怏的。

虽然长相其貌不扬,但在一群孩子中间却格外显眼——全班同学里,最瘦最黑最蔫儿的那个就是他。

六岁时,病号儿雪村生了一场大病,整整在医院住了四年,每天要打四针红霉素,屁股都快被打成马蜂窝了也没确诊到底是什么怪病。

最后百忙之中抽身的父母一咬牙跺脚下定决心——把儿子从农村接回来照顾。

而奇怪的是,自从回到父母家,他的病竟然离奇痊愈了!

对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聊聊他的父母,

韩爸韩静霆是著名的编剧兼音乐人,那首脍炙人口的《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就是出自才子老爹的笔下,

母亲同样出生在音乐世家,这样说起来他也算半个“星二代”了,在当年也算名副其实的文艺世家。

有个出名的老爸,雪村从小也没少跟着沾光儿。

当年倪萍经常去家里做客,刚开始他年纪尚小,只会一口一个“倪萍阿姨”地叫着,后来大了点儿,老爹就经常让他骑着自行车送倪阿姨去车站。

虽然辈分差了一大截儿,但他还是成了倪阿姨的第一批小迷弟,甚至在心里发誓以后娶媳妇也要找这么好看的!

由于倪萍从小看着他长大,以至于后来每次同台第一句话都是——诶,雪村?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上小学时,他学习成绩特差,以至于韩妈一直怀疑儿子打红霉素打傻了,

为了证明自己不傻,雪村漫不经心地努力了一把,没成想这一努力,就成功实现了跳级自由。

从小学到名牌中学,再到名牌大学,雪村一口气连跳两级,最后顺利考进了北大德语系。

为什么选择德语系?照他的说法是想更好地了解德国,什么贝多芬,黑格尔,歌德.....等等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人。

然而在北大的凳子还没坐热,雪村就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接受不了的决定——不喜欢,老子要退学!

消息一出,韩妈彻底相信,儿子确实打红霉素打傻了.....

02.最憋屈的“星二代”

1989年,青年雪村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证书——大学肄业证。

但他还是挺骄傲,就算肄业也是凭努力考进去的,如今选择放弃,也是他自己决定的。

他喜欢这种人生的方向盘牢牢攥在手里的感觉,不管开始还是放弃。

他从不顾虑太多,只要自己不喜欢的统统拒绝,管它北大文凭还是前途未来,他就是一匹管不住的野马,只是还没找到可以撒欢儿的草原。

早些年,他也想蹭蹭“星二代”的光环混混演艺圈,踩在现成的跳板上完成一次人生大飞跃。

有一次他借着爸妈关系参加了一档节目,和主办方一起吃饭时,一个喝醉的工作人员话里话外暗讽他:“你不就是借着你爹妈的关系蹭饭吃的吗?你算个啥?”

雪村刚想发飙,想想自己的小体格子还是算了,最后皮笑肉不笑说了句:“是,我认怂!”

打那之后,他对外再也没提过父母名字,甚至时至今日很多人也不知道他原来是个“星二代”,最后在“拼爹”的路上越走越远。

没了毕业证,没了父母的支援,青年雪村开始找工作,可工作找得快,没得也快。

第一份工作,《北京青年报》实习记者。

操着一口浓郁东北口音的他整天吊儿郎当,翘二郎腿,耳朵上别根烟,眼睛里永远一副“爱咋咋地”的狠劲儿。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他竟然迷上了“摇骰子”。

上班玩,下班玩,回家玩,上厕所还在玩......就这么玩儿了几个月,他成功地把自己第一份工作给“摇”没了。

不就是一份工作吗?爱咋咋地!没了接着找!对于未来,雪村永远自信满满。

第二份工作,在一家公司卖山寨货,谈好的一个月八百块钱,雪村屁颠屁颠地去了。

有一天,老板让他给活动模特们量三围,这美差可把他激动坏了,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哆哆嗦嗦地完成了工作。

月底结工资的时候,老板把薄薄几张拍在桌子上,他数了数,有零有整一共九十多块钱....

不是说好的八百块吗??雪村这小暴脾气又忍不住了!

冲到老板办公室,经理吭吭唧唧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一气之下又拍拍屁股走人了!

只不过这次是他炒了老板,主动权牢牢在手,他依然骄傲,依然自我感觉良好。

不过转念又想:“难道是前几天我把胸围抄成腰围了?算了,爱咋咋地吧!”

连丢两份工作的雪村放弃了打工的念想,决定自己创业。

好歹是北大出身,当年也算妥妥的东北学霸,灵机一动一拍脑瓜儿,他想出一条生财之道。

他承包下一家报纸的版面,将其中一部分版面出租给其他媒体,一进一出,净赚两万多。

90年代初的两万多,也算个万元户了,在当时算得上妥妥的有钱人。

雪村买来墨镜大哥大,叼着烟卷在弄堂里穿街过市,街坊们都说他既“流氓又盲流”,十足的小混混派头。

不过好景不长,尝试投资内衣工厂失利的雪村很快赔光了所有钱,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而不久后的一场车祸,更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03.一盘“酸菜”改变人生

1995年,失魂落魄的雪村在深夜的公路上一路疾驰,脑子里翻江倒海,他第一次有一种无法再掌控人生方向盘的感觉,这让他深感无奈。

生活的方向盘握不住,车里的方向盘也在手里打滑,一个不留神直接怼在前面一辆车上,瞬间整个人天旋地转。

等他缓过神儿,前面那辆崭新的本田轿车已经被他撞得屁股开花了。

这下好了,身无分文还要赔钱给车主,他心里一下子就凉了,同时也陷入万分纠结中。

跑?还是不跑?

纠结了半天还是强行赶走了内心邪恶的小恶魔,老老实实在原地等车主回来。

他准备按老路子来一套流氓打法,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爱咋咋地!

但车主回来后并没要钱,也没心疼他那辆新款轿车,反而关心雪村受没受伤,

最后还把他送回了家,把他一个东北汉子感动得眼泪汪汪。

两人在车上相谈甚欢,临走时车主忽然问他:“底子不错,想做音乐吗?”

原来这个车主就是戴军。

看似一场倒霉透顶的车祸却引来了另一段缘分巧合,所以同志们别灰心,生活就是这样,困境与好运气常常紧紧相随。

有了戴军的引荐,雪村很快进入了大藏艺术有限公司,那时候他还不会作曲只会作词,但浑身上下却充满一股子蜜汁自信。

第一次看见音乐人金兆钧时,他大剌剌地把夹在胳肢窝下面的歌词拿给他看,金兆钧扫了一眼问:“谱呢??”

雪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识谱,但脸上却挂着一副没有谱子照样能搞音乐的玩酷表情。

好在金兆钧是一位好伯乐,他前前后后翻了几遍歌词兴奋地说:“好词!好词!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歌词!”

这首歌词后来被改编成一首叫《梅》的歌曲,由孙国庆演唱,后来还在《东方时空》播出过,雪村也凭借这首歌词初次在乐坛崭露头角。

九十年代后期,雪村又迷上了音乐评书类型的曲风,并尝试写出了一首demo,但寄给所有唱片公司后得到的统一回复都是:“这什么玩意?”

估计这些人后来也没想到,仅仅几年后,这首当初被弃之敝履的“野歌儿”摇身一变成为那首经典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那段时间的街头巷尾,连几十岁的大爷大妈都会哼哼几句。

当时,那个年代的音乐要么含情脉脉,要么港腔流行。

突然蹦出一句“俺们这嘎”显得既突兀又博人眼球,尤其是那句“翠花上酸菜!”更像一句洗脑魔咒一样风靡网络。

雪村火了,有的人喜闻乐见,也有不少人不待见。

有人夸他是民间高手,也有人说他把乐坛当作“东北秀场”。

但他不在乎,最火的那几年他一天跑好几个节目,不断得奖,还上过2002 年的春晚。

其实后来他也写过其他乐评风格的歌儿,只不过太小众,歌词也十分隐晦。

比如《湖南mary》和《商品房》,都是对现实满满的讽刺。

而《星期三的第二堂课》写的是“师生恋”,当年差点被扼杀在摇篮里。

对于自己的音乐,雪村向来秉持着“我做我的,爱听不听”的原则。

这个东北爷们儿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服软”两个字。

也正是由于这种刚烈的性格导致他经常得罪人,要么不说话,说话就容易伤人。

大概也是发觉自己与娱乐圈格格不入,2008年雪村与小十岁的娇妻俞晴结婚后便慢慢淡出公众视野了。

婚后两人恩爱有加,十分低调。

而他除了在2014年的时候自导自演了一部《卧龙岗》的电影,被网友疯狂吐槽后,就再也没有新作品问世。

对于自己的电影,雪村也还是原来那句老话:“我拍我的,您爱看不看!”

狠人雪村就这样在自己的人生里跌跌撞撞,一路飞驰,别人的眼光对他而言永远是“汽车尾气”。

这么多年,他可以跟家人妥协,出了名的怕老婆,但对于外界的猜测与窥视,他永远是那句老话:“我挺好的,不劳您惦记!”

雪村的成功与沉寂,完全由他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有些事情他知道,也能做到,但就是拗着脾气不想去做,这也是这个东北汉子的矛盾所在。

看着轴,其实内心温柔;

眼神儿虽狠,其实他很善良。

如此真性情的雪村,如今抱得美人归,小日子过得富足平淡,也算是最好的归宿了吧。

如果觉得《带着翠花上酸菜的雪村(后来怎么样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