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江南烧村的扶贫“养鸭”记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彭典)月亮山脚下,一条小溪欢畅流淌着。顺着溪水往上望去,只见山腰的层层梯田上,一幢幢青瓦民居错落有致,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分布其间……这就是黔东南州从江县加勉乡南烧村。

南烧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东南面,村落依山而建,与外界分隔,可用耕地少,曾经是全乡十九个一类贫困村之一。

自2016年10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包干加勉乡脱贫攻坚的工作开始后,这个深处月亮山腹地的极贫乡镇处处焕发着产业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南烧村的新房子

村民王婧妍的生活,也从那时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工作队的介绍,我进了贵州公路局扶贫农产品直营店上班,一个月能挣3500元,一年下来我能攒上好几万。”1月14日,王婧妍笑着说。

王婧妍是南烧村的村民,初中毕业后,就没离开过村里。贵州省公路局定点包干南烧村前线工作队来之后,给村里带来了产业,也带来了希望。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王婧妍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王婧妍清楚地记得,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给自己留了1000元,剩下的2500元寄回了家。收到钱的母亲在电话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女儿长大了,能挣钱了。”

王婧妍说道:“同村人羡慕我在省城工作”

“妈妈很开心,嘱咐我在店里好好工作。”王婧妍说,顿了几秒,她补充道:“同村的小伙伴看到我在省城工作,都很羡慕,还询问我店里是否还招人。”

贵州省公路局定点包干南烧村前线工作队队长陈小波说:“我们来村里就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

2017年前线工作队向帮扶单位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争取到38万元扶贫资金,在南烧村建成生态鸭养殖基地,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

“南烧村到底适合什么产业,开始我心里也没有底。后来我们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并且邀请专家到南烧村进行评估。在与村支两委、合作社的共同讨论研究下,最终敲定了生态鸭养殖这个项目。”当被问及当时选择发展生态鸭养殖有多少把握时,陈小波笑着说道,“搞产业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当然就会存在风险。其实大家当时心里也没有底,不过既然我们做出了决定,那就得摸着石头走过这条河。现在很庆幸当初我们坚持了这个选择。”

陈小波(左):我们来村里就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

陈小波介绍,2017年10月第一批鸭苗投放饲养后,由于不懂养殖技术,活蹦乱跳的鸭子,在一场大雪中死亡过半,亏损3万多元。贫困户看到这一幕,顿时挫伤了积极性。

后来,在养殖技术专家指导下,对鸭舍保温、疾病预防等饲养技术方面进行了提高改进。第二批鸭苗入栏后,在精心饲养下,鸭子不仅存活率高了,长势也好了,出栏销售后,盈利8万多元。

生态鸭养殖基地一角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前线工作队反复摸索,建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股东+农户”的养殖模式,从而规避了散养弊端,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三年多来,生态鸭累计销售40余万元,惠及88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363元,进一步扩宽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如今南烧生态鸭不仅是南烧村“一村一品”的一张名片,也是加勉乡的一个亮点产业。

村民家的新房子

在从江县,“工作队”不是个例。2016年以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累计选派300余人,在从江一线工作的干部最多时达170人,选派第一书记最多时达28人,增派帮助工作的驻村队员最多时达76人。

在帮扶过程中,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探索了“贵州交通决战从江战例”,把“贵州战法”在从江县进行了有效实践。

编辑:王 琰 鲁 祎

编审:邵梦洋

审签:谭 莉

如果觉得《从江南烧村的扶贫“养鸭”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