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抵抗新冠病毒(哪些营养元素和人体免疫力有关)

2023-05-3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1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居住密集,是病毒最容易传染的地区,也是受病毒残害最深的地区。许多流行性感冒的病毒都会伤害到中国人,比如,SARS病毒也是首先在中国出现的,并且死于SARS的绝大部分是中国人。

此次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和2003年的SARS-cov一样,都是人体内正常的免疫调控机制被干扰破坏导致疾病,并非是由免疫系统攻击细胞产生。通俗点说就是病毒把人体中一种保护肺的措施破坏了,然后就只能靠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统抵抗病毒。

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案,只能通过医疗手段减轻急性肺部炎性损伤,阻断病毒复制,然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以期达到治愈的效果。

因此,在2019-nCoV的防治指南里传递了两个重要的点:

一是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

二是提高免疫力,增加抗病毒能力。

预防新冠病毒,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是一个重要措施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冠病毒预防指南中,特别强调“注意营养”。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保障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是保持充足营养对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的重要保障!期待在全面防控疫情的当下,号召全民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基因决定着体内所有细胞对营养素的吸收、转运和再加工。当营养相关的基因发生变异后,细胞就会失去正常生理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辅助介质。

不同于癌症基因的表达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营养相关的基因每天都在工作,如果产生变异以后,细胞得不到应有的营养支持,同时平日里也没有针对性地补充,就会产生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各种疾病和问题。

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粘膜的局部免疫力降低而诱发感染,淋巴器官萎缩,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病毒、寄生虫等抗原成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如IgA)显现减少。

机体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C时,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的数量也会减少。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细胞角化变性,容易受细菌侵入,增加呼吸道、肠道感染疾病的风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脏,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换为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菠菜、芹菜、芒果、红薯等。

维生素A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A可参与糖蛋白的合成,这对于上皮的正常形成、发育与维持十分重要。当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时,可导致糖蛋白合成中间体的异常,低分子量的多糖—脂的堆积,引起上皮基底层增生变厚,细胞分裂加快、张力原纤维合成增多,表面层发生细胞变扁、不规则、干燥等变化。

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胃肠和泌尿生殖系内膜角质化,削弱了防止细菌侵袭的天然屏障(结构),而易于感染。在儿童,极易合并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有的肾结石也与泌尿道角质化有关。过量摄入维生素A,对上皮感染的抵抗力并不随剂量而增高。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所以维生素A能促进该蛋白的合成,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缺乏时,细胞免疫呈现下降。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体内的抗氧化剂,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抗感染能力。补充维生素E能让老年人的免疫系统维持良好运转。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包括植物油、坚果、豆类和谷类。

维生素E缺乏时: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不仅可引起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形成脂褐素;而且使蛋白质变形,酶和激素失活,免疫力下降,代谢失常,促使机体衰老。

维生素C

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必需的维生素。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丰富的维生素C来源,如鲜枣、青椒、猕猴桃、菠菜、山楂、柑橘、柚子、草莓等。

维生素C的功效:维生素C在抗病毒和预防病毒性传染病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如果我们普遍认识到维生素C预防和治疗病毒传染病症的原理并且按量服用,就可以预防很多病毒的传播。维生素C的真正效用,会显示在治疗禽流感,SARS和AIDS等更严重的病毒传染病上。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白细胞含有丰富的V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VC急剧减少。V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矿物质

机体如果铁或锌摄入不足,可使胸腺萎缩,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降低,免疫球蛋白产生会明显减少。

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锌是对免疫力影响最明显的微量元素,除直接促进胸腺、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发育、行使功能外,还有直接抗击某些细菌、病毒的能力,从而减少患病的机会。锌是人体内100余种酶的组成成分,尤其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维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是锌的良好来源。

缺铁是常见的营养病,会导致贫血,降低抗感染能力,婴幼儿、孕妇及乳母更易发生。为了补铁,要适当吃些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一些绿叶菜、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补硒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动物性食物如肝、肾以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

如何了解自己的营养问题?

营养素的功能异常是需要一段时间累计才会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开始表现出疾病,说明身体机理已经受到了较大的侵害,这是一个由里及表的过程。我们应该是从维持长期健康的角度来看待营养素的代谢问题,从源头开始找问题,通过科学方法判断出必然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这是营养基因检测的价值所在,也就是通过一次检测就能够终生受益。

检测本身没有年龄的限制,从统计学意义来讲,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超过30岁后自身合成营养素水平开始下降的人群,是人体对营养物质需求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为了提升抵抗力、避免发育缺陷以及延缓代谢免疫器官组织的衰老,可以通过营养基因检测的方式做到精准改善和预防。

营养元素基因检测的重要意义

营养元素基因检测的重要意义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很高预测价值的膳食推荐量用以预防疾病;

第二要降低不可估计后果的风险,设计有效的营养搭配方案用以控制慢性疾病。所以日常通过合理膳食就能够规避营养素缺陷的问题,关键的几个时间节点还是要通过适量补充营养素的方式来改善健康。

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很多老人会买一大堆保健品,还有家长喜欢给孩子买补品,一方面买的太多容易浪费钱,因为人体能够吸收的营养有限,多余的都会排出体外。没有把真正影响到生长发育的短板给补起来,有些产品吃多了还会反过来对原本缺乏的元素形成抑制作用。

建议大家在选择营养素的时候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听从专业的营养师或者医生的建议,结合膳食进行调理,因为基因影响的是一辈子的健康。

营养元素基因检测

【检测内容】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碘元素、钙元素、钾元素、镁元素、铁元素、铜元素、硒元素、锌元素

【检测基因】BCMO1、CYP26B1、PKD1L2、NBPF3、ALPL、MTHFR、MTRR、MTR、MS4A3、CLYBL、FUT6、PRELID2、FUT6、SLC23A1、GC、CYP2R1、NADSYN1、CYP4F2、SCARB1、ZPR1、VKORC1、PDE8B、DIO2、VDR、CASR、NOS3、ACE、TRPM6、ATP2B1、MUC1、SHROOM3、DCDC5、TMPRSS6、SMIM1、SELENBP1、DMGDH、CA1、PPCDC、NBDY

【检测意义】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评估自身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能力,只有深入了解自身营养情况,才能合理的从食物中进行补充。

1.基因决定个体先天营养吸收能力。通过常规一些检测手段只能评估人体当下营养状况,基因测序技术恰好可以发挥其优势,评估终生具备的遗传代谢特质。

2.进行成长关键时期微量元素缺乏疾病预防,降低疾病风险。

3.结合基因检测和医学检测,构成一生成长的疾病科学预防体系。

4.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十分缓慢,只有生活中持续关注,才能预防疾病发生。

5.合理的膳食安排是人体健康成长的必要保证,每个人的营养吸收能力不同,需要补充的食物也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会导致身体患严重的疾病,需要补充;

6.但如果维生素、矿物质在体内的含量过高,也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7.维持体内维生素、矿物质的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膳食结构不当会导致孩子营养摄入过量或缺乏,生长发育滞后。

8.营养元素基因检测科学指导膳食营养摄入,调整饮食结构,有目的地规避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9.有效指导生活习惯培养,根据遗传特征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

10.精准指导保健,有方向、有目的地选择保健食品。

【适合人群】所有人群(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老人)

【采集方式】口腔黏膜

【报告周期】15-30工作日

【报告形式】电子版、纸质版

【报告解读】专家现场解读

【详细说明】

1、维生素A: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视力、皮肤的健康、牙齿、骨骼和软组织至关重要。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参与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膜糖蛋白的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2、维生素B6: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维生素B复合物,很容易转化成磷酸吡哆醛(PLP),即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因为维生素B6对血细胞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贫血、嗜睡、疲劳、唇干裂以及口腔和舌头的发炎。慢性缺乏症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力下降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B6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但也在许多重要分子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包括神经递质、组胺和血红蛋白。能将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以提供能量,调节类固醇激素受体。

3、维生素B9(叶酸):叶酸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叶酸缺乏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时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系统疾病、贫血和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叶酸是几种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前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结构单元。叶酸也是主要的碳(甲基)组供体,用于DNA和蛋白质的表观遗传修饰,其在人体细胞中开启和关闭基因。

4、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也被称为钴胺素,它由细菌产生,然后由动物获得,这种营养物质只是作为一种动物副产品存在。维生素B12摄入不足会导致巨噬细胞性贫血、疲劳、虚弱、食欲不振、便秘、抑郁和躁狂。维生素B12严重缺乏会损伤神经系统,导致失忆、四肢麻木和刺痛,以及痴呆。大约75~90%的人严重缺乏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维持血细胞和神经健康,协助DNA的生成。它作为一种辅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叶酸的代谢、能量的产生和DNA合成。

5、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对于皮肤、肌腱、韧带和血管、愈合伤口和形成瘢痕组织、修复和维护软骨、骨骼和牙齿至关重要。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以必须从饮食中获得。维生素C在人体中起到还原剂和抗氧化剂的作用。作为还原剂,维生素C负责维持还原状态下的铁和铜离子,使它们在各种反应中正常发挥作用,包括胶原合成、肉碱合成、酪氨酸代谢、神经递质和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合成和药物降解。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与血液或细胞内的自由基发生反应,以保护DNA、蛋白质和长链脂肪酸免受潜在损害。

6、维生素D:维生素D是一种阳光维生素。当皮肤暴露在充足的阳光下时,人体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人体内有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许多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抑郁症和某些癌症。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骨骼的软化和脆弱。维生素D通过控制血液中钙、磷吸收和释放,帮助维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正常水平。

7、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人的饮食中是丰富的。“维生素E”一词指的是八种化合物,包括生育酚和三元醇。每一种形式在身体上都有不同的活动水平;只有生育酚是人体所需的基本维生素。维生素E是许多器官行使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并且作为抗氧化剂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它是脂溶性的,可以进入不饱和脂肪细胞膜,防止氧化降解。它还能刺激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8、维生素K:维生素K是血块形成的必需脂溶性维生素。有两种天然形式:由绿色植物合成的叶绿醌(维生素K1)和由细菌合成的甲基萘醌(维生素K2)。甲萘醌(维生素K3)是一种比K1和K2具有两倍以上生物活性的合成形式。维生素K对于将非活性前体转化为功能性凝血因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它对血块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维生素K被利用,它会变得无活性,必须重新激活,才能发挥其生物作用。这种维生素K回收过程被称为维生素K循环。维生素K对骨骼健康也很重要。骨钙素是一种参与骨矿化的蛋白质,需要维生素K来进行生物学作用。足够的维生素K有助于防止骨质流失。维生素K通过小肠和结肠吸收,然后并入乳糜微粒并摄入肝脏。维生素K主要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

9、碘元素:碘是一种存在于某些天然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并添加到其他食物中。它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食物中缺乏碘往往是由于土壤缺乏碘导致的。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碘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重要组分。T4和T3都可以作为激素并通过膜受体触发信号转导级联,它们也可以作为核受体发挥作用,通过直接结合到DNA的启动子区域来打开或关闭基因。在调节基因表达时,T4和T3直接控制着人体的代谢速率,并在快速生长的时候直接控制着大脑的发育。

10、钙元素: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用于支撑骨骼和牙齿的结构和硬度。对于心脏,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人体不能产生钙,所以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钙,缺钙经常导致成人骨质疏松和儿童佝偻病。人体中大约99%的钙被用来强化骨骼。骨骼是由身体中的特殊细胞形成的,它们由蛋白质构成结构,钙与磷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其余1%的钙在血液循环、其他体液和细胞内,并作为肌肉功能,神经传导和荷尔蒙分泌所需的许多重要酶的辅因子。

11、钾元素:钾是人体的重要矿物质,因为它在许多生理过程中用于抵消钠。高剂量的膳食钾是降低高钠摄入引起的高血压和相关慢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尽管食物中钾的含量比较丰富,但考虑到高钠的摄入量,大多数人一般都没有摄入足够的钾。钾和钠的吸收是由一种叫做Na+/K+通道的分子控制的,这种分子将钾和钠运输到相反的方向。高钠的摄入会导致尿液中钾的流失,反之,高钾的摄入会导致尿液中的钠排泄。钾是人体内传导电能的主要电解质之一(与钠,氯和镁一起)。它也在肌肉收缩,神经冲动传导和保持体内液体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2、镁元素: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人体中大部分的镁都是在骨骼中发现的,作为晶格和表面的一部分,它被认为有助于保持体内的血清镁浓度。在肌肉、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也能发现镁,过量摄入镁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偏头痛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镁是超过300种酶的辅助因子。这些酶在DNA稳定、蛋白质和葡萄糖代谢、血压调节、骨骼健康、心率控制和神经肌肉传递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铁元素: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它使人血液呈红色,对血液功能至关重要。它会导致疲劳,导致成年人的工作表现不佳。怀孕期间缺铁会导致婴儿早产。它还可以延迟儿童的正常运动和心理功能。男性74%的铁和女性85%的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血红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的功能成分。血红蛋白在血液中运输氧气,肌红蛋白是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细胞色素则运输电子用于能源生产,非血红素铁是许多参与能量转换的酶的辅助因子。

14、铜元素:铜是人体所有组织中必不可少的矿物质。它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铜缺乏的症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铬性贫血、免疫功能受损、骨异常和心血管及肺功能改变。儿童的缺乏症比成人更常见,其表现为骨骼畸形和造血功能缺陷,这可能导致死亡。铜与铁在体内紧密相连。它的作用是在运输到目标地点之前氧化铁,包括在哪里可以插入血红蛋白。铜在神经递质合成、对抗自由基和能量生产方面也有作用。一个或多个铜酶有助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交联,使其对结缔组织形成很重要。

15、硒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饮食中有两种不同的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硒蛋白中含有硒的有机形式,这意味着硒与蛋白质内的氨基酸相连。无机硒不与蛋白质结合。硒在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认知衰退和甲状腺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硒是DNA合成,生殖和甲状腺激素代谢所必需的。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它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氧化损伤,通过阻止脂质的氧化修饰,从而减少炎症;防止血小板在动脉中的聚集,从而提供保护心脏作用。

16、锌元素: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但最集中于肝脏、胰腺、肾脏、骨骼和肌肉。锌缺乏直接影响生长和发育,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包括贫血、免疫缺陷和伤口愈合延迟,以及味觉敏感性受损。在人体内超过300个酶促过程依赖于锌。锌对DNA和RNA合成,蛋白质代谢,酒精代谢,抗氧化和免疫功能以及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至关重要。它还支持健康生长,细胞复制,骨形成和免疫。锌“手指”为细胞膜蛋白,激素和基因转录因子提供结构完整性。

如果觉得《抵抗新冠病毒(哪些营养元素和人体免疫力有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