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陆游《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23-05-3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要来欣赏陆游的名篇《诉衷情》,在说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陆游的一些经历。陆游出生在南北宋交际之时,从小深受周遭环境的影响,一心驱除金兵,立志收复祖国河山。长大后的陆游参加朝廷考试,希望步入仕途,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一开始便得罪了秦桧,即使参加考试也无人敢录用,秦桧死后,陆游开始步入仕途,受赐进士出身,担任宁德县主簿等职位,可是因为朝廷统治派坚持的是求和政治,陆游坚持抗金,因此遭到排挤,他屡次被贬,甚至罢职,归隐山林。

1171年,陆游受抗金将领王炎邀请,前往南郑,担任幕府。南郑,是当时的抗金前线,陆游受邀来此,投身军旅,仿佛脱缰野马。南郑,是他一心向往的抗金之地,在这里,他与将领共同商讨北伐策略,与士兵们一起操练,这是他离自己理想最近的地方,他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差最后一步了。可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也被召回后方,他上书的北伐策略《平戎策》也被朝廷否决,此后陆游一再颠沛流离,在蜀地辗转多年。1189年,陆游再次被弹劾,之后罢官,隐居山阴十二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多次梦回当年的参军的往事,写下了一系列的诗词,今天的这首《诉衷情》便是其中一首。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当年胸怀壮志,单枪匹马驰骋万里疆场,保卫梁州,为的是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如今守卫边疆关河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里出现,梦醒后不知身在何处?旧时出征的战袍早已尘土所封。

敌人还未消灭,鬓角已经斑白,眼泪也只能白白流淌。谁能料到我这一生,本想在边疆前线杀敌报国,最后却要老死在乡下湖边。

上片回忆当年在南郑前线的往事,梁州的治所就是南郑,词中用的是梁州来代指。“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这两句描绘了陆游当年在梁州参军对敌时的战斗情景与生活,就这两句,已经足够展现当时陆游的英姿飒爽,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他的雄心壮志。“觅封侯”,这里陆游的理想,他想要创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不过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陆游追求的是高官厚禄,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的故事,班超弃笔从戎,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被封为定远侯。陆游用“封侯”这个典故,是说他在梁州时,也曾有过像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惜却没能实现。

“关河梦断何处?”关塞与河防,曾经战斗的地方,如今都只在梦里出现,梦醒后一切都成空。唯有“旧貂裘”还在身边,“尘暗旧貂裘”,可惜,曾经威武的战袍,如今覆盖满尘埃。陆游归隐山村,依然放不下,心心念念边疆战场,可见他雄心未灭,可惜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关河”消失,战袍被尘土所封,多么凄凉。

下片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胡未灭”,胡人,以前泛指西北各族为胡,这里指金人;“鬓先秋”,鬓,指的是鬓发,秋指秋霜,这里合起来是鬓发斑白,比喻年老。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却已经年老体弱了,“壮志未酬身先死”,多么可悲,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泪空流”,包含了陆游的满腔悲愤,还有被迫隐居的无可奈何。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三句,悲凉苍劲,总结出陆游的一生。“天山”,这里的天山指的是当时宋金相持的西北前线;“沧州”指水边,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候常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陆游本想在抗战前线杀敌报国,没想到被迫隐居,要在乡下湖边度过余生。结尾这三句,寓意深刻,写出了自己的无可奈何,流露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词历来的评价很高,用短短的八句话,高度概括了陆游的一生,他的身世、心事和感叹,这种高度凝练的手法,在词坛上堪称独树一帜。

如果觉得《陆游《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