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2023-06-1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依据《审计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有关规定指示,主要包括:

一部门(系统)、本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二有关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三国有资产的采购、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四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五有关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六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七对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八其他需审计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权力和责任一致性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责任界定方面需要将权责一致原则作为基础性原则,这种一致性具体分成三种情况。

(1)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领导人员需要承担其任期内所有行为事项的责任。也就是说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之外发生的各种行为事项都不应被纳入到责任界定范围内。前任领导人员任职期间采取的各种行为、发生的各种事项对现任领导人员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现任领导人员必须积极进行解决,仅考虑到不归属于现任领导任期内的因素而置之不理,事情一旦产生严重后果,责任人必定包括现任领导人员。

(2)管辖范围的一致性。领导人员仅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事项。管辖范围由领导人员所在单位和下一级单位。但是,三级和三级以下单位或部门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或者该问题和领导人员具有关联性,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根据领导人员权限范围和管辖事项范围进行责任认定。

(3)履职情况的一致性。领导人员往往在实际工作中身兼数职,不仅担任本级单位的领导人员,同时担任下级单位的某些职位,根据工作职责、岗位权限界定责任范围。

如果觉得《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