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望子关的来历 为什么叫望子关

2023-06-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望子关,地处康、武两县交界处,是陇南的重要门户,康县北之咽喉,在现代中国地图上标有其名,是陇南进陕入川的重要关隘之一。这里三山对峙,两水汇流,险要雄奇,古有茶马古道,今有陇南“旱码头”之誉。这里历史积淀丰厚,有茶马古道路碑遗存。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刻有“茶马贩通番捷路”等文字的明代石碑,为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唯一茶马古道路碑,证明了包括望关在内的康县北部是中国茶马古道重要支线。

望子关,古名又称望贼关,是古秦州(今天水)、徽、成通往阶州(今武都)的必经之处,历来为兵家常争之地。据《康县志》载:“望贼关在县西一百里,道出武都要路,为州境险隘,有官兵防守。”相传古关隘旁有一石山突起,临河曾建有六方形,高三层,瓦盖顶炮楼一座,每层各面都有炮眼,可观阶、成及康三路,若有匪寇经过即可进行反击,鹰鹞难越,因而名为“望贼关”。后传宋代名将杨文广挂帅西征讨番,其子受伤未归大本营,杨文广自成州往阶州之行时,于关前久望其子,叹息不己,后人遂称“望子关”。

望子关的来历,为什么叫望子关

望子关:古名望贼关,又名望儿关。为康县西行之咽喉,《新康县县志》载:″望贼关在县西一百里,道出武都要路。为州境险隘,有官兵守之″,县志移至咀台后,距望子关34公里。

望子关有石峰突起,高耸入云,峰巅有望贼楼。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茶马古道要塞。望子关是康是通往武都、成县的三岔口,三山对峙,二水环绕,龙王山、窝窝山、大草山三山顶立,甘泉河与长坝河交汇。

相传,宋代杨文广挂帅西征,其子受伤归营寨,杨文广自成州往武都行军时,于关前久望其子,叹息不已,后人改名"望子关″,也有人叫望儿关。

如果觉得《望子关的来历 为什么叫望子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