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历史上的贬谪和流放有什么不同

2023-06-2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不同之处如下

贬谪只是官变小而已,何况再小也是官员,贬后的俸禄还是有的,当然和自己以前的日子比起来肯定是惨多了。主要感慨的可能是要“客死他乡”了。

流放直接就是囚犯了,常与笞、杖、徒、死四种刑罚并列,都属于重刑。从北周时期开始,按距离远近,被划分为5等级别:自京城起算过2500里,每增加500里为一等,而到了隋唐时期,则将流放划分为了三等:2000里、2500里和3000里。此种分类逐渐被后世所采用。

历史上的贬谪和流放有什么不同

谪的意思是:指官吏因过失或者是犯罪而被降职,被调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贬:贬低,降职。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

很明显:对象都是不一样的。另外,流放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惩罚。

历史上的贬谪和流放有什么不同

在历史上,贬谪和流放是不一样的。贬谪是指官员犯了错误,从原来的官位上下放到偏远地区去当一个小官。在北宋时期,很多官员在朝堂争斗中失败都是贬谪,范仲淹苏轼就经常被贬谪。流放是指犯了罪,按照法律送到环境恶劣的边境或需要人口的地方去参加劳动。

如果觉得《历史上的贬谪和流放有什么不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