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血管疾病护理 抓住5个症状要点(帮助患者康复)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秋冬养生要趁早#

心血管疾病,不能逆转,面对这样的困境,只有针对病情,做好病情管理,才能减轻疾病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如果能够掌握基础的护理要领,就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并且在关键时刻,及时发现病情的异常变化,防止病情恶化。咱们现在就结合心血管疾病的5个常见症状,解释相关护理要点。

心血管疾病的第1个常见症状,是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是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以放射到心前区及左上肢,每次发作持续3到5分钟。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天气变化、吸烟、饮酒、便秘等都是常见诱因。患者出现心绞痛,家人应该协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家中备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0.5毫克;如果服药后,疼痛不能缓解,可以再含服0.5毫克;如果连续服用3次,仍然不能缓解疼痛,就要想到心肌梗死发作的可能,需要立即联系急救。

心绞痛发作,在很多情况下,缺少典型特征,疼痛可能发生在胸前区以外的部位,比如左上臂或后背;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同时患有糖尿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疼痛感觉迟钝,应该引起警惕,如果患者出现不适,自己无法判断时,最好及时就医。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硝酸甘油应该随身携带,平时要将药品放在暗色瓶子中,置于干燥处保管,以防药物失效。患者出现不适时,首先停止活动,保持镇定,避免慌乱引起患者焦虑或紧张,加重病情。

心血管疾病的第2个常见症状,是心悸,患者感觉心跳频率加快或者心跳不规则,诱发因素可能是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喝酒、喝浓茶或咖啡;或者是药物影响。患者出现心悸,护理时需要进行精神安抚,帮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采取左卧位;最好是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的体征,尤其是心率和节律变化,如果出现气急或发绀,不能平卧,则需要吸氧。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安排,保证营养,控制钠盐,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低钾,避免饱餐。

心血管疾病的第3个常见症状,是气促或呼吸困难。这种症状是患者感觉呼吸费力,严重的时候,会出现鼻翼扇动或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并且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症状特点是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缓解;仰卧时症状加重,坐位时减轻。护理时,需要帮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姿势,坐位或半坐卧位,两腿下垂,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和水肿程度,改善呼吸困难。此外,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鼓励患者多翻身、咳嗽、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减缓全身肌肉的紧绷程度,减轻焦虑,并且根据缺氧程序,指导氧气吸入。饮食安排,注意预防便秘,多吃易消化和不易发酵的食品,呼吸困难时要给予半流质,还要预防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心血管疾病的第4个常见症状,是水肿。护理时注意患者体重测量,评估水肿情况,并且记录进食和进水量,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时参考。饮食安排,注意低盐饮食,除了控制烹饪用盐,还要避免含钠多的食物,比如碳酸饮料、啤酒、发面食品、腌制食品、香肠等。饮食少量多餐,尽量清淡。休息时,注意抬高下肢;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心血管疾病的第5个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咯血。护理措施是采取舒适姿势,比如半坐卧位或坐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20到24摄氏度,湿度40%到50%。鼓励患者喝少量的温水,湿润呼吸道,减少刺激,缓解不适。饮食安排要避免刺激性食物,比如辛辣或产气食品。同时,帮助患者有效咳嗽,先进行5到6次深呼吸,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至咽部,再迅速将痰咳出。对于痰量较多或咳痰无力的患者,要防止呼吸道阻塞,需要定时协助翻身或拍背,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如果觉得《心血管疾病护理 抓住5个症状要点(帮助患者康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