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肝胆胰肿瘤发病率高患者多(如何打造多学科“一站式”诊疗解决困局)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肝胆胰肿瘤发病率高患者多,如何打造多学科“一站式”诊疗解决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肝癌高发,治愈率低已成为长久以来的困局。

“挂什么科就只能看什么病”或“挂什么科就只做什么治疗”的案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但由于肿瘤本身的复杂性,这样的碎片化诊疗模式不仅会加重患者负担,更可能导致治疗时间延搁,严重影响预后生存。

为解决这个就医过程中的痛点,11月15日,由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与博济仁医医生集团联袂打造的肝胆胰肿瘤专科正式挂牌成立。据介绍该专科是广东省首个倡导“一站式”肝胆胰肿瘤规范化治疗的标杆,由我国著名的肝胆胰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捷主持,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肝胆胰肿瘤发病率高,病人基数大,诊治相对复杂,涉及学科范围广,但在现有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下,很难真正实现对疾病的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目前很多公立医院仍然是以就诊医生的技术专长来决定患者的治疗方式,而可能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适合患者,或循证医学证据最高的方式。这种单一学科诊疗模式的短板显然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

“肝癌大国”之困

我国素有“肝癌大国”之称,其诊断治疗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其死亡率高居不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一区区长、博士生导师肖治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到,我国肝癌发病率很高,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2020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国新发肝癌人数到42万人,而因肝癌死亡的人数2020年也超过40万,数目非常触目惊心。肝癌的病死率在我国各个癌种中排到第二。

肖治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以往在公立医院的诊疗体系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患者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肝癌患者,而是先去哪科就在哪个科治疗。比如肝癌患者可能先到消化内科看病,消化内科知识和更新情况,会制约其不了解外科医生可以提供给病人什么样的治疗方案。从而导致患者错过进行介入手术。”

据肖治宇介绍,尤其近些年免疫靶向药飞速发展,2020年更是被称作是靶向药的元年,也让原本无法介入手术的病人有了更多切除肿瘤的可能。此前就有数据显示70%的初诊肝癌病人都是没有进行介入手术,但通过MDT的方式,可能让他们接受手术,最大程度上对抗肿瘤。

但是如果不在统一的信息系统里面,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病人对介入手术的错过。病人需要得到介入科、外科、内科、外科和病理科甚至分子诊断医生,共同诊断分析进行治疗方案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最优方式。并且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时跟进、随时调整这个策略对于肝癌救治来说才是最优解。

一站式诊疗如何补短板?

实际上,MDT模式本身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模式,所有英国肝癌病人都是需要先进行MDT,也能够通过医保报销。

“但是因为人力的问题,外科医生在公立医院体系内很难追踪一些患者术后的全方位指导,虽然我们也开始使用了很多小程序进行病患的术后追踪,但是消耗的是医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通过其他管理模式,可以使得病患获得更多心理、生活全方位管理,从而提升治愈率是最好的,例如实施一站式的管理。”

王捷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站式管理要比MDT更简洁,后续工作不像MDT需要病人和家属陪诊,更加偏向综合常态。以往的情况是,即使进去MDT团队,但有时会因为主持活动的人存在局限性,导致诊疗方案出现倾向性的错误。一站式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利用目前新的循证学依据和所有的指南去避免医生误判。

谈及目前一站式诊疗对医生提出的新要求,王捷表示:“医学本身是临床应用服务性学科,也需要自然科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药理学、生物学等。但另一方面,服务对象又是人,人文教育在现在的医学体系教育需要重新摸索,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需要知识架构体系修正。”

据介绍,“一站式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汇聚了消化道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微创介入科及医学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权威专家,通过联合多学科的诊治特色,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打破“挂哪科就在哪科治”的传统就医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准确、全方位的“一站式”个性化诊疗方案,大大提升了肝胆胰肿瘤的诊断效率,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从源头解决肿瘤病人诊疗流程繁琐、“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矛盾。

如果觉得《肝胆胰肿瘤发病率高患者多(如何打造多学科“一站式”诊疗解决困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