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恒顺酱菜罐体“霉变”后续:已改进工艺(开罐后请冷藏)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扬子晚报网10月31日讯(记者 万凌云 文/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中华老字号”恒顺酱菜罐体又发生霉变的问题,上周经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相继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中,广大读者和网友都建议,能否将酱菜铁盖子的工艺改进下,在罐体外加一道密封塑料外套,让“百年恒顺”的这一“中华老字号”行稳致远?

小酱菜,大民生!紫牛新闻及扬子晚报引发多家媒体、网络跟进转载、转发,并引起了恒顺集团高层的高度关注。目前,就读者和网友的热心建议,江苏恒顺集团给出了明确答案:改进意见非常好,和恒顺“做深醋(香醋)、做高酒(百花酒)、做宽酱(酱菜)”的战略定位,不谋而合!

并且,酱菜罐体的工艺改进、包括外加密封塑料外套,已经在试点操作中。

彻查生产库存督查镇江商超

恒顺集团质管部部长吕复强告诉记者,10月17日,恒顺酱菜罐体“霉变”情况在镇江常发广场长申超市发生后,他们就立即跟消费者许伟先生联系,商榷解决事宜。期间,还积极跟长申超市沟通,要求尽快解决许伟的诉求。

经磋商,11月1日,许伟从南京回镇江后,彻底解决补偿赔付问题。

吕复强说,还是在这一事件刚发生后,恒顺就开始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在集团内部,从生产过程、留样、库存等逐一“过堂”。同时,对镇江片区的各大销售市场(商场、超市)等,也展开督查,均没发现问题。最终,确定此次长申超市出现的“霉变”情况,仅为个案。

新款恒顺酱菜,都有塑料外封。

在督查市场的同期,他们也要求超市、商场的酱菜销售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素养。面对消费者反映、反馈的酱菜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和素养,首发即妥处,首问即负责。

酱菜环节多储存要求高

经认真分析,由于发生霉变的罐体为8月份出厂,其中原因除了罐体“漏气”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今年8月份雨水较多,空气潮湿也是“霉变”成因之一。

吕复强还介绍,恒顺酱菜用玻璃瓶装、铁盖子封口,表面上看上去很“强大”,但实际上酱菜对储存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点上,又是比较“脆弱”的。“最好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储存”。

事实上,从经销商到零售商,期间要经过很多环节,一定要强化储存要求,达标储存条件。

并且,恒顺酱菜中所用的“稀甜卤”糖分高,对储存条件也要求较高。

对“375”酱菜加密封有顾虑

百年恒顺

交流中,记者还获悉,许伟购买的恒顺酱菜“萝卜头”,属于市场畅销知名品牌,在恒顺内部,则特称为“375”产品(重375克)。“375”系列酱菜,在市场上有极高的辨识度,从罐体、造型到外包装的颜色,经过恒顺多年的精心打造,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度非常高!故此,在对“375”酱菜外加塑料密封圈时,恒顺也有着一定的顾虑:一旦加层塑料密封圈,消费者会不会接受、认可?消费者会不会认为“375”酱菜已经退出市场?而一旦出现这一“错觉”,影响销售还是一方面,恒顺也将会接到很多消费者的咨询直至投诉!这方面恒顺是有先例的,因此封与不封,都需要消费者的支持。

研发新品,开食冷藏

不过,恒顺高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恒顺酱菜而言,集团已经确定“做宽酱”即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而确保包括不发生罐体霉变但又绝不仅限这一问题在内的“意外”险情不再发生,则是“做宽酱”的首要前提。

记者了解到,恒顺近日开发推出了“小菜一碟”——一顿吃完的酱菜。“开瓶后食用不完,万一有问题,谁也说不清,但‘小菜一碟’就不会有这种困扰了!”

恒顺再次提醒恒顺酱菜的喜爱者、消费者:恒顺酱菜开食后,请一定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

校对 李海慧

如果觉得《恒顺酱菜罐体“霉变”后续:已改进工艺(开罐后请冷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