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雅安市创伤急救中心:3D打印模型(骨科治疗新手段)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来源: |雅安日报 ID:yaankandian」

近日

雅安市中医医院

骨外科学术带头人、副主任医师王宏

谈起医院将3D打印

应用到骨科手术中时

这样说到

“引入了3D打印技术后,骨科医生从过去看平面的片子变成看立体的模型,术前医生可以根据3D打印出的全真模型进行手术入路的精准定位,合理规划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轻松、得心应手。”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深入,形成了以数字诊断技术、治疗技术和检测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前沿交叉学科,3D打印技术就是其中一项。

自从2018年起,雅安市中医医院(下简称,市中医院)引进了3D打印这一新兴技术投入到临床诊疗中。目前已成功开展几十例运用该技术的诊疗。雅安市创伤急救中心成立后,依托市中医医院3D打印技术在创伤急救上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创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或快速原型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三维图像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陶瓷、塑料或丝状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那么,这项技术如何应用到骨科上呢?

3D打印技术助力复杂髋臼骨折

“这个3D打印技术太神奇了,医生拿着模型给我讲病情,我这不专业的人也能听明白。感谢医生处处为我们患者着想,为你们的医术、医德、服务点赞!”谈及今年8月的那场手术,汉源的李先生感激地说道。

今年8月4日,家住汉源县的李先生在采摘花椒时不慎从山坡上摔下,在汉源县医院诊断为髋臼粉碎性骨折,随后由汉源县120送入市中医院,市中医院诊断为右髋臼粉碎性骨折伴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患者骨折移位明显,手术指征明确。

在征得李先生及家属的同意后,市中医医院运用新购置的128排超薄扫描CT,将数据发往3D打印中心,经过建模、打印,约24小时后,复杂、抽象的髋臼骨折部位和其他损伤细节均完美呈现在医生面前。这个髋臼模型不仅大小跟李先生的髋臼部位一模一样,而且还将李先生髋臼的断裂处、变形处等一一展现,误差不超过0.1毫米。

8月11日,手术团队在主刀医生王宏的带领下,依据术前对模型的实际操练,采用了微创切口技术,对Stoppa切口进行了改良,运用一个切口解决前柱+负重区+后壁骨折,仅用了2个半小时就完成了此次手术,术中出血500ml,术后复查显示李先生髋臼骨折复位理想。李先生及家属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精准“私人定制” 减少手术不确定性

李先生这样的髋臼骨折手术,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复位固定髋臼、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量,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尤为重要。决定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此次围手术期准备中是医院为了取得更大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在召开病例及手术方案讨论后决定的。

打印出的髋臼模型和李先生受伤后的髋臼部位别无二致,通过这个模型,医生更清楚地观察到了手术中应避开的血管、神经等重要部位,再根据模型进行一定的手术预演,确保手术更快更精准。这也意味着,减轻了患者的术中失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可以说3D打印技术解决了骨科手术“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的难题,将复杂的骨质情况更直观地展示在临床医生面前,使局部复杂的骨质评估及分型变得容易,术前诊断更加明确。对患者的治疗也更加有的放矢。

在王宏看来,3D打印技术运用到医疗之中,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而言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运用3D打印技术就像是拥有一颗能精准击中患者病灶的‘导弹’,医生在手术之前就真实感受了患者的病情,可以提前模拟手术方式和进程,缩短手术时间,进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手术方案,实现术前预测、术中导航,让患者减少损伤,加速康复。”王宏说。

目前,市中医医院将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到了包括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髋关节翻修等手术之中,在慢性骨髓炎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帮助。

雅安日报全媒体记者:鲁妮娜

编辑:邵也蘋

审稿:程普、高菲菲

如果觉得《雅安市创伤急救中心:3D打印模型(骨科治疗新手段)》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