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天地浩然之正气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黄帝内经》认为:人之所以会受外界影响而生病,虽然与外邪的千变万化有关,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正气不足,也就是内经原文中的“其气必虚”。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体虚,抵抗力不足。由此衍生出来的“百病生于气”,都是和机体的“正气”有关。

所以要想抵御疾病的侵害,增强我们自身的抵抗力,我们就必须增加身体的正气,正气愈多,那么邪气自然不能入体,就不会生病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正气呢?《孟子》里面有记载。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上面这段话,孟子对于正气的解释是这样的: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是因为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帮助它成长。

所以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正气。正气不能用外力来帮助成长,是正义在心中长期积累而成的。而且和道德,仁义是相辅相成的。正气,就是有一颗正义之心,有道德,讲仁义。要想培养浩然正气,我们心中必须是充满正义精神的,必然是内心善良的。走正道,多行善举,那么浩然正气自然会源源不断,邪气则不能入体,百病不侵。

我们绝不可借助外力去培养浩然正气。正气一定是我们由心发出的。若心术不正,纵然是做了些许善事义举,那也不是真心所愿,而是带有目的的,这种不是真心之举,或是偶然,或是刻意,是没办法增强正气的。所以养浩然正气,也是养心。养内心的正义之气,道德之气。当他们逐渐增长,则浩然正气也会增长。

都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如果常年累月都是心存正义的,那么这个人看起来也一定是堂堂正正的。就和电视剧里面的大侠一样,一看就让人心存敬意。所以,正气不仅可以让你增强抵抗力,让你身体更好,还能让你内心坦荡,更有气质。

所以,吾辈当养天地浩然之正气,心怀正义,则百病不可侵,正气永留存。

如果觉得《养天地浩然之正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