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胃镜发现息肉切不切 能吃药消除吗(医生说胃息肉也分种类)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王医生的门诊,经常会有一些患者会拿着胃镜报告给我看,因为查出“胃息肉”,他们常为此焦虑不安,很担心自己得了胃癌。

事实上,胃息肉不是癌症的早期,胃息肉虽有癌变的风险,但是不属于癌症,是属于良性肿瘤。

有些胃息肉可以有癌变的倾向,比如有些超过两公分以上的增生性息肉或胃底腺息肉,就有癌变的风险。对腺瘤性息肉如管状腺瘤、管状毛绒腺瘤以及绒毛状腺瘤,两者超过一公分以上也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对这一类息肉还是要积极的采取内镜下的干预治疗。对胃息肉主张早诊早治,以免耽误病情,发生癌变的情况。

还有一些是炎性息肉,它是因为胃粘膜反复炎症刺激,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增生像腔内成息肉样的改变,这种炎性息肉没有癌变的风险,所以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治疗原发病就可以。

一、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发现胃息肉不一定全都需要手术。胃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常见,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个别的腺瘤性息肉可能发生癌变。

胃息肉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当息肉大或较多的时候,可以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恶心等,长期慢性出血也可以导致贫血。

胃息肉大多可以通过内镜切除治愈,但治疗的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则应采取措施干预和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直径小于5mm和孤立的增生性息肉可不进行处理,随访观察即可。

弥漫性息肉随机摘除,做病理检查。腺瘤每2年做一次胃镜随访,观察其发展。较大的息肉,比如直径超过2cm和不易区别是否癌变的息肉,通过内镜切除病变,如病理证实癌变,则按胃癌进行手术。

二、胃息肉可以吃药消除吗?

不是所有胃息肉都需要吃药。

胃息肉根据息肉性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息肉分为几类:

第一,炎性息肉。这类患者如果有慢性胃炎发作,或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从而治疗慢性胃炎。

第二,患者的息肉考虑是腺瘤性息肉,这类患者一般定期随访就可以。因为息肉的病因非常复杂,切除后定期复查胃镜就可以。

第三,息肉是恶性,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分为传统的开腹手术,以及微创的腹腔镜手术。目前腹腔镜手术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很多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也是较快的。

对于胃息肉还需要注意根据胃息肉的性状,进行不同的后续治疗。胃息肉切除后一般需要注意:饮食方面,注意避免辛辣的饮食,进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就可以。一般3-5天大部分患者就会恢复正常。

三、做完胃息肉后注意事项?

胃息肉切除术后,要常规禁食24小时。目的主要是观察术后有无迟发性的出血,以及穿孔的可能。对于有大伤口的息肉,在息肉切除后,患者需要禁食半天至一天24小时以后。如果没有特殊的不适可以进食流质,需要观察腹部疼痛和上腹部饱胀的症状,在术后一周左右可以正常饮食。

胃息肉术后的饮食应以容易消化的清淡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以及生冷油腻的饮食,例如抽烟、饮酒、辣椒、坚硬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局部手术后创面的愈合。此外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另外,胃息肉治疗以后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临床的随访、观察,做完息肉以后还要做病因的治疗,要去除病因以后才会减少息肉复发的几率。

如果觉得《胃镜发现息肉切不切 能吃药消除吗(医生说胃息肉也分种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