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批评胤撰乱吃补药 太医看似风光其实不是(悬丝诊脉更是荒唐)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2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康熙批评胤撰乱吃补药,太医看似风光其实不是?悬丝诊脉更是荒唐

纵览华夏五千年,历朝历代君王们,大臣们的政绩史,辉煌史,以及奇闻趣事,种种繁多,虽说很多知识昙花一现,但仍是无法被历史的长河所抹去,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历史迷们,跟着小编一起来看:

御医进宫为皇帝和后妃诊病,不仅待遇高,还会有很隆重的赏赐。 同时,有过进宫当御医的经历,池会对他们大有好处,出去之后,在社 会上令人仰慕和信服,成为专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些进宫的御医 也深受其累,有道不完的苦水。太医,是指封建社会专门为帝王后妃等上层统治阶级医疗服务的医 生。清宫的太医院建于顺治元年,有院长,五品;副院长也叫左院判,六品;御医,八品;下而还有吏目、医士、医生等,从九品,这些人待遇不 一样,但统称为太医,有一百人左右,都是汉人。

给皇帝看病,看起来非常风光。作为一个医生,外界看来肯定是医术高明,不然怎么会被选为太医呢。可是,这些人一旦成为太医,不仅 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时甚至面临生命的威胁。因为这些人不仅仅面临身体一向虚弱,有遗精肾亏之症,再加上风湿等,最后多病复发,六脉 已绝而死。御医杜钟骏著有《德宗请脉记》传世,其中,有很详尽的诊 脉记录:他怎么号脉,怎么与光绪帝对话,怎么和其他御医商量,如何下药等等。从哪里看,光绪帝一定是病逝的。可是,我们通过其他史料 发现,杜钟骏没说实话。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中,记载光 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 舌焦黄”。很明显,屈桂庭说的是实话。因为这种说法在后来的科学检测 中,得到了印证。近年来,有关部门采用原子荧光光度的高科技手段, 对光绪帝的部分发样和部分葬衣进行科学检测,最终得出结论:光绪帝 死于砷中毒,也就是破霜中毒。2008年11月3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 会在北京举行光绪死因研究报告会,正式宣布光绪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 这个笼罩在人们心中的疑团终于被解开。

都说太医看病难,此言不假。比如,明令禁止使用针灸,原因是皇上的龙体外露有失尊严。不能坐着给皇帝诊脉,得跪着诊脉。不能让皇帝伸出舌头看看舌苔,那样有失帝王尊严。不能问皇帝二便如何,那也有失皇帝的威严。尤其是御医们给妃子们看病,更不能触摸妃子们的手腕,以免伤了风化,这样就传出了悬丝诊脉的故事:太医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妃子们的手腕上,另一头放在屋外太医的手里,而负气的妃子们常常把她们那头系在椅子腿上,想考考太医能不能诊出她们的病。实际上系与不系都不能通过丝线切得脉象,太医们在这里走了一个形式,作了一个秀。他们敢给妃子们看病,事先已 经千方百计地通过贿赂妃子们的贴身太监,把病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诊脉,只是在静思默想如何下药而已。这样的御医,你还羡吗?

看到这样一个标题,大家可能感到很奇怪,什么叫“野大夫”呢? 就是那些民间的郎中。慈禧作为一个大独裁者,宫里面聚集了那么多御 医太医,又有专门的太医院伺候她,为什么喜欢民间的野大夫呢?御医们谨小慎微,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何况是喜怒无常的慈禧 呢? 一般来讲,御医们并不愿意一辈子供职于太医院,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我们看《大宅门》的时候,了解到白家老大给王爷 府的格格看病,一摸是喜脉,实话实说了,结果,人家格格没出阁呢, 白家老大吓得赶紧逃离京师,不然会死无葬身之处。宫里的御医更是如 此,不仅需要高超精湛的医术,更需要眼观六路、八面玲珑的处世能力; 否则,就会惹祸上身。所以,慈禧患病,不会对御医抱太大的希望。

慈禧作为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大权独揽,国事纷繁,会经常着急上火,因而,她的身体会有很多毛病,尤其她还是女人,生过孩子,比 男人得病的概率还会大一些。比如,慈禧常年肠胃f和,从年轻的时候 就经常这样。虽然御医们想尽了办法,但是治疗效果始终不佳。给大家 讲个故事,光绪二十六年,慈禧西逃,一路上辛苦就不用说了,再加上 着急上火,她的年事也高了,老毛病犯了。御医诊断:“腹胀、阵发性腹 痛、食欲不振,七八日不解大便,小便黄少,午后发热,口渴喜冷饮, 身上发冷。”可是他们束手无策。慈禧不想用他们,便下令在西安寻找名 医,结果一个叫刘天定的乡下大夫被引见给慈禧看病。诊断过程中,还 闹出笑话,刘天定号脉后想看看舌苔,这完全符合中医的“望闻问切” 之法,可是又是不允许的。所以,太监骂刘天定大胆。幸亏慈禧明智, 为了治病不能不给看。这样,刘天定看到了慈禧真正的病情:“舌质紫红 少津、舌苔干黑且有裂纹”,于是对症下药,当天见效,半夜排黑色干便一次,五更排稀水便一次,次日清晨发热、腹胀减轻,三天后,慈禧 疫愈。

特别是慈禧有难言之隐的时候,尤其不需要御医来诊治,以防消息 外泄。这里我讲一个故事。光绪八年,慈安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慈禧在 宫中已经没有人能够约束她了,她寂寞难耐,于是像皇帝一样招来男宠 厮混,结果怀孕了。怎么办呢? 一个寡妇怀孕,传出去还了得吗?这种 事也不好叫御医来处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慈禧决定不用宫里 的御医。于是,心腹大臣李鸿章向她推荐了江南名医薛福辰。薛福辰是 个精明人,他一想就明白了,一定不是普通之病。他通过给慈禧诊脉, 就更加肯定了,慈禧怀孕了。于是,聪明的薛福辰给慈禧建议用“清瘀 活血,行气通络”之法,必然奏效。慈禧一听,觉得薛福辰明白了她的症状,便同意了他的建议。薛福辰赶忙跑到宫外,亲自配了一服堕胎药让慈禧服下,药到病除。这件事在野史中广为流传,言之凿凿,我觉得 是有可能的。慈禧27岁守寡,后来垂帘听政,大权独揽,宛如皇帝一 般,以她的个性,发生点这样的事也比较正常。当然,慈禧需要宫外名医的最大目的,还是出于对美容养颜的需要。 她认为这些事御医们干不好,有时甚至她喜欢自己亲自动手。

比如炮炼 胭脂,她就是自己亲自挑选玫瑰花瓣,亲自指导如何炮炼等。很显然, 御医们对于她的皮肤保护、面部保养、头发护理、牙齿保健等,未#都 尽如人意。这样,有人给她推荐了苏州名医曹沧洲,曹大夫认为慈禧的 病症,多半源于工作压力太大,心情不好,体内气血阻滞,于是他献给 慈禧两个方子:一是三钱萝卜籽的药汤,通便顺气,调理慈禧的气血阻滞; 二是松仁粽子糖,由多味中药制成,可以清痰润肺,健脑强身,对慈禧体 虚脱发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清爽可口。慈禧接受了曹沧洲的这两个方子效果很好,不仅体内郁积之症得到了缓解,而且面部血色也得到了改善, 达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清朝的帝王,在医学治疗方面大都自以为是,他们甚至可以命令太医,与御医PK,自己开方子。康熙帝就非常自信,他认为自己见多识广,看的书也多,经历的事 也多,所以,往往自以为是。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康熙帝对补药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北方人吃补药没用。当大 臣赫世亨向他进奉补药时,康熙帝说:“我从来不吃补药,我劝你也别吃; 补药对人身体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你吃完补药之后,有什么反应吗?”赫世亨说没有,康熙帝说:“吃补药,就好比那些小人说些奉承的话一样,听着好听实际上一点儿好处也没有。”

康熙帝为此曾严厉批评他的皇八子胤撰,说他没事儿经常吃补药,结果越补越糟。就连赫世亨也是一样,闹了毛病,不用药物,反而用补药,结果 是病上加病,最终还是听了康熙帝的 话,停了补药而吃治病的药。 再比如,康熙四十四年八月,康 熙帝在外出巡,这时宫里传来不好的 消息,苏麻喇姑病重,便血不止。康 熙帝十分着急,他马上指示宫里治疗, 并且亲自开了药方:用药材西伯噶古纳加上白煮鸡汤,掺在一起喝下。但 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对康熙 帝百依百顺的苏麻喇姑这时居然抗旨不遵,坚决不肯吃药。康熙帝没有责怪苏麻喇姑,因为这是她多年的习惯,有病从来不吃药,就这样,这年的九月初七,她走完了余下的人生。

五千年的文化兴衰谁主沉浮,如有不同的意见,请在下方评论区给小编留言。

如果觉得《康熙批评胤撰乱吃补药 太医看似风光其实不是(悬丝诊脉更是荒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