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每天喝绿茶 可以防流感(这样喝茶 小心身体越喝越差)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最近,茶被研究学者“点名”了,它的益处再一次被证实。

事情是这样的——《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

日本福冈女子大学国际人文学院饮食与健康研究的学者,对3327名18~73岁的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照实验,就绿茶饮用频率等生活习惯与流感感染的关系开展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每天喝绿茶比不喝绿茶的人,流感感染的风险明显降低39%。换句话来说,喝绿茶与流感感染风险有显著关系。

但是!!!!

光靠喝茶就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这事儿不靠谱!

近日,一个说法在朋友圈流传:90%的新冠病毒一分钟被茶水杀灭,99.9%的新冠病毒十分钟被茶水杀灭。这一说法是否科学呢?曾完成多个抗新冠病毒药物筛选的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武表示,这只是引用了一项蛋白结合实验得出的初步数据,并不能直接推导出茶水喝进体内还能杀灭新冠病毒的结果。截至目前,没有体外细胞水平上、动物体内实验的抗病毒数据或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剂量关系等完整的循证证据可以证明,光靠喝茶就能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大家仍需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新华社客户端“求证”平台截图

中国人爱喝茶的习惯,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喝茶,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养生方式。

就算说茶是天然的健康饮品,也不为过。那么,茶对我们有什么养生功效?不同体质的人该喝什么茶?

01

茶含有多种有益成分

茶之所以这么养生,是因为它藏着对人体有益的500多种成分。其中,有3种成分最突出:

茶多酚

一杯茶品起来,带有涩味,很可能与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关。

茶多酚的含量为15%~40%,它是可溶性药效成分之一,影响着茶的色、香、味。茶多酚能杀菌消炎、增强人体免疫力。

此外,有研究证明,茶多酚的抗衰老作用是维生素E的18.5倍。

茶多糖

茶多糖在茶叶中约占20%,它属于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茶叶中的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而成。

在医学研究中,茶多糖对血管、血脂有一定的保健效果,是不可忽视的特殊成分。

生物碱

咖啡碱、茶碱、可可碱是茶叶中的生物碱成分,其中,咖啡碱在茶叶的口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茶叶中的咖啡碱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消化。

另一方面,它能让我们的大脑产生兴奋感,起提神的作用。所以说,在晚上最好不要喝太多茶,否则容易失眠。

02

多喝茶不如懂喝茶

茶的种类多不胜数,如绿茶、红茶、普洱茶、大红袍、乌龙茶......每一壶茶都有它独特的养生功效,光是选择就已经眼花缭乱了。

想借助茶养生,第一步要先懂得喝茶。

泡茶的温度

茶放凉了才喝,很容易损失茶水中有营养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维生素C等易氧化的物质。

而喝过烫的茶,会存在烫伤食道黏膜的风险。研究表明,当茶、水的温度超过70℃,食道癌发生率会增加8倍。

从营养学上看,饮用温热适口的茶为宜。圈圈在此建议大家泡茶的水温控制在50℃~60℃之间,不要超过70℃。

喝茶的频次

一天之中,喝茶的时间、次数也有讲究。

早餐后,泡一杯清淡的茶,促进肠胃蠕动;

下午在3点左右冲泡一杯茶,降降肝火;

晚上超过8点半不要再喝茶,否则影响睡眠。

每天喝茶1~2次就足够了,建议每次的茶叶量控制在2~3g左右。

泡茶的杯子

有一些人喜欢用保温杯来泡茶,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保温杯持续的高温,会使茶叶的鞣酸和茶碱过量浸出,加重苦涩味,导致营养成分减少。

大家最好是使用专门的茶具或玻璃杯泡茶最佳,能尽量保留茶叶中的有益成分。

茶叶要及时更换

有人为了省事,常常一把茶叶反复冲泡多次,一泡就一整天。这样不仅影响茶的口感,而且没有营养。

不管是什么茶,都有限定的冲泡次数:

乌龙茶最多泡7次;红茶泡3~4次;绿茶泡2~4次;普洱茶可泡3~5次。

不同的茶换着喝

养生是与时节有关。在不同的季节,应该喝不同的茶,甚至是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也要喝不同的茶,如夏季多喝绿茶。

一年四季只喝一种茶,可能养生的作用比较单一、弱。

如果想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可以试试在清茶中加点枸杞、红枣、玫瑰、陈皮等营养配料。

03

这些情况下,最好“禁茶”

茶过浓

当发现泡好的茶过于浓时,最好不要喝。长期饮用浓茶,对胃、肾、血管等都不好,更要警惕“茶叶型氟中毒”。

此外,孕妇更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不利于胎儿发育。

如果要喝,可在饭后1小时再喝少量的淡茶。

月经期

茶叶中鞣酸浓度高,含量约有50%,它会影响女性在月经期间的铁质吸收,降低铁质的吸收率,对女性健康不利。

醉酒后

如果你有喜欢用茶醒酒的习惯,圈圈劝你不要再这样做了!

醉酒后喝茶会加重心脏负担。加之,茶水利尿,使酒精中的物质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刺激肾脏。

空腹

所谓的“醉茶”现象,大多是空腹状态下喝茶造成的。

由于茶叶含多种生物碱,空腹时喝茶易刺激胃黏膜,使肠道吸收过多生物碱,导致头晕、浑身无力、精神不佳等。

就餐前后

茶叶中的鞣酸,容易与其他食物所含的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凝固物,不利于肠胃消化。

最好在餐前、餐后1小时内“禁茶”。

04

茶虽好,但并非适合每个人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喝茶的种类也会有差异。如果乱喝茶,不仅白白浪费了一些好茶,还对调理身体起不到一分一毫的作用。

中医根据不同人的外在特征,划分了几种不同的体质,而不同的体质搭配了不同的茶。

大家收下这张“喝茶体质对照表”,快看看自己适合喝什么茶吧!

气虚质:容易疲惫

红茶、黄芪党参茶等,可调理气虚,增加抵抗力。

阳虚质:四肢怕冷

乌龙茶、普洱茶能暖胃、驱寒补阳,长期喝脸色变得红润。

阴虚质:口干舌燥

多喝黄茶、白茶,补充身体的水分,滋阴润燥。

湿热质:口臭长痘

铁观音、花茶可帮助缓解口臭,促进排便,清热祛湿。

痰湿质:肥胖有痰

乌龙茶、黑茶、柑普茶等,起健脾化痰、祛湿的功效。

血瘀质:脸色暗黄

绿茶、红茶、黑茶,帮助活血化瘀,女性可多喝。

气郁质:阴晴不定

菊花茶、玫瑰花茶等各类花茶可疏肝解郁,帮助安神。

以下人群不宜喝茶:

① 失眠者:茶叶的咖啡碱引起神经兴奋,失眠者别喝;

② 胃溃疡者:咖啡碱会刺激胃酸分泌,影响溃疡愈合;

③ 便秘者:茶叶的鞣酸有收敛作用,可能加重便秘;

④ 正在服药者:鞣酸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吸收;

⑤ 患有结石疾病者:茶叶中含有草酸,容易加重病情;

⑥ 儿童、孕妇:鞣酸影响孩子的发育,阻碍营养吸收。

来源:新华社、健康圈

本期小编:银河

投稿:小北欢迎各位有才华的伙伴投稿,有很丰厚的稿酬呦~关注微信公众号北疆女声,回复关键词【投稿】,了解更多。

如果觉得《每天喝绿茶 可以防流感(这样喝茶 小心身体越喝越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