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瓶身带“这个记号”的白酒 都是勾兑的酒精酒(包装再好也不要)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酒,在中国的历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这点上能和中国相比。

放眼所有喝酒的国家。

欧洲人喜欢喝啤酒、俄罗斯人沉迷于伏特加,威士忌又征服了美国人。

但中国的白酒文化远比它们更加深厚,更“掷地有声”。

这么说可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用一杯烈酒在易水边送别刺秦勇士荆轲;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时,关羽更是有“温酒斩华雄”的壮举;

而盛唐时期的李白一首“花间一壶酒”流芳千代百世。

外国一条流水线一分钟出产几百瓶酒!

如今科技发展进步快,酿造工艺也有了改变。

国外耗资千亿打造的“乐堡超级工厂”。

一条流水线一分钟就能生产百瓶成品,一天消耗千百吨粮食,产量高的惊人。

反观中国,酿造工艺相对传统。

中国大部分的酿造工艺仍是人工完成的。

以我们的科技水平也能很轻松的实现生产工业化,但仍不计成本用更佳昂贵的人工,这正是中国白酒能在世界酒史上历久弥新的原因。

现在对于生产效率的追求导致产品高度同质化。

冰冷的机器永远也加工不出有温度的产品,只有在优秀的酒师傅“呕心沥血”的辛勤下,才能酿造出中国特有的“瑰宝”。

中国的白酒外国人就是酿不出来,这就是文化自信。

中国白酒的“灯下黑”!

可就算中国的酒文化这么璀璨,但有光的地方就有”灯下黑”。

以前要挑白酒无非是看看价钱,因为都是纯粮酒,现在买白酒生怕买到勾兑的酒精酒。这种酒喝了会头疼、呕吐,不仅影响第二工作,也对健康无益。

有的商家为了图便宜,不顾中国白酒长年累月集赞出来的市场信任,往纯粮酒里勾兑食用酒精。

更有甚者用工业酒来勾兑白酒,饮用后出现失明和死亡的案例也在不在少数,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健康。

勾兑酒不止出现在便宜的白酒上。

上千的大牌白酒也有被查出“翻车”的时候!

要遏制勾兑酒泛滥就注意辨别,瓶身上如果带有“这个记号”,都是酒精勾兑酒。

产品生产编号是辨别白酒的“有力武器”,它能区别白酒的酿造工艺,而工艺能看出这款酒是不是勾兑酒。

这里要着重注意“GB/T20822”。

这个编号是固液法白酒,其酿造工程是由纯粮酒勾兑食用酒精,经过一定比例的调配产出的白酒,也就俗称的勾兑酒。

市面上畅销的的牛栏山陈酿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勾兑酒。

那有的朋友就要问了,为什么勾兑酒有这么多不好,却依旧能畅销,牛栏山陈酿也能在市场“独占鳌头”呢?

价格因素:勾兑酒的成本低,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便宜,像牛栏山陈酿,一瓶只有十几块钱。

口感:因为能进行勾兑,口感的可调控性比较强,口感说得过去。

包装:有的酒不卖酒,卖的就是包装的新奇。

其实价格亲民的纯粮酒也不在少数,因为宣传不到位导致鲜为人知,而且白酒的市场份额在这里摆着,消费人群就那么多,买了勾兑酒就不会再买纯粮酒了。

在这里分享2款纯粮酒,价格亲民、好喝不上头,送人也有面子。

第一款:君中元私藏酒

优级酱香酒,酿作人是曾传政(故),师从茅台集团“荣誉厂长”李兴发。

这款酒散发着老一代手艺人的匠心,为了让大众喝到价格亲民的纯粮好酒,一门心思都放在提升酒质上,从而在宣传上“力不从心”。

“内在”采用传统坤沙工艺,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方才成酒。

“外在”包装大气内敛,不失风度。

酒体微微泛黄、透亮无杂质,酒花丰富持久,不易消散。

酒香浓郁,酱香味格外突出,细闻还能闻出淡淡的窖香味。

细品一口,绵长顺滑,丰富的酱香瞬间遍布口腔,香后回甜,一丝甜味冲淡了辛辣,喝起来更柔顺。下肚不烧心,回味无穷。

虽然这款酒因为宣传不佳而没能走进大众的视野,但却被老酒友们成箱囤货。

第二款:五粮春45度

浓香型白酒,五粮液旗下的一款中高端酒,包装比较简单,但“母家”名气大。

采用富含矿物质的古河道水,5种粮食作为原材料,窖藏选用百年老窖,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相结合,被不少酒友青睐。

酒花丰富不易消散,挂杯明显。

酒香粮食香味明显,留香时间长。

入口绵柔,口感很好。最大的特点是甜、清甜爽口,不上头。

作为平价亲民酒的代表之一,也是不少酒友的“口粮酒”。

如果觉得《瓶身带“这个记号”的白酒 都是勾兑的酒精酒(包装再好也不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