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台举(四川中医师受邀演讲)

2023-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3月9日~10日,由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医师公会主办的“2019第89届国医节第11届台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在台大医院举行,来自世界17国的2100多名中医界人士参会,共同讨论中医药的应用及发展。曾获得“我心目中的名医(中医科)”称号的四川仁寿县中医师周礼伯受邀带团出席活动并以“多病同辨、多因齐治”的中医治病方法作演讲交流。

周礼伯认为,中医学拥有“多因逻辑”,中医师根据中医学的“多因逻辑”能够指导使用“多病同辨、圆通平衡、多因齐治” 的中医治病方法去整体治疗全身“多系统、多脏腑病变”,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在论坛上,台湾慈济大学中医学系主任宜信博导表示,中国台湾实行“全民健保”,现在已经复盖99.7%以上的人群,完善了健保体系。中国台湾中医界人士断呼吁和持续努地发挥中医特色,使中医药逐渐被政府认可和民众接受。

宜信主任介绍,中国台湾在30多前就开始很少输液打针,这促进民众广泛地使用中医药。免煎药颗粒药用得多,饮片药用得少,但这些免煎中药、浓缩中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治疗多系统复杂疾病是能满足使用的,“由于自采中药的中医很少,可能对中医发展和中医的治病特色方面是有遗憾的,值得思索。 ”

此外,中国台湾鼓励发展私人诊所,基层诊所众多,诊所执业医师多来自大型医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患者对基层医师信任度高,病患凭健保卡自由选择到就近诊所进诊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分级诊疗,分解了门诊拥挤;对慢性病患者允许开付一个月的药量,减少了门诊量。值得大陆借鉴。”周礼伯说。

中医人才方面,中国台湾对医学生的选拔很严格,每规定录取人数,招收优秀的学生。 在中国台湾卫福部的领导下,以林宜信教授为首的慈济大学班底对“临床医学暨专科教育”进卓有远见的变革,把培养现代化中医师作为目标,专业课程包括:中医及西医基础与临床医学生的课程,及二年至三中医及西医的临床见习;毕业后,更须接受二一般医训练,才能自己开业,担任负责医师。这一系措施,使中国台湾中医师的水平有保证。

医术之外,“仁心”也是培养中医师的重要方面。慈济大学 “学士后中医学系”以“慈、悲、喜、舍”为校训,培养学生要有济世美德、做人至德、上善若水及其对患者从治病到临终的关怀精神。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如果觉得《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台举(四川中医师受邀演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