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带您了解传统养疗食品——米面食品篇

2023-06-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传统养疗食品是指具有食养或食疗作用的传统食品,古代传统养疗食品种类繁多,大致分为鲜汁、茶饮、羹汤、粥食、米面食品、菜肴等。传统养疗食品的优点有三:其一,改变了食物的性状、口感;其二,通过加工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其三,利用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食物某方面的功效或扩大食物的作用范围。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米面食品。

米面食品的特点是质地大多柔软,容易消化,利于吸收;以谷类食物为主,具有补脾胃的功效,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

来看几种健脾和胃的主食——

藕粉糕(《本草纲目拾遗》)

【原料】藕粉2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上述食物放入盆中,加水调匀,放入蒸屉的纱布上,铺好,蒸熟切成小块。

【功效】补脾胃,养胃生津,补虚止血

【按语】本品名为后补。藕粉乃藕之淀粉制品,可益血止血、调中开胃。《本草纲目拾遗》载“藕粉,大能和营卫生津”,可治虚损失血、泻痢食少等症,糯米补益脾胃、涩肠缩尿,二者磨粉作糕,更益脾胃,适用于少食或吐血、便血等症。

【注意】本品性质比较黏滞,脾胃虚弱者少食。

重阳糕(《清嘉录》)

【原料】糯米粉200克,粳米粉200克,赤小豆100克,白糖、红绿果脯、红糖、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先将红绿果脯切成丝,备用;将赤小豆、1/4白糖、豆油制成豆沙,备用。粳米粉拌入红糖,加水适量,搅成糊状。将其余的粉拌上3/4白糖,加适量水后,搅合拌匀。取糕屉,铺上清洁湿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地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1/2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蒸汽透出面粉时,把糊状粉浆均匀地铺在上面,撒上红绿果脯丝,再继续蒸至糕熟,即可离火。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块状。

【功效】健脾和胃

【按语】重阳糕因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食用而得名,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糕点。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度其用意,大抵是以食稿代替登高(糕)。糯米甘温,粳米甘平,二物皆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赤小豆味甘、性平,利水消肿退黄,清热解毒消痈;红、白糖健脾益胃,兼以调味。以红绿果脯点缀,使重阳糕在外观上色彩丰富,可以增添食欲,味道香甜可口,老少咸宜。

【注意】本品甘甜滋腻,故素体痰湿及肥胖者慎食。

萝卜糕(《醒园录》)

【原料】白萝卜500克,糯米500克,胡椒面、葱花、盐各适量

【制作】糯米洗净,加冷水浸泡一宿,碾成米粉备用;将白萝卜刮去粗皮,擦成细丝;下热油锅略炒,再加胡椒面、葱花、盐各少许同炒。待萝卜丝炒至半熟,捞起晾凉,拌入米粉,加凉开水调匀,上笼屉蒸熟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积

【按语】方中白萝卜味辛、甘,性平,入脾、胃经,可下气宽中,消食化积,宁源在《食鉴本草》云其“利五脏,宽胸膈,消食下气,利大小便。大者坚而宜食,食之化痰消谷”。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二者相配,共奏健脾益胃、消食化积之功。本方口感松软,性质温和,容易消化,脾胃虚寒及易患消化不良之人可经常食用。

【注意】服人参期间,不宜食用本品

羊肉馄饨(《外台秘要》)

【原料】羊肉200克,荷叶1张,馄饨皮300克,橘皮末、姜、椒、食盐、酱各适量

【制作】将羊肉剁烂,用荷叶裹定,放入锅中蒸熟,取出后加椒、盐、葱、姜、酱、橘皮末等调和做馅,包入馄饨皮内,煮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温中散寒

【按语】原方有白石英,已去。方中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肾经,功似人参,区别是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功可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得橘皮末、葱、姜等行气温里之品以助之,制成馄饨,补益之力增强,功可健脾益气、补虚祛寒。本品适用于体弱虚寒者及老年人日常食用。

【注意】本品性质温热,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

如果觉得《带您了解传统养疗食品——米面食品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