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粮食价格受舆论影响下降 农民难以接受(后期粮价会上升吗)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2021年9月,山东的玉米深加工厂突然下调了玉米的收购价格。这一行为给当地的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下调价格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一共下降了40元。但当地民众很难接受现实情况。

其他地区的民众一开始还处于观望的状态,认为玉米的收购价格只是个别地区出现了调整,对全国的玉米价格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哪知道情况突然发生改变,东北主要的玉米粮食囤积户在没有预谋的情况下抛售了玉米,导致市场上的玉米货存量泛滥。

某些媒体记者闻讯而动,撰写了一条又一条新闻。向民众表示:玉米低价期到来。东北粮食主体开始销售玉米,今年的粮食市场波动较大,新上市的玉米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各地农民得知消息后,无一不害怕。要知道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事关农民的收入。如果玉米市场行情大幅度下降,这就意味着农民的利润来源会减半。而且情况来得突然,农民根本就没办法预测市场的走向。到底要不要抛售玉米?成了很多农民心中的疑问。

那么为什么东北玉米囤积大户会有自杀式抛售粮食的行为呢?让我们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吧。

愿意收购玉米的人越来越少,囤积户只能将玉米抛售

疫情还未结束,各地流通量不大,愿意做粮食生意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东北市场出现了无人收购的情况,导致东北粮食市场一直处于饱和的状态。囤积粮食的个体户看不到前景,为了避免带来更大的损失,只能先将手中的库存粮抛售。

囤积粮食太久,商户为了资金回笼,将粮食抛售

粮食长时间不出售,囤积粮食的商户手中是很少有资金来源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无法继续囤积粮食了。所以就找合适的机会,把手中的存货出掉。在没有抛售玉米之前,玉米的价格还是可观的。

新玉米上市,旧玉米销售的时间越来越少

新玉米成熟市场上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是销售旧玉米的,一部分是销售新玉米的。新玉米和旧玉米相比,价格自然会更加昂贵,占用的市场空间也会更大。粮食囤积大户为了赚得更多的利润,就会在新玉米上市之前,把手中的存货给卖掉。

贸易商之间没有信任,扰乱市场,借此赚得高昂的价格

粮食市场的走向离不开资本家的推动,很多贸易商一直在等待玉米的最高价。为了抬高玉米的价格,贸易商之间就相互约定,暂时不出售玉米。等玉米的货存量减少到了一定的地步,再把手中的货量留放到市场上。

这样的话玉米的价格就会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急缺货物时,价格还会出现小幅度地上升。贸易商就可以凭此大赚一笔,获得更高的利润。

然而很多贸易商不讲信用,嘴上说不卖玉米,背地里却暗箱操作,把手中的货存量流通到市场上。以至于市场的玉米货存量越来越大,玉米的价格也越来越低。

总结:

当下玉米行情确实不稳定,但是粮食市场的背后有国家的调控,粮食价格的走向应该不会太低。如果玉米的价格跌破了底价,那么国家会出手调控。

有关资本问题需要值得警惕,贸易商不应该贸然囤货,也不应该贸然出售大部分的存货。所有的过激行为都会对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到时候带来的损失一定会超过大家的想象。

当然农民对玉米的价格也不要感到过于悲观,市场对新玉米的关注度比较高,新玉米的价格走向应该会高很多。具体的情况还得等上市之后才知道,大家不要过于着急。千万不要抛售,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市场的形势将很难扭转。

如果觉得《粮食价格受舆论影响下降 农民难以接受(后期粮价会上升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