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预防老人被保健品骗局蒙蔽(除了不领免费礼品外还需注意一点)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细心地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周边有很多老年人每天都很忙碌。他们不是去上班也不是去跳广场舞,而是坐车四处赶场参加一些保健产品从业者们组织的会销和器材免费体验活动。如果是单纯的免费体验,恐怕绝大部分老人都没有兴趣参加,与其四处奔波不如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在小区和街坊们晒太阳聊天。唯一吸引大家的是商家们提供的礼品,通常是老花镜,几个鸡蛋或者一斤大米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包括我的母亲在内的很多老年人都被这点小利所吸引,拖着不太灵便的腿脚去听课以便拿到赠品。

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卖保健品和保健器材的商家可没有好心到给社区老人做慈善发福利,他们是来赚钱的。欲要取之必先予之,不给点小礼品怎么聚拢人气。等到人气足够了,他们会逐步减少赠品的价值和数量,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又能继续维持客户关系。人是拉来了,怎么赚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在给老人提供免费理疗的同时还有人讲课,主要是宣传他们的保健品和器材。大家是冲着东西来的,一开始自然不会太当回事儿,只想早早结束好拿着鸡蛋大米回家去。可是架不住天天讲课洗脑啊,时间一久,效果就显现了:出于安慰剂作用,一些老人碰巧觉得身体有些舒适就认为是理疗起作用了。于是有人花成千上万的高价买了成本几十块的保健品或者理疗仪。

其实单纯的授课并不能说服老人们,因为大家都知道老人都节俭,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要不怎么会为了几个鸡蛋就像上班打卡一样到处参加保健品活动。真正抓住老人心扉的的是保健品销售人员的甜言蜜语。

我们家附近就有这么一家体验馆,几个年轻小伙子整天西装革履白衬衣,将年纪都可以做自己奶奶的老年人叫成阿姨。给她们量血压,陪她们聊家常,那种客气和礼貌是很多老年人一辈子都没体验过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久而久之,什么样的心理戒备都会随着时间和耐心而消散的。

感情牌是这群人最拿手的,经过这一番操作,很多老人被感动了。她们心疼这几个年轻人,自家做了好吃的,也不忘给他们捎点,这种相互间的关怀是亲人间所没有的。因为越亲的人之间的心理安全度越高,容忍度也高,因此反而过于随便,子女们往往忽视了老人的心理感受,使他们无法明显感受到亲情的温馨。倒是这几个年轻的骗子真正懂得人性,他们以此为楔子打开了售卖保健品和理疗仪的市场。不过我们小区的居民经济状况一般,大都是去免费体验拿赠品的,就算被洗脑了也大都拿不出钱来买。结果三个月后饿跑了俩销售,还剩一个硬撑着。尽管有老人送好吃的,但是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少有进项。如果拿不到高额提成,这样的日子没奔头,不知道他过了年还能回来不。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希望他不要回来了,年纪轻轻做点什么不好啊,非得吃这碗黑心饭。

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下,预防老年人中保健品和保健器材骗局需要注意这两点:

要时常告诫家中父母,免费的赠品不要,无利不起早,人家平白给你东西还伺候你,凭什么?还不是图你的钱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说保健品是药能治病的都是骗子,是违法的。

除了给父母打预防针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平时是否关心老人的生活,一旦发现苗头应当及时止损。止损不是和老人理论,因为老人被洗脑之后可能会有逆反情绪,有时候人在意识到自己犯错的情况下依然会继续犯错,因为我们都要面子,有些死要面子的人是决不会承认自己错了的。因此最好的办法直接找到商家,跟他们说清楚,如果继续忽悠自己的父母就去食药监局告他们。你放心,一说食药监局他们就蔫了,基层保健品销售大都靠虚假宣传保健食品的属性为药物来欺骗消费者。他们要是很杠,那么你可以去相关部门投诉,基本上这个行业绝大部分从业者都存在手续不全或者虚假宣传的问题,一告一个准。

说到底,预防老年人被保健品骗局洗劫的最佳方案是关爱他们并做好保健品知识科普。

如果觉得《如何预防老人被保健品骗局蒙蔽(除了不领免费礼品外还需注意一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