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农牧民畜禽养殖防灾救灾知识

2023-06-12 分类:养生资讯

一是核查灾情,储备物资。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受灾养殖场(户)核实灾情,统计畜牧业受灾情况,为灾后生产自救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采购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确保及时、果断处置突发疫情。

二是开展技术指导,落实灾后生产自救措施。督促指导养殖场户开展灾后生产自救,迅速修复圈舍、及时填槽补栏、畜禽适时出栏、母猪适时配种,同时加强科学饲养管理,做好畜禽保健工作,禁喂霉烂饲料。

三是强化消毒灭源工作。及时指导养殖场(户)清除畜禽圈舍及周边溺死的动物尸体,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的措施,及时下发消毒药,指导畜禽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搞好消毒灭源工作。

四是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灾后容易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指导养殖户应积极主动对畜禽开展免疫。

五是加强灾后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强化重点水淹地区养殖场(户)的疫情监测巡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重点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置。确保灾后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六是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力度,严禁灾后淹死、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出栏、屠宰、销售,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雪灾后的畜牧业自救主要通过:消毒、接种、防疫病做起。 大灾之后防大疫。昨日,畜牧兽医局专家指出,在严寒季节,某些病毒性疾病爆发的可能性增加,养猪场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强化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蓝耳病、口蹄疫等疫病的防控。

猪栏舍要经常消毒,常用20%的石灰乳剂消毒,也可用其他有效消毒药品消毒,药液应现配现用。栏舍常规消毒要定期进行,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7天1次。专业户(场)应在大门、人畜通道出入口设消毒池或铺垫消毒地毯,消毒地毯要及时更换。外来人员出入、车辆进出必须严格消毒。

冬春禽的抵抗力下降,可定期有针对性地投喂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鸡群易患传染性支气管炎、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养殖户应适时接种疫苗或菌苗,同时定期做好家禽的饮水消毒、带禽喷雾消毒等日常保健工作。

在晴天,把牛放出晒太阳,同时刷拭牛体,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发生,促进牛的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来源:科尔沁区农牧局

原标题:《农牧民畜禽养殖防灾救灾知识》

如果觉得《农牧民畜禽养殖防灾救灾知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