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传统节日习俗塑造青年健康社会心态

2023-06-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青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塑造青年健康的社会心态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当前,在复杂的文化交融及多元化的价值观影响下,青年的社会心态出现了新的特点和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加强探索和创新,形成青年社会心态教育的合力,引导青年朝着健康的社会心态方向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包含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个性,对于塑造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具有明显的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风民俗逐渐减少或被人遗忘,而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依然得以保留,并在当下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如今重视过传统节日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它注重人际交往,让我们重新找回身份认同,找到心灵上的温暖依靠,也有利于促进青年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

青年社会心态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目前我国青年的社会心态总体上能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青年的社会心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少青年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缺乏被认可的能力;他们渴望能够融入开放包容的社会,但内心又具有“社交屏障”,不愿和他人交往,在理想信仰和物质追求之间陷入了选择迷茫。

上述青年社会心态的问题集中体现于青年“丧文化”的流行。“丧文化”是当代社会悄然兴起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它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形式重新进行意义改写,反映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负面问题。社会心态具有社会“晴雨表”的功能,“丧文化”现象的流行折射出深刻社会变革中青年群体真实的生存样貌,也呈现了经济社会大转型和大调整时期青年群体复杂多样的社会心态。众多消极的社会心态是对当下客观社会现实问题的直接反映,阻碍了青年的健康成长。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从传统节日习俗的角度开展工作的创新,重视加强对青年社会心态的疏导和引导,对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社会心态有重要作用。

传统节日习俗建构青年文化模式

在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内容。传统节日习俗这种加强亲友联系、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能够让青年的行为在活动参与中受到引导。透过传统节日习俗,青年可以看到人们在重视亲族邻里关系的过程中主张和亲睦族、礼尚往来的心理。在节日的你来我往中,最常见的交往方式是送礼和宴客,以此来加强亲友联系,放松心情,排解情绪,增进彼此感情。通过每年几次节日的相互送礼和宴请,平常因种种原因淡化了的人际关系在这些时候得到恢复和调整,从而强化了亲友间的凝聚力,有利于青年建构重视人际交往的文化模式。

传统节日习俗会对人们的心理起作用,并且不同的传统节日习俗起作用的形式不同,由此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心理与行为出现的场合,就会有“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的“框子”相伴左右,它不仅会影响青年看问题的方式、欣赏艺术的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还影响青年对社会事件如何做出评价与表达态度。

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是文化起作用的外部依据,因此传统节日习俗文化自身是不能够“单纯”起作用的,它需要社会生活为其提供发挥作用的“载体”,并且需要具备“开放性”“丰富性”和“空间性”等特征。在构成传统节日习俗文化载体上,归根到底是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主体或者说身体这个载体对其他文化载体的“保护”或“反叛”。随着文化的变迁,传统节日习俗文化赖以起作用的载体将十分丰富,它以物质、语言文字、身体官能为基本形态的载体,有变化无穷的表现,塑造独特的文化模式,从而影响着青年的社会心态。

以文化模式塑造青年健康社会心态

人们有时将文化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属于精英文化,在社会心理中起主导作用。与此相反,俗文化一般比较粗糙、素朴,富于情境、感性色彩,它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戏剧民歌等上面。传统节日习俗属于俗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行为在青年群体中进行自发性传播,发挥它在青年中的教化、维系和调节等功能。

传统节日习俗是一种带有群体普遍性的行为和心态,它往往产生于自发,具有非强制的规范性。它与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是由国家强行规定和强制执行,而是依靠习惯、传统、信念等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约定俗成。传统节日习俗的非强制规范性对于青年的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还要广泛深入,它对青年行动的支配,有时连法律也做不到,如岁时节庆的到来会激发青年回老家团圆的愿望,形成家庭和睦的社会氛围。

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发挥传统节日习俗的社会心理正功能,建构优秀的青年文化模式,改善人际交往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努力构建一个温馨和有序的社会。为此,我们需要多方重视,形成以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模式维护青年心理健康的主体合力,塑造青年健康社会心态。

一是政府部门要在制度层面重视传统节日习俗传承,关心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发挥传统节日习俗对青年社会心态教育的作用。二是学校要重视传统节日习俗教育,使之进教材、进课堂,建立集案例分析、优秀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经典理论、法律法规、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社会心态教育体系,把握青年社会心态塑造的关键时期。三是家庭要开展常态化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引导青年重视过传统节日,使青年潜移默化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在参与节日习俗活动中养成理性倾诉、自我调节、重视亲情的良好习惯。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的不断发展与人口的快速流动,青年在社会生活上所面临的挑战会比以往更多,社会心态问题也会更突出。我们要通力合作,让青年在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中逐步形成优秀的文化模式,以积极进取、戒骄戒躁、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迈向美好的未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闽台传统节日习俗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15CSH05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郭荣茂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如果觉得《传统节日习俗塑造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