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肾功能不好的人 怎样补充蛋白质(吃肉还是吃豆腐)

2023-06-13 分类:养生资讯

#百里挑一#

咱们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但是,如果肾功能不好,饮食结构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摄入蛋白质后,经过消化吸收,会产生代谢产物,再经过肾脏过滤和排泄。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通常建议采用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哪些能吃?哪些要限制?补充蛋白质,应该吃肉还是吃豆腐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医学界,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补充蛋白质的问题,是不断加深认识的。较早的时候,曾经主张对于存在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大量补充蛋白质;理由很简单,丢失太多,应该及时补充。但是,临床观察却发现,患者的尿蛋白漏出量,会随着蛋白质摄入增多而增加。因为,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导致肾脏的高滤过状态,这样,就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低蛋白饮食,能够降低慢性肾病患者的尿素氮水平,减轻蛋白尿,还可以降低高磷血症或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这样,就会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而且,很多学者认为,应该按肾功能状态,逐步限制蛋白质摄入。同时,将瘦肉、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列为优质蛋白。直到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才发现,某些植物蛋白,氨基酸成分与动物蛋白基本一致,因此,也属于优质蛋白,其中的代表是大豆制品。

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控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通常,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在每分钟60毫升以上,只需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不用考虑其他食物禁忌;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60毫升时,肾脏滤过能力下降,会导致水钠潴留、血磷升高,以及肌酐、尿素氮、尿酸等代谢废物的蓄积,这时候,就需要采用低蛋白饮食。因为,磷及代谢废物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

咱们人类摄取蛋白质,主要是为了获取氨基酸,而且,有些氨基酸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需通过食物获取,这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如果某部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比例与人体的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接近,就称为优质蛋白。大豆的特点,是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很高,因此,也属于优质蛋白,而且,大豆蛋白很容易消化,比如,豆腐的蛋白质消化率可以达到93%。此外,大豆蛋白,磷的含量较低,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就不用担心引起高磷血症。所以,对肾不好的人来说,吃豆比吃肉更安全。

近年来,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都证实,大豆制品等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与动物来源的蛋白质相比,没有增加尿蛋白的排泄量,而且,对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有。大豆蛋白,还可以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血脂状况,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通过抗氧化及抗自由基的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多健康收益。

肾功能不好的人,总体而言,还是需要根据身体的具体状态,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就是说,不能放开吃。比如,35克瘦肉,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换算为90克豆腐,或者400克豆浆。如果在饮食安排中,适量减少瘦肉或牛奶的摄入量,增加豆制品,有助于消化,也能满足蛋白质的补充需要。对于晚期肾病患者,应该咨询专业营养师,按照化验和检查结果,进行计算。然后,依照专业意见,对比食物的成分表,仔细安排食物蛋白质品种及摄入量。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如果觉得《肾功能不好的人 怎样补充蛋白质(吃肉还是吃豆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