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北京人到底去哪儿吃早点(我带您找找)

2023-06-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跟您说实话吧,我也找呢。

怎么这么说呢,北京的早点大体上可以说有三个阶段。

哪三个阶段呢?

撂地摊儿,小吃店,连锁经营。

我们小时候住胡同的时候,甚至是很多老楼区的早点,都是撂地摊儿。

也就是一辆三轮车,拉着炉子,面案。

炸油条油饼。

兼卖豆浆,豆腐脑。

那时候没有什么小笼包啊炸糕什么的。

都是清一色的油饼油条。

胡同里的老年人又钟爱油饼。

我一直都不知道油饼和油条有什么区别。

听到老人说爱吃油饼的时候,总会想起郭德纲的那句梗。

“烙饼裹着馒头,就着米饭的那么吃。”

这不全是主食吗?

看人家老人也有的说啊,是主食不假,那你为什么还要今天吃米饭,明天吃面条啊。

要是说主食都一样,你就别换了呗。

后来特意和一个卖油条的聊过,他说,这个油条啊,没有脆的地方。

油饼呢,因为薄厚不一样,所以,就有薄的地方像是排叉儿那样脆的地方。

所以,和油条的厚实吃着感觉不一样。

呵呵,看来是只有真正喜欢的才会有此感觉。

那时候,基本都是拿着盆,打豆浆,豆腐脑。

买油条油饼回家吃。

家里一般有六必居的酱菜,或者是水疙瘩切好的咸菜。

喝着豆浆,吃着油饼,就着咸菜。

这是早先北京胡同里的早点。

后来,外来人口多了以后,各地的早点都来到了北京。

就包括小笼包。

现在的小笼包满大街都是。

开始的时候,也是地摊儿。

摞的一摞一摞的小笼屉。

一直在蜂窝煤炉子上煨着,随时吃随时是热的。

这样的地摊儿一般都有馄饨和豆腐脑。

这馄饨在北京和南方的也不一样了。

据说是进京以后改良了。

为了适应北方人的口味。

人家南方的都是清淡的清汤馄饨。

而到了北京以后就变成了酱油色的混汤馄饨。

这豆腐脑也一样啊,我看到很多南方朋友都是放糖吃的。

北京人还真的没有这么吃的。

都是习惯的放那个卤。

还有一种是清真的早点。

一般有烧饼夹肉,是夹牛肉哦。

羊杂汤。

也卖油饼。一般清真的没有油条。

只是一个习惯,不知有没有什么讲究。

反正吃了这么多,没见到清真早点卖油条的。

顺便说一句,北京的清真回教的同志们很是讲究。

好多又是小店,店主就挨那坐着呢。

您千万别弄汉民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猪肉的东西进去。

要挨说的。

我就看到过一个游客端着猪肉的方便面,火腿肠进门。

让店主给堵出去了。

清真的烧饼夹油饼叫做大套。

吃过吗?呵呵,还是主食夹主食。

有意思吧。

汉民的老北京烧饼是芝麻烧饼夹红烧肉。

啊,这可解馋了。

应该是受了肉夹馍的影响吧。

以前老北京的烧饼都夹猪头肉,肘子。

后来也开始有红烧肉了。

人家西安的肉夹馍是白馍,北京的就是芝麻烧饼。

说到烧饼夹肉,不得不提的是“驴火”

也就是河北的特色驴肉火烧。

这一吃食在北京也颇有一席之地的。

不知从何年开始进京。

反正在北京有无数的“驴火店”。

因为它的物美价廉,所以,不管是胡同平民,还是在写字楼CBD。

都能寻觅到他的影子。

“驴火”有两种风格。

保定的是死面的白火烧,而河间的是酥皮的油火烧。

保定的是夹热的驴肉,河间的是夹凉的成品驴肉。

反正他们的驴肉都比较好吃。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

反正龙肉是没有希望吃了,就吃点驴肉养生吧。

关键是解馋啊。

开头的问话是吃嘛早点,就是一位天津朋友问我的。

他还撇着嘴说:“你们北京人真的那么口味重吗?早上炒肝,中午卤煮。包子还得是猪肉大葱的。”

我问他:“帅哥,您不是相声听多了吧,离北京这么近,你来看看不就完了。”

这又是郭德纲对北京早点的“诋毁”

说的是于谦的老爷子,一天到晚就吃肠子了。

其实,炒肝这种东西,北京人不是天天吃。

谁天天吃下水啊。

那也就是偶尔吃一两次。

炒肝包子,一般也不会早上吃。

都是中午吃。

不知什么时候,被讹传为早点了。

还有一个被称为重口味的,豆汁儿。

这东西被外面的人传的神乎其神。

还有人说,北京人不喝豆汁就过不去。

没有豆汁就上不了班儿。

这也太邪乎了。

其实,这豆汁儿在北京人的眼里也就是一个早点的饮品。

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我作为一名北京人,喜欢豆汁是不假。

但是,一个月也就是喝一两次。

如果说住在老市区的老人,天天喝还是有可能的。

越往后的年轻人越是没有什么兴趣。

人家都喝奶茶咖啡。

谁跟一个发酵了的豆浆较劲呢?

所以,在北京,不喝豆汁儿的大有人在。

一个老式传承下来的东西,以后谁还会在意他的存在与否呢。

我们北京人也犯不着为这一个饮品背上守旧的包袱。

我们其实很怀念这个可以在外面吃早点的时代。

一边吃一边还可以看看周边的人和事。

可是,随着雾霾的出现,环境的治理。

这种路边摊没有了。

早点逐渐的进入了店铺。

开始是很多饭店兼营早点。

后来又开始有早点铺。

专营早点。

反正,再想寻找路边的炸油饼,是没有了。

天津的朋友还挤兑我,说北京的煎饼太难吃了。

我说,我也找好吃的煎饼呢。

这真的不假。

原来在胡同口有北京人出摊儿的煎饼摊儿。

不像现在是流动的车。

北京人出摊讲究摆摊儿。

让人一看就是固定的。

煎饼也是很像天津的风味。

那时候还有裹油条的,一般是和早点摊挨着。

油条现炸出来的,裹在煎饼里面。

刷的酱我印象很深的是有酱豆腐。

现在的煎饼都不知是哪里的口味了。

很多标着山东大煎饼,仔细想,我觉得山东煎饼也不是这个口味吧。

裹油条不多见了,大多是冒着油的薄脆。

难怪天津人会挤兑我们的煎饼。

和人家的真的没有办法比。

记忆中只有友谊医院旁边还保留着一个白头发老爷爷的煎饼摊儿。

他是自己炸的薄脆,很硬。

煎饼里还放花生米,牙口不好的人慎用。

我奶奶就说,他家的煎饼味道不错,就是比人家天津的硬。

是呀,他放了那么多花生米能不硬嘛。

北京的早点最后都开始了连锁经营。

随着疏解整治,环境的治理。

小店再也没有实力生存下去。

越来越多的被连锁替代。

北京人也就开始习惯了进连锁吃早点。

比如庆丰包子。

把北京人爱吃的包子炒肝做成了连锁。

比如馄饨侯,也开始了连锁经营。

比如护国寺小吃,遍布京城的各个角落。

这些连锁实力强,卫生好。

但是味道可能是流水线作业的缘故吧,使得其有些许的变化。

老一辈的人吃着觉得味道不对。

而年轻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人家以为他原本可能就是这个味道呢。

时间慢慢流逝,记忆总是会变。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也在找我们最初的味道。

还剩多少呢?

您愿意和我一起找吗?

如果觉得《北京人到底去哪儿吃早点(我带您找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