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吃字当“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分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部与吃有关。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后,中国人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由此逐步产生了蒸、煮、煎、熬、滚、汆、涮、煲、烫、炙、炒、烧、炸、灼、焗、焖、焯、炖、烤等烹饪方法。吃,在生活的构成中占了很大比重,它不但丰富了我们生活的面貌,也支撑着人类生命体的繁衍,维护我们的健康。

当人类不断进化,成为地球上最大的种群和食物链顶端生物的时候,通过生命体新陈代谢的过程,涵盖了我们所认知的自身之外的整个生态世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微量元素和部分矿物质。正因为如此,人类需要注重生态世界的维护和平衡,穷山恶水不适宜人类生存,绿水青山不光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美好家园,这里不光有优质水源、“天然氧吧”式的空气资源、还有取之不尽的自然馈赠,真可谓俯身皆是宝,满眼是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因为我们从来都是生态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类祖先共同谋划去收集坚果,采集树叶、野菜,去获取一头麋鹿,到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各式各样的系统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都是从获取食物、分配食物以及加工食物等过程中演变出来的。这个演变过程贯穿于人类的整个进化史。所以我们在讨论吃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讨论人类演变进化的历史——吃饭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源头。

随着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越来越强,不再需要每个人都去生产食物,由此便有了分工。有些人成了陶匠,烧制陶具盛水、装食物,甚至做装饰品;有些人成了木匠,制作犁、耙、桌、凳等日用品;有些人成了铁匠,打造锄、锨、刀等,更锋利更实用的工具出现了,社会分工促进效率的提高,也丰富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吃的问题解决了,社会有了进步的基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一步一步深入。向上要航空、要探月、要探索火星,甚至超越太阳系、银河系等未知世界;向下要解密地壳深处、要下潜马里亚纳海沟;中间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村。

吃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重要生活内容,它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幸福。通过饮食,人们知道了如何去吃、如何去种、如何去养、如何去收、如何去储存、如何管理和分配,知道了四季的变化,知道了各种生物生长的过程与周期,知道了用节气来指导农事,也知道了我们身处环境的好与坏。农耕社会的人会在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种水果、种茶叶,游牧民族会逐水草而放牧——我们对食物的获取和种植,山民采蘑菇、挖竹笋知道取大留小、循环利用,渔民懂得控制渔网尺寸、保证年年有收获。解决、研究吃的过程,是我们解读大自然的过程,使我们能够对地球的资源有更合理的使用和分配。

所以我们谈吃,不只是简单地谈美味,更多的是谈我们与历史、我们与社会、我们与自然生态的互动,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饮食已经成为中华文明赖以产生的基础,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讲究“色、香、味”俱全外,还注重饮食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经营名菜的饭店也因此扬名,宣传饮食的节目更是喜闻乐见,如“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东坡肉”等口口相传,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杭州的“知味观”、苏州的“松鹤楼”可谓驰名国内外,《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天天饮食》等也成为品牌电视节目。通过关注吃来参与历史,参与社会,参与生态,来探索另一条隐秘的生命轨迹。这个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壹点号风云行

如果觉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