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四川人的10种经典腌制食品(每种腌制食品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川菜的烹饪里面,是非常喜欢使用腌制食品的了。比如泡菜就是川菜烹饪的灵魂和基础了,几乎家家都有一个泡菜坛子。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四川人的腌制食品,那真是是千变万化的,令人赞叹不已。这也许是四川人自古以来,就物产丰饶,再加上四川本身又大量的产盐。所以,吃不完的食物, 就用盐腌制起来,通过时间的发酵,得到了另外的一种美味吧!

马上就要进入冬天了,四川人又要忙碌地进行许多食品的腌制工作了。因此,小编就整理出四川人的10种非常经典的腌制食品,以飨大家,还是排名不分先后。

四川泡菜

一顿典型的川菜,总要在最后来一碗米饭,米饭又总要配上一小碟下饭的泡菜。在四川人的眼中,除了西红柿之类的不能泡以外,大部分的蔬菜都免不了“被泡”的命运。泡菜出坛后淋上一点红油,或者什么都不加,直接上桌,就是下饭佳品,也可以用于烹饪,比如泡豇豆炒肉末。

最符合四川家常泡菜的做法,就是常泡常吃,每顿饭都来上一小碟,经常往坛子里添些新鲜的蔬菜。泡菜坛子能永久地流传下去,只要常常往里面添卤水、酒和香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出来的泡菜风味会越来越好。你可以从老坛子的“母水”中分一点出来,另起一个新坛子。这样一个家庭的味道,就通过这些泡菜坛子分到新的家庭中,小编家中的泡菜,就完全是从外婆那里移植过来的。

腊肉

现在城市里不让熏腊肉了。但是四川的农村,还是保持着自熏腊肉的习惯,腌好熏好之后就挂在自家屋檐下风干。按照传统,熏肉的时间是在腊月,所以叫“腊肉”。四川腊肉风味浓郁,光是切一点儿放进简单的炒菜里就能增色不少,比如蒜薹炒腊肉,还有青椒炒腊肉等。

在成都东北边有一些大山,最著名的是风景优美的道教名山青城山,那里的人做腊肉一定要熏成黑色,在市场上一眼就能认出来。在蜀南竹海,小编吃过用竹叶熏的腊肉,味道实在太好了,那种香味至今难忘。最受欢迎的腊肉一定是“土腊肉”,用的是家庭放养的猪,高大上的名词,就是有机猪肉。现今好的土腊肉,农村自己都不够吃,偶尔有亲朋好友,送一块来,那真是无比的感谢了。

灌香肠

腊月里的猪肉,除了制作腊肉以外,还要制作成香肠,每到冬季,一串串红彤彤的香肠就挂在阳台上或肉食店门前,红是瘦肉的红,但更是辣椒的红。川味里也有不加辣椒的清淡类型,一般称为“家常味”——但对于地道的川人而言,如果香肠里没有花椒辣椒,便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即便肉质再好,也觉得不够完美。

现今城市里,都是买了现成的肉到菜市场里,找专门制作香肠的店铺制作,可以根据口味定制。但是总觉得不如四川农村里面,亲手灌制的香肠香。香肠可以上锅蒸了切片,作为第一道冷盘,或者直接下酒,还可以切成小丁炒饭炒菜。许多家庭的香肠,都可以从年初吃到年尾。因此,香肠和泡菜一样,都是四川人家庭中常见的腌制食品。

榨菜

虽然现在涪陵属于重庆,但是川渝一家亲,小编觉得在吃的方面,差别并不大,川菜是包含重庆的。所以说,重庆产的涪陵榨菜也应该有一席之地。毕竟重庆未直辖的时候,四川四大腌菜之中,榨菜是排在第一的。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也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前,小编去国外旅行的时候,只要看到超市里的涪陵榨菜就倍感亲切,味道又咸又酸,十分的开胃,榨菜表面疙疙瘩瘩的,包着辣椒,口感柔中带脆,非常好吃的。

大头菜

大头菜,口感有点像萝卜,加工方式和榨菜类似,通常作为小菜直接吃,或者撒在面条或豆腐上。大头菜经过腌制后色泽金黄、味咸微甘、脆爽适口、香气扑鼻,且十分耐储存,能保持一年以上不氧化、不变质。

大头菜的商业化量产历史只有两百多年,但据说是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萝卜腌制手法。在四川的某些地区,这种菜还被称为“诸葛菜”,据说三国时期聪明的诸葛亮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让士兵们广泛种植这种植物,因为便于保存,被制作为军粮。

冬菜

冬菜因其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冬菜”。四川省最著名的就是南充冬菜了。冬菜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多用作汤料或炒食,风味鲜美。把某种芥菜叶的嫩尖,晾晒半干,与盐和八角、茴香籽和陈皮等香料混合,在坛中发酵两三年,成品用来炒菜或蒸肉特别好吃。

《南充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至1820),顺庆就有冬菜出售。”“道光年间(1821至1850),青居镇老号铺,制作冬菜,颇有名气。”1981年南充冬菜在四川省“四菜”评比会上,以光泽油润、清香脆嫩、风味浓郁取胜,评为全省第一名。

芽菜

谁也想不到,皱巴巴的深色芽菜,却是担担面、燃面、干煸豆角等特色川菜美味的秘方。芽菜分咸、甜两种,甜辣味的要更声名远播一些。做所谓的咸味白芽菜,把芥菜柔嫩的茎秆切成长条,阳光下晒干后抹上盐,然后放进陶罐中发酵几个月。要把白芽菜变成著名的甜芽菜,就在上述基础上多加个红糖浆和花椒、八角等香料,把罐子封住进行二次发酵,大概需要一年左右,就有了芽菜那种富有特色的美味和深深的颜色。

据说,这种特别的手法是19世纪诞生于南溪。20世纪初,得到附近宜宾腌菜人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在宜宾周围的古镇中,还能遇到有人在贩卖自家制作的芽菜,店铺里摆着高高的陶土坛子,打开盖子,那独特的甜辣香味迎面扑来。

郫县豆瓣

传说这种美味的调味料诞生于一次愉快的偶然。明末清初,正值湖广填四川时期,一个名叫陈逸仙的福建移民前往四川,带了一袋蚕豆做路上的口粮。两日阴雨,他的豆子都发霉了,却舍不得浪费,于是就阴干之后拌了一些新鲜的辣椒吃。结果豆子的味道出奇好,所以在四川安顿下来之后,他就开始继续发酵豆子,遵循差不多的吃法。后来他在郫县开了个厂子,生产的醋和发酵酱料远近闻名。

陈逸仙的后代们说,他发明豆瓣酱是在1666年。这里有点出入,据小编所知,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有了辣椒在四川被种植的记录。不管怎么说吧, 从此以后,郫县豆瓣就在四川落地生根了,也成了川菜里面,不可缺少的神奇调味料,也是四川人家庭厨房里的必备

坨坨豆豉

四川人的菜谱里,对豆豉的使用很多,干豆豉,水豆豉都有运用。小编特地选择一种坨坨豆豉,距今已有几百年以上的历史了。以前很多成都菜市场都有卖的,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少了。小编觉得这种有技艺的豆豉,应该好好保留下来。

这是很美味的调味料,将黄豆发酵成豆豉,和煮熟后的红薯泥、姜末、海椒面及花椒面混合,搓成高尔夫球大小的圆球,再晒干。晒干后的圆球通常都会拿来粗粗地剁一下,加进炒菜中,增加咸鲜味,回锅肉里用得尤其多。

盐菜

盐菜涵盖的范围很广,凡是用盐腌制法做的菜,都可以叫“盐(an)菜”,各种新鲜蔬菜或野菜都可以用来制作盐菜。出太阳的日子,四川人就会把切成条或片的蔬菜铺在竹篾子上,把白菜叶子摆满能晒到阳光的每一个角落。菜叶晒得半干了,就揉搓一些盐和香料进去,摆进坛子里进行熟成。

简略说来,菜叶晒得越干,盐加得越多,保质期就越长。有时候会把坛子倒放,这样能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多余的水分。最后做成的咸菜会被直接作为开胃菜上桌,也可以下饭或用于菜肴烹饪。有一道很受欢迎的川菜就叫“咸菜回锅肉”。

谈到四川人的腌制食品,除了历史悠久以外,还十分的有艺术感,几乎每样腌制食品,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因为实在是变化万千,风味多样。小编选取10样,都觉得意犹未尽。剩下的不如请朋友们,在讨论区留言好了,看看四川人还有哪些特色的腌制食品呢?

(文中所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有版权需求的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问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如果觉得《四川人的10种经典腌制食品(每种腌制食品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