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贵州百灵:苗药民企勇担当(产业扶贫聚合力)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每到蓝莓采摘季,到紫云自治县北板当镇的游客就络绎不绝。从一个没有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不明显的偏僻贫困县,到如今成为蓝莓产业风生水起的样板县,这背后离不开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百灵)扶贫模式的创新和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

把创造经济价值与承担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作为全国苗药龙头企业, 贵州百灵深耕民族医药宝库多年,通过持续挖掘、创新研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围绕“百灵鸟”牌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了以中药、苗药为主导的强势产品架构和品牌体系,稳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30强。在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同时,贵州百灵一直积极践行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指示和要求,充分发挥中药大品种带动优势,努力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在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讲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故事,已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

推广中药材种植发展产业助脱贫

从 2008年起,贵州百灵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布局规划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土地租赁、提供就业等形式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紫云自治县、普定县、关岭自治县,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毕节市赫章县和黔南州长顺县。此外,贵州百灵还在黔东南州从江县、遵义市绥阳县及黔西南州义龙新区等地区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项目。

贵州百灵以镇宁自治县大寨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多功能苗展中心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整合公司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资源,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体系;以现有的中药材种苗繁育和培训基地为基础,建立中药材初加工体系,实现每万亩种植面积确保有一个初加工厂的目标,就近处理各种植基地生产的产品。

贵州百灵镇宁大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此外,贵州百灵按照“公司+科研院校+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组织管理模式,有偿向合作社提供种子肥料,按照合理价格回收合作社生产的中药材,既保证中药材原料的质量,又解决农民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保证广大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和基本利益。

针对农户种植技术欠缺这一问题,贵州百灵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普及推广中药材种植科技知识。通过核心示范园区集中培训、种植基地现场指导培训、在农户庭院和田间地头培训等方式,组织农民学习和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知识,增强农民依靠科技知识实现增收致富的能力。

在做好自建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帮扶工作外,贵州百灵还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帮助地方政府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制定中药材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地编制科学合理的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理顺产业发展思路。

创新扶贫模式提供全面支持

一个人就业,就保证了一个贫困家庭脱贫。龙头企业是实现就业扶贫的主力,贵州百灵坚持就业扶贫方向,注重吸收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公司员工的年收入平均达3万元。随着企业发展,公司不断加大力度从农村招录一线工人,加强职工培养, 改善职工福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贫困地区由于区位、资源等条件的约束,简单的救济不足以帮助其形成造血功能。同时,贫困地区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只有从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提供系统支持,才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贵州百灵在建设和发展种植基地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公司+科研院校+合作社+基地(农民)”并紧紧与基层政府配合的“四加一合作”产业发展模式,为合作社和广大药农提供“好种子、好肥料、好技术服务”及以合理价格回收产品的“三好一合理”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完善中药材种植产业利益链接机制,寻求公司、合作社、药农三者之间的利益最佳平衡点,逐渐形成“四定一保证”的产业利益联接机制。在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同时,把促进就业与精准扶贫融为一体,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履行社会责任巩固脱贫成果

2008年以来,贵州百灵在全省已形成5万亩中药材种植核心基地,15 万亩推广基地。帮助紫云自治县大营镇、猫营镇、白石岩镇等新增中药材白芨、黄精、前胡、山豆根等种植面积3000余亩,每亩年平均产值约3000元,带动农户逾10万余人。在贵州百灵核心基地务工的农民工每年收入1 万余元,帮助约3500户15000人人均增收2500元。

在“ 千企帮千村” 的对口帮扶中,贵州百灵在2019春节前给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革利乡板尧村送去了慰问金5万元,并为其美丽乡村建设购买了垃圾运输车1辆及垃圾箱6个,合计人民币10万元。另捐赠10万元建立烘烤房1栋。板尧村建档立卡的80户贫困户,在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贵州百灵加大各类培训,共举办中药材培训班166批,先后培训农民6504人次,发放各种培训资料7000多份。为农村培养了一批中药材种植的科技“二传手”和“土专家”,拓宽了产业扶贫的模式,进一步夯实了产业扶贫的基础。

贵州百灵还帮助多个单位编写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其中《紫云大营镇10000亩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从江加勉乡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各县区中药材种植基地设计的“粮药分厢分带轮作”“林药间作”“以长带短、以短养长”的中药材种植规划方案,有效解决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中“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

同时,贵州百灵与全省6个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发展中药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共同致力于脱贫攻坚。

贵州百灵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优化升级公司管理结构、产业结构,发挥优秀民营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贵州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李兰松

编审 王淑宜

如果觉得《贵州百灵:苗药民企勇担当(产业扶贫聚合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