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五年来(马鞍山织密人民群众“健康网”)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五年来,我市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医疗资源,逐步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织牢织密群众“健康网”,托起百姓的“幸福梦”。

深化医疗改革

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8月19日,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区治愈出院的裴亮春,没有为医疗费“烦恼”。

这位64岁的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于8月12日夜被送到市人民医院。裴亮春做的是心脏支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身体里装了一个支架,我这个病在以往要花不少钱,现在花了1万块钱都不到。”裴亮春感激地说。

“这位患者体内使用的耗材(药物支架),原采购价8079元/个,带量采购之后,同质量同型号的耗材采购价为590元/个。”市人民医院分管医用耗材的副院长王健告诉记者。据介绍,2021年以来,与裴亮春同批次的支架,市人民医院共使用116个,为患者节约了86.87万元。

“我市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全面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试点25种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政策。”市卫健委医改科科长徐劲松介绍,“同时,我市积极参与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落实省医保局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政策,推动医疗机构调整优化用药结构,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和用药安全。”

医卫领域,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只是众多惠民政策的举措之一,解决的是“看病贵”的问题。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则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两包三单六贯通”,我市着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了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围绕“331”架构,我市着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建设。2020年,各医联体共计下沉医疗专家100余人、高年资护士128人,接诊人数达3万余人次。

补齐医疗短板

医疗服务能力“软硬兼施”

“硬件”支撑到位,患者享受到更好诊疗体验。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机构硬件设施一步步完善。

2020年10月18日上午,市人民医院东院(秀山医院)开诊;2021年下半年,市妇幼保健院综合产科楼有望正式投入使用;2022年6月底前,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的博望区人民医院项目预计具备验收条件。此外,我市计划将在郑蒲港新区新建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

“软件”建设加码,智慧医院让看病更便捷。近年来,我市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颁布的信息系统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

在城区,各家医疗机构不断引入各种“智慧元素”,改善市民就医体验。市妇幼保健院积极打造“智慧医院”,启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疗和以病人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建设。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智医助理”项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远程会诊帮助等新功能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能力。

医疗资源下沉

家门口享受高品质健康服务

6月10日,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在和县历阳镇开展生殖助孕义诊活动,为前来咨询、问诊的患者提供生殖方面的医疗服务。“到大医院看病不方便。今天潘院长(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潘维君)专程来到这里给我们看病。我们就喜欢这样的服务,既方便、又省钱。”日前,和县历阳镇王女士很是激动地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内外兼顾,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三甲医院专家基层义诊,让“大医院的医生进村”只是我市各家医院医疗资源下沉的举措之一。

对内,办好“身边的医院”,打通医疗服务堵点断点。今年3月,由市人民医院托管的花山区沙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该院定期派驻专家进社区坐诊,1.3万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看上“专家号”。同时,做好辖区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诊疗服务工作,为社区及周边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

对外,引进“身边的名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长三角优质医疗服务。2021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与长三角地区名医名院开展合作,扎实推进33个年度合作项目。各家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进一批长三角区域内知名医疗卫生专家来我市坐诊和指导业务,满足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完善公卫服务

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2016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9.13岁。2020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79.59岁,增加了0.46岁。”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与健康管理科科长秦其荣介绍。

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离不开我市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投入。据介绍,2016年以来,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6年的每人每年45元提高到2020年的每人每年65元。

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和质量,我市先后有28个预防接种门诊完成数字化建设,8个接种门诊探索智慧门诊建设。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是其中的标杆之一,是全省首家成人专业化预防接种门诊。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重头戏”的卫生应急,我市从软硬两方面补齐短板,形成快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2020年5月,我市总投资1140万元的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处置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在三县三区疾控中心建成6个卫生应急指挥处置分中心,市级指挥中心视频会商系统现已实现与各分中心间的互联互通,提升了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医改部署,加强医改工作统筹协调,着力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医改各项举措落地生效、惠及城乡居民,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王梅 笃靓瑶 周术容 徐勇

原标题:《五年来,马鞍山织密人民群众“健康网”》

如果觉得《五年来(马鞍山织密人民群众“健康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