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武当内功之精要 不懂养气练气(不懂练筋练膜 岂可轻谈武术)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8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武当内功,源于道家。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在武术基本功上,着重养生、养气、练气。兹将武当内功之论述及练法部分精要介绍如下,以资参考。

一、论养气

内功言说有二:一曰养气,一曰练气。养者,涵养培养之意。练者,锻炼运使之意。一近于精神方面,一近于体魄方面。孟子所谓“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者,此养气之说。

拳术尚勇敢,戒浮躁,超脱于生死恐怖之域,则大敌当前,枪戟在后,心不为动,气不为馁,诚所谓泰山倒吾侧,东海倾吾前,心境本泰然,处之若平素矣。是岂易言哉!每见沉心求道之士,平日养气之言,不离于口;静悟之旨,怀之在心,一旦临以稍可惊愕之事,则面目改观,手足失措,神魂摇荡失舍。如是而求静以御敌,戛乎其难!其高尚者且若是,至于浮动轻躁者,其心气之易摇易乱,更不待言,此养气之所以难言也。

盖培养中气而后元气充足,善涵养而后性气不动,性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制敌命中,故拳术于养气尤为不可缓也。顾孟子养气之学,丹家修炼之术,一乃圣学之关键,一为法外之别传,均非邈尔拳术所能尽,可不赘述。

拳术养气之说,不外如“易筋经”所云。守中(气)绝妄(念)而已。其言曰:“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胸怀之间,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气之地。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调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镇其意驰。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继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守,斯乃合式。”

其所谓养气,实不过积气耳。其所谓中,就生理而言,心窝之下,脐窝之上,古人名曰“黄庭”,即胃之部分也。惟其积气,究为后天之气;至前言之中气,系就全身之中而言,脐下气海处是也,为先天真气所藏之处。人当于行住坐卧,无时不以己之精神,注意此处。并常行深呼吸,使横隔上下若风箱之鼓吹,久之丹田气暖,息息归根,不惟元气充足,而且心神镇定,遇事不乱,自得存养之效矣。

二、论练气

夫气,以心为体,心(精神)以气为用。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区别。养气之学,以道为归宿,以义为宗法。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主旨。老子云,“专气致柔”。孟子曰,“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经曰,“极柔软而后极坚刚”。故练气以刚而柔为极致,古人有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也。此语若以形容练气之妙,最为近似。

《易筋经》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有筋挛者,有筋摩者,有筋弱者,有筋壮者,有筋舒者,有筋劲者,有筋和者,有筋宏者,种种不一,悉由胎禀。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此则练气之说所以有补于国(武)术也。壮内以助其外,筋即绵泥可成铁石。然此等功夫,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火候(用功分量程度)年岁,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微验。易筋经之运掌八法,即于运使之中,隐寓练气之法……

以上练气之说,似涉玄妙,不可思议;若泛观之,几如赘语重叠,无关宏旨,详加诠释,精微乃见。今释之如下:

运使

既云练气,则宜勤于运使。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以身之上下伸缩为次(如是则腰肾坚强,起落敏捷,将来练习拳法,无腰酸腿战之病“。马步又名站桩:以足前后踏地,能站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效果。究其练成功时,虽足在2寸悬崖,而坚立不能动摇也。以上乃练足之法。盖寻常未经练习之人,气多上浮,故上重而下轻,足胫又虚踏而鲜实力。一经他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木,应手即去,此气不练所致也。故运使之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着。俗语云:未练打先练蹠,亦即此意。苟能于马步练习纯熟,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而后一切柔术中单手法,及各拳技,均可以次渐进矣。

初练马步时,如懒散之人忽乘骑终日,腿足腰肾形极酸痛,反觉较未练以前其力减退,此为换力。凡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全行改换,但到此不可畏难,宜猛勇以进。如初夜站两小时。次夜加增数分,总以渐进无间为最要。又站时若觉腿酸难忍,可以稍事体息。其功效总以两腿久站不痛,觉气往丹田,足踵坚强为有得耳。

足既坚强矣,则练手尚焉。练手之法,以运使腋力,令其气由肩窝、腋下运至指巅。如是而后,全身之力得以贯注于手。用力久,则手足两心相应,筋骨气血疏活凝聚,一任练者之施用而无碍也。

练气而欲练手,必知运掌八法:一曰沉,二曰浮,三曰偏,四曰侧,五曰伸,六日屈,七曰旋,八曰平。出掌后沉前浮,后沉开胃,前浮入血。归掌前沉后浮,前沉练气,后浮和胃纳气。出归深浮,总要提元气,固精神。往则上偏,来则下侧。偏固上气护心神,侧提下气滋内肾,养丹田。沉浮偏侧,总无离字。伸掌为纵,屈指为擒。纵以神气,屈以聚气。斡转日旋,旋为锁纳。正着为平,平为摩荡。锁纳以练之,摩荡以坚之。此运掌八法也,要以其元气升降抑扬,呼吸之顿荡往来,神明于心而不执一方,斯为得窍也。

呼吸

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其力必弱。何也?其呼吸力之微也。

北派柔术,数十年前,有专练呼吸以增强其气力者,成功者颇可惊异。其初本为寡力之夫,因十年呼吸练习之功,有增其两手之力,能举700斤以上者。南派则练运使之法多,练呼吸之法少。盖以呼吸之功,虽能扩加血气,时或不慎,反以伤身。后以慧猛师洁锡南来,传授呼吸之妙诀,于是南派始有练之者。未几斯术大行,逆于运使之时,兼习呼吸,而南派柔术,因以一变。兹将慧猛师之口传秘诀,所谓呼吸四忌者录之如下:

一忌初进时太猛。初时以呼吸49度为定,后乃缓缓增加,但不可一次呼吸至百度以外。

二忌尘烟污杂之地。宜于清晨或旷寂幽静之地行之,晚间练习宜在户外,不可紧闭一室中。

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初呼时不防稍以口吐出肺胃之恶气,以三度为止。向后之呼吸,须使气从鼻孔出入,方免浊气侵袭肺部之害。又呼吸时,宜用力一气到底,而后肺之涨缩得以尽吐旧纳新之用,而气力以生。

四忌呼吸时胡乱思想。大凡人身之气血,行于虚而滞于实。如思想散弛,则气必凝结障害,久之则成气痞之病,学者不可不慎焉。

以上四忌,须谨慎避之,自无后患。迨至成功时,则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气血之所动,可以随呼吸以贯注。如欲运气于指尖,臂膊及胸肋腰肾之间,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倘与人搏,则手足到处,伤及肤理,不可救疗,呼吸之功用亦神矣。

呼吸之术,以北派为最盛,而西江河南两派,则以长呼短吸为不传之秘法。河南派名此为丹田提气术,西江派则名之为提桶之劲(劲即气力之俗称也)。究之名虽异,而实则无甚差别。其法,直身,两足平立,先呼出浊气三口,然后曲腰,以两手直下,而后同提上,其意以为若提千斤者然,使气贯注丹田臂指间。

迨腰直时,急将手左右次第向前冲出,而气即随手而出,不可迟缓。惟手冲出时,须发声喊放,方免意外之痛。自此而后,则手或向上冲,或左右手分提,仍须曲腰如前,总以气血能贯注流通为要。又向上冲时,觉得气满腋肋之间。左右分提时,应伸指出而握拳归,俨如千万斤在手,则丹田之气,不期贯而自贯,勿视为小道而忽之也。

三、论中气与肌肉锻炼之关系

中气者何?即道家所谓“元阳”,医经(《黄帝内经》)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脏腑之内,故国(武)术家名之曰“中气”。此气即人先天真一之气,为全身营养活动之根源。静坐家修养之,假名“内丹”,国(武)术家锻炼之,则名“内功”。(练气为“内功”,肌肉运使为“外功”。)然内功未有不借外功而成者也,盖动静互根,温养合法,自有归本还原之妙。

俗学不谙中气根源,惟务手舞足蹈(运动),妄劳筋力,歆求气入玄窍,不可得也。夫人之一身,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皮肉,相济为用。故国术之锻炼,亦宜内外互修。盖精神气无形之物也,筋骨肉则有形之身也。必须先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二者交顾,始克有济。若仅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健全之体。

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日渐衰颓,无形者莫能修养,二者交病矣,是故,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须练气。然而,练筋易而练膜难,而练气犹难。先从极难处,立定脚跟(基础),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理其肺气,解其清气,降其浊气,避其邪恶不正之气,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则筋与膜齐坚且固矣。

为练筋不练膜,则膜无所主;练膜不练筋,则膜无所依;练筋、练膜而不练气,则筋膜泥而不起;练气而不练筋膜,则气萎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经络。气不能流串,则筋不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俟练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俟周身之膜,皆能腾起,与筋齐坚,外著于皮,并坚其内,始为了当。否则,筋坚无助,比如植物,无土培养,将何以托其根株也。

四、六气歌诀

一曰呬:呬法最灵应须秘,外属鼻根内关肺。寒热劳闷及肤疮,以斯吐纳无不济。 二曰呵:呵属心王主其舌,口中干涩心烦热。量疾深浅以呵之,焦腑疾病自消灭。

三曰呼:呼属脾神主其土,烦热气胀腹如鼓。四肢壅闷气难通,呼而理之复如故。

四曰嘘:嘘属肝神主其目,赤翳昏昏泪如哭。都缘肝热气上冲,嘘而理病更神速。

六曰嘻:嘻属三焦有疾起,三焦所有不和气。不和之气损三焦,但使嘻嘻而自理。

注:六气法为道家通用的简易吐纳术,有祛病健身之功能,近代也为拳家吸收,作为运动发劲的辅助手段。(李剑华)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武当内功之精要 不懂养气练气(不懂练筋练膜 岂可轻谈武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