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比较)恒瑞 石药 云南白药与药明康德中报大PK

2023-06-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6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又是一年中报季。

截至8月22日,已有141家医药类公司发布了2018年年中业绩。

恒瑞医药(SH:600276)、石药集团(HK:01093)、云南白药(SZ:000538)、药明康德(SH:603259)等头部大户们表现如何,下半年又有怎样的看点?我们这就来捋一捋。

4家上市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单位:亿元)

恒瑞:进入创新成果收获期

恒瑞医药2018 年上半年营收77.61亿元,同比增长了22.32%;净利润为19.10亿元,同比增长21.38%。

总的来看业绩驱动因素有三:

创新成果进入收获期;制剂出口创收贡献业绩;原本肿瘤药产品线独大的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手术麻醉、造影剂、特色输液等业务的业绩比重在提高。

2018年上半年,恒瑞的创新成果好消息不断。先是3月公告宣布仿制产品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帕立骨化醇注射液获药监局生产批准,意味着恒瑞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这两款产品生产批件的企业。

紧接着在5月,恒瑞首个生物创新药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19K,商品名艾多)获批上市。

该产品主要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在安进(NASDAQ:AMGN)培非格司亭基础上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进行聚乙二醇化修饰,被视为恒瑞的又一个重磅产品。

培非格司亭 2017 年度全球销售额约达47.6亿美元,且未在中国上市。

目前国内上市的长效G-CSF有石药旗下百克生物的津优力和齐鲁制药的新瑞白。恒瑞19K获批生产后,长效G-CSF在国内市场将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国际化方面恒瑞也收获颇丰:

吸入用地氟烷、注射用塞替派、磺达肝癸钠注射液在美国获批,注射用环磷酰胺等系列产品销售稳步增长。长效胰岛素INS068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与瘙痒SHR0410注射液也已获准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

同时,恒瑞在推进其产品在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和澳大利亚、南非、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的注册申报工作。

上半年恒瑞累计投入研发资金9.95亿元,同比增长 27.26%,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2.82%,根据Insight数据库数据,恒瑞当前拥有42个在研创新药,其中19个为抗肿瘤药。

在研发成果陆续落地的同时,恒瑞在销售方面也已做好了市场应战准备。

从2017年开始,恒瑞对销售体系已经开始进行重大变革。2018年开始,恒瑞建立了产品线事业部制,分别成立肿瘤事业部、影像事业部、综合产品事业部,逐步建立“四纵一横”的专业化营销体系,目前恒瑞已经构建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

西南证券预计恒瑞至2019年销售人员规模将达到12000人以上。

石药:恩必普医保放量进行时

石药集团近年来由于在高端制剂、创新药研发领域的快速突破,已逐渐将原料药这一标签弱化。恩必普、多美素、津优力、白蛋白紫杉醇等潜力重磅产品的越来越好的市场表现,使资本市场更多地关注在其创新产品线。

石药集团2018 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年上半年,石药收入达107.9亿港元(约94.06亿元),同比增长49.8%;净利润同比增长41.1%至18.5亿港元(约16.13亿元)。

在恩必普、 玄宁、 欧来宁三大创新产品驱动下,石药创新药业务实现收入48.7亿港元,大幅增长 65.3%;普药业务收入33.1亿港元,同比增长42.3%;原料药业务同比增长35.1%,收入为26.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4.1%。

恩必普是石药集团研发的针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类新药。2005年上市初期与投入相比并没有带来很多的效益反而连年亏损,自2010年开始销售额逐渐上涨。

在恩必普软胶囊和注射液两个剂型进入2017医保目录后放量效果凸显,2018年上半年强势增长42.6%至23.6亿港元,其中注射液增长57.5%至 12.7 亿港元,软胶囊增长28.4%至10.9亿港元。

主要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欧来宁增长78.1%至10.2亿港元,心脑血管病药玄宁增长105.2%至5.8亿港元

肿瘤产品2018年上半年发力明显。在肿瘤产品线板块,收入大幅增长109.2%至9亿港元,多美素增长80.6%至4亿港元,津优力增长113.8%至3.3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瞩目的重磅产品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紫杉醇(克艾力),自2018 年 3 月2日上市后市场扩展速度不容小觑,已实现收入0.86亿港元。

紫杉醇白蛋白和普通的紫杉醇注射剂相比,药物过敏反应会更少,疗效也优于普通的紫杉醇注射剂,价格基本在原研的60%。

分析师预计2018年有望实现3亿港元销售额,2019年有望成为10亿品种。石药目前还与君实合作开发PD-1与白蛋白紫杉醇联用于乳腺癌的疗法。

原料药方面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维C的持续涨价,2018年上半年增长高达70.3%,13亿港元的业绩占石药原料药业务的一半。

当前石药拥有在研产品约200个,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精神、神经等领域。已报产品种超过20个,其中不乏硼替佐米、决奈达隆、 氯吡格雷、二甲双胍等具备大空间的优质仿制药。

2018年石药在一致性评价工作方面也表现突出,石药的阿奇霉素片、盐酸曲马多片、卡托普利片三个产品均为同类品种中首家通过的产品,未来在招标采购等方面占有优势。

国际化方面,石药目前共有14个ANDA 品种批件,其中2018年上半年有2个获批,仅次于华海药业(SH:600521)和恒瑞。

云南白药:业绩平淡

2018年上半年,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129.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47%,净利润增长4.35%至16.33亿元。

这样的整体成绩单看上去比较平淡。

目前拉动业绩的主要产品为云南白药口腔护理系列产品,其下涵盖传统云南白药牙膏、金口健牙膏、益优清新牙膏、蕴康牙膏和云南白药儿童牙膏等多个细分产品。

至2018年5月,云南白药牙膏占全国18.1%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二,同比增幅11%。

近年来,随着豹七三七超细粉、千草堂手工皂、白药养生均衡餐、采之汲面膜、益小小卫生巾、云南白药儿童牙膏等新产品相继推出,云南白药的大健康市场的产业链越拉越长。

然而在云南白药凭借牙膏等产品持续占领大健康市场的同时,其工业品表现却显得黯淡。其上半年工业销售收入增长仅为0.99%,远远低于商业销售收入增长的14.53%。

目前云南白药拥有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医药商业四大板块。

上半年医药事业子公司营业收入为77.4亿元,同比下降6.1%,净利润为2.25亿元,同比下降9.2%;中药资源子公司营收11.21亿元,同比下降4.9%,净利润为6450万元,同比下降60.2%。

这两块业务是拖累云南白药上半年业绩的主要原因。

2016年末至2017年中旬云南白药进行了混改,新华都(SZ:002264)、鱼跃医疗(SZ:002223)主要控股股东鱼跃科技作为战略投资者先后分别增资。

白云南药控股股权结构变更为云南省国资委45%,新华都45%,江苏鱼跃10%。但暂时从目前来看,大股东引入后未进行很大手笔的运作,对上市公司影响不明显。

药明康德:首份成绩单喜人

8月21日晚间,药明康德自今年5月A股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表亮相。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公司,其业绩水平终于揭开了面纱。

药明康德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4.09亿元,同比增长20.29%;净利润达12.72亿元,同比增长71.31%。

药明康德目前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基地/分支机构,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全球客户已超3000家。报告期内公司各板块业务新增客户800余家。

药明康德现有四大业务板块:

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实现营收2.31亿元,同比增长达58.8%;

营收第一大主力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达24.16亿元,同比增长21.65%;主要由合全药业提供的CMO/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8%至12.09亿元,;

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板块实现营收5.46亿元,同比下降1.93%。

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人民币平均汇率较去年同期升值造成较大影响,如以去年同期平均汇率测算,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5.85%,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也将较去年增长27.87%。

同据据其半年报信息,2018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助力国内药企客户完成8个IND临床试验申报工作,并获得8个项目的临床批件,占国内同类新药申报比例约为16%。

截至2018年6月30日,药明康德已累积为国内企业完成36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25个项目的临床批件。

另据药明康德透露,近期公司通过提供临床服务帮助全球某知名药企PD-1单抗药在中国正式获得上市批件。

此外,药明康德协助国内某知名药企快速获得食药监局颁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成为第三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并还通过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法规协助歌礼(HK:01672)的丙型肝炎新药戈诺卫于2018年6月在国内成功上市,为MAH制度下首个创新药获批品种。

如果你发现自己要去了解基本面很困难,不妨关注我们提供给你的火箭研报小程序,帮助你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精选和甄别。

如果觉得《(比较)恒瑞 石药 云南白药与药明康德中报大PK》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