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内伤于忧怒(积聚成恶疾——中医药肿瘤防治系列科普之六)

2023-06-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情志调结与肿瘤防治

心理活动在中医学里被称为情志,中医病因学很重视情志因素,尤其在内伤病的防治中占很重要地位。

"情志"在古籍中的记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百病始生》则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人的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情志同样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灵枢五变》中首次提出了“积聚”之名,并认为“内伤于忧怒……而积聚成矣”。《外科正宗》言:“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

情志对肿瘤的影响

肿瘤局部的病机即是气血壅滞、痰结毒聚。古代医籍记载的相关肿瘤,如噎膈、乳岩、失荣、舌岩等,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大多与情志内伤有关。从目前的一些统计看,恶性肿瘤患者患病前,遭受负面生活打击的比例占到80%以上,其中对亲人的感情丧失占第一位, 比如丧偶、离婚、子女及父母的去世或离异,其次是一些工作环境变化,比如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下岗、退休或家庭成员出现问题等。临床上我们发现: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等患者,患病前遭受负性生活打击的比例更高一些。

预防肿瘤不忘调畅情志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调畅情志对于预防肿瘤及改善预后康复尤为重要。

情志和疾病的关系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的心理情绪状态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一种急躁、易怒、抑郁等不良的精神状态,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下降或受到抑制,而疾病(肿瘤)又可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并且多为负面性质,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除恰当的药物治疗外,结合心理治疗,调畅情志,重视调动病人与肿瘤做斗争的积极性,鼓励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对肿瘤的防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果觉得《内伤于忧怒(积聚成恶疾——中医药肿瘤防治系列科普之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