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一身湖北味的信阳对河南有多重要|豫记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2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信阳明明隶属河南,可在很多人眼中,她无论是眉眼、还是举手投足之间,总带着一股子湖北味儿,就好像自家的孩子不像自己却像邻居,眼看着心里就很堵,似乎不做个亲子鉴定这辈子都寝食难安。

凤九|撰文

西瓜| 版式

01

湖北味太重

容易产生错觉

不光是外界认为信阳与湖北暧昧不清,可能连信阳人自己都觉得跟湖北比较亲。

比如,干啥都喜欢往武汉跑。

周末节假日回信阳老家,本想跟兄弟姊妹们聚一聚,结果长辈说一群人去武汉了。

去武汉干什么?我纳闷。

吃喝玩乐买衣服。

作为一个在郑州生活多年的信阳人,我十分不理解,为啥去武汉,为啥不来郑州,好歹一个省,偏偏往外跑。

后来,再回去,同学非拉着我去武汉:走吧,去武汉浪一浪。

我再次感到莫名其妙,为啥去武汉,去郑州不一样么?好歹我在那。

同学认为我在搞笑:你傻啊,郑州多远!

我这个对地图不够敏感的人,一直觉得在京广线上的大家都差不多,因为有高铁。

同学又笑话道:你真傻,越远高铁票越贵。

是的,旅游、逛街、购物、吃喝,信阳人都爱去武汉。看病、上学、做生意、甚至找工作也会首先考虑武汉。好像武汉才是信阳的省会,而郑州这个省会似乎遥远得让人不愿意想起来。

就连湖北的朋友来信阳,也觉得跟回自己老家一样。

带她去吃早餐,一看是热干面,她说她有错觉了,这到底是湖北还是信阳呢?吃热干面的姿势都是一样的。

热干面

地球人都知道,热干面最早最响亮的招牌是“武汉”,也是湖北人早餐的首席代表,而这一切也在信阳分毫不差地上演,并且信阳热干面的美味一度被炒上了微博热搜。

中午吃饭的时候,湖北朋友被餐厅包厢里的巨大装饰画震撼了,那是“虎座凤架鼓”,楚文化的代表器物之一。

她说湖北餐厅里通常都会有这个装饰,这是湖北的标志,让人一看就知道进入了湖北文化圈。没想到,信阳也有。

而一桌子的信阳菜也让她倍感亲切,指着南湾鱼说:我们那里有武昌鱼。连菜的味道都出奇地相似,鲜、咸香、微辣、浓郁……

更夸张的还有她的口音,猛一听有信阳话的调调,跟南部的光山、新县颇为相似,我听着比较费劲,就像信阳某些县的口音,信阳人都很难听懂。

整个信阳地区的方言并不统一,更不是所谓的河南话。大概分为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三种,江淮官话包含了信阳南部的新县等区域,也覆盖了湖北北部的一部分区域,比如黄孝片区就跟新县口音十分相似。

其实,我也曾在武汉凌乱过,那是去参加闺蜜的婚礼,信阳人嫁到武汉,湖北人嫁到信阳,很常见。

作为姐妹团,不到5点就爬起来了,忙活到吃饭的时候,我已经困得像梦游了。

坐在饭桌前,听着宾客熟悉的江淮口音,依稀看见桌上摆着一盆鱼汤,以为是南湾鱼,望着礼台上的闺蜜,我一时间竟然觉得这是在信阳某饭店里,真的就差一杯信阳毛尖了。

02

守住了信阳

就扼住了南北的咽喉

那么,如此魔性的相似到底是因为啥呢?

我先是仔细查看地图,发现信阳与武汉的距离的确比郑州近多了。

信阳以南的部分地区跟湖北接壤,都生在桐柏山、大别山的怀抱,那山山水水长得太像,能叫你傻傻分不清。

信阳淮河以南地区跟湖北一样大都种植水稻,河湖众多,吃米吃鱼,可不就是不同省的“南方人”老乡?

但,这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要做亲子鉴定还得从血缘下手。

早在战国时期,信阳与湖北的部分地区就是一家子,都属于楚国。楚国疆域涵盖今天整个信阳地区,且当时楚国的中心在湖北和湖南。

可以说,信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一座“虎座凤架鼓”大型雕像赫然眼前。城阳城还有个名字叫“楚王城”,是中国现存6座楚王城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1957年出土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

当然,楚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过可惜,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因素。

任何文化传播、物质传播都得依靠交通,要是没有发达的交通,离得再近,恐怕也难以交融。

作为豫楚古道的要塞,信阳是拱卫楚国郢都的第一道屏障,是南北的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信阳位于淮河上游,古时候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守江必守淮”。信阳是淮河上游门户,突破信阳,淮河一线防御基本就崩了,南下直接威胁南京、合肥。

除了水路,陆路更牛逼。著名的义阳三关就是最好的例证。信阳古称义阳,义阳三关在桐柏山和大别山交界处,位于信阳西南,分别是:平靖关、武胜关和九里关。

这三个关口,成犄角之势,地势险要,多山多丘陵,易守难攻。是信阳向南通往湖北的必经之路。

有人这么推演过:从信阳出发,向南过义阳三关,沿随枣(随州—枣阳)走廊向西北可直取南阳盆地,也可以直逼汉水要塞襄阳。

继续向南过了孝感,武汉就近在咫尺。拿下武汉,长江防线基本瓦解,江南再无天险可守。接着沿江而攻,荆州没得跑,顺江而下,南京危在旦夕。

那么由南向北,也是一样。义阳三关不仅是阻挡北方军队南下的天然屏障,也是北上的重要节点。信阳地区横亘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之间,一旦失守,任何一方的大部队都能长驱直入。

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只要南北对抗,信阳、南阳一线就是双方对峙的地方,南方政权都会死守这一带,比如南宋时期,金国入侵,南宋军队死守信阳地区,跟金军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

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南北交界等等,带来的是人口、商品、文化的巨大流动性,所以,如果没有交流又怎么可能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呢?

03

你来我往是传统

不碍行政区划

到了汉朝,这片楚国属地被分解,分别划给了益州、豫州和荆州。但并不妨碍这些地方的人来人往。元朝至明清,信阳的行政区划逐步从湖北过渡到中原,投入河南的怀抱。

行政区划往往跟文化无关,而是出于政治统治的考量,比如说把信阳划给河南,河南就掌控了湖北的命门,把襄阳划给湖北,湖北就握住了河南的命门。要的是相互牵制的效果。

我们只看到今天的区划,却不知道,古时候,信阳人就爱去武汉。

只要有大规模的商贸活动,信阳人就会徒步去武汉,中间还要经过麻城、黄冈等地,一路上跟当地的居民打交道,自然而然,风土人情方面受到很大影响。

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哪怕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建国初期,有这个传统,信阳人要去省城办事也首选武汉,反正都是省城,肯定挑近的去。

老一辈的信阳人做生意,也喜欢去武汉进货,当时的潢川县就号称“小汉口”,后来信阳段铁路划给武汉铁路局,两地的交流更加频繁。

据说,羊山红油热干面就是那时候武铁的职工传到信阳的,由此开启了信阳热干面的历史。

现在还有不少浉河区、罗山、光山、新县以及商城的居民说自己的祖辈来自湖北孝感、麻城等地,这在他们当地的族谱和墓志上都能找到。

你可以想象,那时候一过年,信阳街上的鄂X车牌比豫X多。

此外,信阳与湖北还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同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且同说着江淮官话,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这是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感情。

就看信阳新县,有名的将军县,出了许世友、李德生等众多将军,他们多数是参加黄麻暴动出来的,而且鄂豫皖苏区的首府也在信阳地区,所以说信阳跟湖北,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就算是一身湖北味儿,信阳依然是“吃米饭的河南人”,亲是亲,邻是邻,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何况一个省份,那么多地方,难道都一模一样?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河南十八地市,个个都有自己的风格,更何况是横跨南北分界线的信阳呢?

事实上,信阳人出门在外都以河南人自居,如今交通发达,武汉的影响在减弱,郑州的影响在变强,信阳街上的豫A车牌数量早就盖过了鄂开头的。

所以,风格突出的信阳,丝毫不影响她是河南的一份子。正如22年产品迭代,但初心仍不变的东风日产奇骏一样。

曾登顶地球三极、七次勇闯无人区的奇骏,自上市至今,全球市场累计销量超过650万辆,中国市场累计销量超过142万辆,稳居第一阵营,尽显王者风范。

而如今,全新奇骏登临,集力量美学设计、豪华科技座舱、全地形驾控为一体。NISSAN始终以“敢为”精神为指引,用不断的挑战、创新、进化,应时代之变、应客户之变、应场景之变,满足用户对汽车与时俱进的期望与追求。

全新奇骏开展的河南·探古奇妙游活动顺利打卡信阳站。时至今日,全新奇骏已经走过了河南四座古都,接下来还有什么精彩呢?让我们一同期待,和全新奇骏一起去感受河南文化!

来源:豫记

如果觉得《一身湖北味的信阳对河南有多重要|豫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