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葱姜蒜的功效与作用:不喜欢吃的朋友(千万不要后悔)

2023-06-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今日菲妈给大家分享的是:葱姜蒜的功效与作用。

说说葱

葱是厨房里的必备的调味品,北方以大葱为主,南方多以小葱为主。

葱,百合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通常簇生;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中空;先端尖,绿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身可入药。

葱有辛辣芳香之气,大葱辣味更浓,多用于煎炒烹炸;小葱,又叫香葱,味较淡,一般都是生食或拌凉菜用。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找出葱后,便作为日常膳食的调味品,加葱以调和各种菜肴,故古代称之为“和事草”,现在,民间也还有“无葱不炒菜”的说法。葱不仅可作为调味之品,而且能防治疫病,可谓佳蔬良药。

葱叶:可祛风发汗,解毒消肿,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食疗本草》说葱“主伤寒,壮热”。

葱白:味辛,性温,入肺、胃两经可发汗解毒、通阳利水。在临床上常用于:①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葱白发汗之力不强,故主要用于感胃轻症。②治疗腹泻腹痛。③治疗小便不通。《用药心法》说葱“通阳气,发散风邪”。

葱实(葱的种子):可以温肾明目,治疗阳痿、目眩。《神农本草经》说葱实“主明目,补中不足”。

葱须(葱根):可以治疗风寒头痛。《名医别录》说葱须“主伤寒头痛”。

在中医处方中,常用的是葱白。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风寒感冒。晋代名医葛洪在《肘后方》中记载的“葱豉汤”就是以葱白、豆豉组成的治疗感冒轻症的方剂,一直沿用至今。《食疗本草》中还记载葱可以“杀一切鱼肉毒”。所以在做鱼肉之时,佐以葱,不仅可以调味,还可以解毒。《医林纂要》记载葱“全用则通行全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熟之则守中”。葱还有下乳的作用,《本草纲目》言葱“通乳法”。

葱含有具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在用于烹饪时,能除去油腻菜肴中的腥膻等异味,产生特殊香气,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

它还含有“前列腺素A”,有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防止血压升高所致的头晕,使大脑保持灵活,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均有一定的作用。

葱的发汗作用,虽不太强,但感冒多汗的患者不宜服。《本草经疏》云“病人表虚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者勿再进”。

根据现代研究,葱叶中含有葡萄糖、果糖等。葱白的主要成分挥发油含有大蒜素,还有维生素C、B、B2等。药理实验证明葱白可以刺激汗腺,有发汗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并有健胃的作用;葱白还有祛痰作用。

葱本身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它含有的挥发性辣素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当辣素通过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统排出时能轻微刺激相关腺体的分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经常吃葱的人,即便脂多体胖,但胆固醇并不增高,而且体质强壮。

葱含有微量元素硒,并可降低胃液内的亚硝酸盐含量,对预防胃癌及多种癌症有一定作用。

【健康提示】

一般人都可食用,脑力劳动者更宜。

表虚多汗、狐臭、眼病、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患者忌食。

葱对汗腺刺激作用较强,有腋臭的人在夏季慎食,多汗的人忌食。

不要过量食用,否则会引起头昏、视物不清、损伤视力。

葱不宜与蜂蜜同食。

葱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不要轻易丢弃。

人在食葱后,口腔中会留下难闻的葱臭味,此时只需用浓茶漱口或口内咀嚼几片茶叶,即可除去此味道。

质量好的葱应该白而长,壮实均匀,叶色青绿,无虫害,无枯烂叶。葱宜捆扎成束,葱根朝下,置于阴凉通风处短储,葱抗寒能力较强,不怕冻。

大蒜祛病强身

北方人喜欢吃大蒜。然而传统的大蒜制品,除了风干的蒜头,就是腌制的糖蒜。爱吃大蒜的人,喜欢蒜头特有的辣味,喜欢糖蒜特有的香甜。

人们爱吃大蒜,不仅仅因为它是风味独特的食品和调味品,还因为大蒜具有杀菌、抗病功能。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我国,后在各地广为栽种。古埃及的普列尼就论述了大蒜有治伤风、溃疡、痔疮、麻疹、蛇咬等51种伤病。我国明朝李时珍亦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大蒜有解散痛肿、消毒气、除风破寒、健脾治泄的功用。相传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用大蒜汁合酒消毒治病。我国民间也广为流传着用大蒜杀菌抗病的常识。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常吃大蒜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痢疾、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杀菌抗病功能。

同时,食用大蒜还能够开胃,助消化。

所以,用现在的“时髦”话说,大蒜是天然的、名副其实的食疗和保健食品。

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早就重视大蒜深加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重视大蒜制品的食疗、营养和保健作用。一些国家生产了大蒜饼干、大蒜面包、大蒜饮料等营养食品。

生姜的特殊功效

生姜,又称鲜姜、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各种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生姜的辣味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姜酚三种,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

生姜还具有发汗解表、祛散寒邪、温中止呕的功效,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喝,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用一片生姜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生姜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生姜还有抗衰老、护心脏、预防胆结石等多种奇效。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变和衰老。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还可除“老年斑”。

【健康提示】

一般人都可食用,有内热者忌食。

由于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作为食疗应用。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食用过多则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烂姜、冻姜不要食用,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这是民间医家常说的一句话。确实如此,生姜除用做烹饪调料之外,还能治疗许多小病轻症:

①治感冒。民间常用生姜片加红糖煎水,趁热服下(姜糖水),治疗外感风寒感冒轻症。

②散寒止咳。将生姜洗净(凡入药生姜均应洗净泥沙)后捣烂,压绞取其汁,与白蜜或饴糖同服,治风寒、咳嗽、痰多。

③治胃寒呕吐及腹痛泄泻。将生姜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再放置近水处煨制,以草纸焦黑、姜熟为度。用量3至10克切碎温开水吞服。

④用于痰迷昏厥的急救。将生姜捣烂,压绞取其汁。用量3至10滴冲服。

⑤解毒。用于中鱼蟹毒、吐泻等症。可单用或配紫苏煎水服用。

⑥治水肿小便不利。刮下生姜外皮煎水。用量每次小半碗,口服。

⑦治被动物咬伤。用生姜、红糖各等份,放在一起捣烂如泥,敷伤口,可治狗咬伤;用生姜汁调雄黄末敷伤口,可治蜈蚣咬伤。

⑧治失眠。将生姜切碎,用布包裹放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

姜属辛热燥烈之品,故阴虚有热者及孕妇均忌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觉得《葱姜蒜的功效与作用:不喜欢吃的朋友(千万不要后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