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农村奶牛养殖技术(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2023-06-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育成牛是指6月龄以后到配种前的母牛。育成牛由于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都处于最快的生长时期,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1岁体重可达初生重的8~ 9倍,到配种年龄则可达到成年体重的70%。实践证明,这是育成牛较为理想的生长指标。

(一)育成牛的饲养

犊牛由哺乳期转入育成期,在生理上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时期。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精心饲养和照顾,以使其尽快适应以喂青、粗饲料为主的饲养方式。

在这个时期,个体之间的生长发育往往会出现差异。因此,对个体较小的育成牛应采取补饲措施,以便使其同步发育,同期配种。

在正常饲养管理情况下,育成母牛一般在10月龄时出现发情征候,15~ 16月龄达到配种体重。

日粮中如果粗饲料品质不好,精饲料中必须供应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为17% ~ 18%。

育成牛日粮中必须供应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饲料一般混人精饲料中饲喂。

在我国北方冬、春枯草季节,青绿饲料缺乏, 在以稻草、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地区,可对稻草和秸秆实行氨化;也可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尿素以及维生素等制成复合添加剂,以供给育成牛生长的需要。

(二)育成牛的管理

不论采取拴系饲养或散栏饲养,育成牛都应分群管理;并根据牛群大小,尽量把相近年龄的牛再进行分群。一般母牛按断奶至12月龄、13月龄至配种前年龄段分为两群。

育成母牛每头占有牛舍的面积为成年母牛的1/2,以免过于拥挤。

育成牛舍应有运动场,每头牛占有运动场的面积为15平方米。运动场应设饲槽和饮水池。

育成牛,特别是在拴系饲养管理条件下的育成牛,每天必须进行2小时以上的驱赶运动或放牧,以增强其体力。年龄达15月龄的育成母牛,要特别仔细观察其发情表现,以确保按时配种、受孕。

育成期间,育成牛每月应进行称重,测量体尺,并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觉得《农村奶牛养殖技术(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