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维护食品安全(建设美好乡村)

2023-06-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图一:中山市广东分会场销毁现场。 资料图片图二:吉林分会场销毁活动现场。 赵雪/摄■陈晓莹 本报记者 李青山 李洪涛 郑铁峰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对重点领域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链条查处,形成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展示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成果,11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5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罚没物品集中统一销毁活动。本次活动以天津市为主会场,视频实时连线广东、吉林、浙江等全国8个分会场同步开展销毁工作。 随着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宣布活动开始并启动销毁设备,各分会场也同时启动本地现场销毁行动。广东销毁罚没品140多吨涉及食品物品130多种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等部门在中山市广东分会场参加统一销毁活动。此次销毁的罚没食品物品共130多种,共计140.24吨。 广东分会场此次销毁的罚没食品物品包括食品包装材料、营养配方食品、酒类食品、未经检验检疫的冻肉等肉类产品、假冒知名品牌月饼、抽检不合格的大米、调味料、花生油、零食、菜果类食品及相关制品、可可及烘焙咖啡产品、食品添加剂等130多种,共计140.24吨。广东全省销毁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开展,采取拆解、填埋、焚烧、化浆、生化等符合环保的方式进行销毁。现场无法完全销毁的食品物品,押运至无害化处理工厂,经两级高温高压灭菌系统处理后,制成可资源化利用的生物质燃料棒及有机肥,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以及对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双保障”。此次活动邀请中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食品安全志愿者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见证。 在为期一年的专项执法行动中,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把案件查办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以点带面、全链条打击,共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0101起。其中,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案件517起,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件667起,生产经营过期食品案件1444起,生产经营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类案件169起,生产经营“三无”食品案件169起,劣质食品案件1837起,“山寨”或商标侵权案件140起,共查扣违法产品457.15吨,罚款8777.2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97.11万元,吊销许可证17件,对18人予以从业资格限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95起,公安机关已立案201起。吉林销毁假冒伪劣食品14余吨货值金额530余万元 11月18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开展2021年度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罚没物品销毁活动,集中销毁一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本次公开销毁活动是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的重要环节,是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查办食品大要案件、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取得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充分表明了监管部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强决心。 自去年11月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就将此活动贯穿“雷霆”执法、“铁拳攻坚双百战役”,以及“昆仑行动”三项执法行动的始终。专项执法行动以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市场;以食品批发商、小餐馆、校园周边小超市小商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主体;以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宣称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商标侵权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为重点品类。吉林省各地各部门深入挖掘案源,广泛发动群众,及时掌握一批违法犯罪线索。密切执法协作,畅通情况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渠道,形成有效打击合力。坚持上游下游一起打、源头末端一起查,追根溯源、循线深挖,打掉了一批违法“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查办了一批有影响力、震慑力的大案要案。 吉林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973件,罚没款1985.1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立案14件,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两起重大食品案件被列为市场监管总局挂牌督办案件。本次活动集中展示并销毁的假冒伪劣食品共计42个品种,涉及假劣白酒、奶制品、饮料、劣质调味品、肉及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吉林全省共计销毁违法食品14余吨,货值金额530余万元。浙江查处假冒伪劣食品2万余件罚没款2.5亿元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罚没物品集中统一销毁活动浙江省分会场设在温州会展中心,并作为全国4个分会场代表发言。 在本次专项行动中,浙江省严厉执法,加大查处力度,共查处各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2018件,罚没款2.5亿元,移送公安机关309件。据统计,浙江分会场共计派出20余车次货运车辆前往销毁地点,对白酒、奶粉、冷链冻品等400多个品种、近50吨假冒伪劣食品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拆解、填埋、焚烧、化浆、生化等符合环保的方式进行集中统一销毁。 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中,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经营宣称特殊功能的普通食品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违法行为,深挖案源,排摸线索。浙江全省获总局督办案件4件,有20件查处案值50万的食品大要案,吊销许可证5件,查扣违法产品近1206吨。其中,温州查处西山酒业有限公司无证生产白酒和虚假白酒标签案处罚没款达1012万元。本次集中销毁活动所涉案件中,浙江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针对扎啤非法添加工业二氧化碳的行业潜规则,率先开展全省查处扎啤非法添加工业二氧化碳集群战役,全省共检查餐饮店、扎啤经销商及二氧化碳充装企业5630家,立案863件,移送公安机关3起,查获问题二氧化碳1982瓶。 今年年初,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与浙江省公安厅召开执法协作部署视频会议,签订执法协作备忘录,明确情况通报、日常清查、线索提供、案件查处等全流程协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建立“信息互通、协同作战”的执法格局。在专项行动移送的309件案件中,214件被公安机关立案。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查获的丽江得慈延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毒有害痛风茶案、温州国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销售非法添加“醋酸泼尼松”百草康风茶案,均为总局挂牌督办案件。 此次集中统一销毁活动,体现了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对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用力,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执法行动常态化、长效化,保障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农村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果觉得《维护食品安全(建设美好乡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