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机器人做脊柱手术(中国骨科智能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2023-06-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8月29日,首届智能脊柱外科与手术机器人技术峰会于线上成功举办。

本次峰会,来自全国的骨科临床专家、产业代表围绕当前骨科行业痛点、脊柱手术精细化微创化的发展趋势、脊柱外科领域前沿科技与智能疗法在临床服务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医疗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动态等话题进行深入探析。

同时,本次峰会还见证了革新性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MAZOR X在中国的成功上市。

每年近100万患者需要进行骨科治疗

老龄化与骨科类疾病发病发生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发生骨折、脊柱侧弯、脊椎病、关节炎、关节肿瘤等骨科疾病的概率大幅上升,中老年患者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其中每年近100万患者需要进行骨科治疗或进行骨科耗材植入。据2019年《柳叶刀》发布的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过去27年内脊柱类疾病带给患者的负担持续加重。

作为人体第二条生命线,脊柱肩负人体躯干的中轴骨骼、神经传导的枢纽职责,包绕着复杂的神经和血管,其临床手术高复杂性与风险性对手术前中后影像印证、手术设备、术者经验与操作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邱勇教授表示,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过于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术中扫描影像,面临着创伤大和术后恢复慢等诸多痛点。以往的“徒手操作”也存在较多“盲区”,不仅埋下脊柱手术的潜在风险,从长远来看,临床治疗效果和医生人才培养更会因此大大受限。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与推动,脊柱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可视化、精准化以及微创化的创新解决方案,是实现高质量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的发展趋势。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指出,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微创治疗能够明显缩小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降低综合医疗费用。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脊柱手术都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进行精细治疗,并得到不亚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但事实上,在国内大多需内固定治疗的脊柱退行性病变患者中,仅有极少部分真正实现微创化。此外,受限于患者自身、各地医疗条件等因素,对于脊柱侧弯与骨肿瘤等高难度手术,国内仅有少数医院有能力开展。

智能手术机器人提升骨科诊疗水平

“十四五”期间,智能制造和医药创新成为国家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医疗机器人领域兼顾这两个重点领域,将是产业创新的突破点和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中国制造2025》更是将手术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有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五年,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9.8%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亿元 。

相比传统手术,凭借科技创新的优势,智能手术机器人将加速骨科医疗多维价值在患者、临床、医院乃至社会各处落地。在此次峰会正式上市的革新性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在国外有着18年的临床经验,其最新一代产品于今年4月正式在我国获批。

与传统脊柱手术相比,MAZOR X通过AI术前手术计划、机器人术中精准操作、导航手术可视化等技术,辅助脊柱临床医师实现可预见、高精准、全程可视的高效手术目标,不仅提升了手术效率及操作的便捷性,更切实帮助医生突破了传统手术中的视野局限、操作盲区等“徒手操作”束缚,提升手术安全性和精准度。

除此之外,在公立医院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MAZOR X辅助的手术可帮助患者减少47.8%术中出血,不仅提高了术后的康复效率,更能缩短超过57.2%的住院时间,有效地提升了病房周转率和医疗服务能力,为医院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性转变提供改革动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

如果觉得《机器人做脊柱手术(中国骨科智能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