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广东围楼建筑最多的县 距广州市区272公里(生态环境美适合养老)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旅行途中用相机刻录时光、行摄乡土、看古村镇,平凡的生活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欢迎来自各地的朋友在评论区留下你身边有特色的美丽风景,黄杨军与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建筑,与我们而言或许是没有生命的存在,它是人类的创造但是建筑却反映了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结构体系,以木结构体系为主。在中国,坡屋顶几乎是传统建筑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坡屋顶造型设计,会使宫殿、庙宇等宫殿建筑产生雄浑、挺拔、高崇、飞动和飘逸的独特韵律,也会使民居建筑产生亲切、自然和温馨的感觉。

围合建筑,在我们的印象中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围屋,两种建筑结构都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建筑。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围合也必然形成大间距,既保证了居民私密空间的距离,同时又扫除了因安全而附加的封闭感觉,促成空气流通,营造了良好的局部气候条件。我国南方的客家围屋,展现的不仅是一种建筑文化更是一种中国人所具有的团结心和凝聚力。

围楼,又被称为土围楼,土围楼又称客家土楼,是客家民系的传统居所之一。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广东,是我国客家人最多的省份,统计,目前全球约有 8000 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香港、澳门等19个省区的180多个市县,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境内的客家人达2500万,占广东总人口三分之一左右,广东有非常浓厚的客家文化特别是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地方。广东境内分布的各式围楼也极为丰富,始兴围楼是其中一种。

始兴县,广东省韶关市下辖县,被誉为“中国最美小城”,距广东省会广州272公里,距韶关市区62公里。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始兴,是客家人聚居地,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纯客县。客家人聚居地始兴县的客家围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且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标志性建筑。而且数量众多,始兴围楼,客家围屋的一种,是始兴县的一道古朴的风景,是广东省围楼保存完整,而且数量众多的县城。围楼兴起于西晋,唐宋时期。始兴围楼的兴起,虽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从当地姓氏族谱可了解到,始兴居民是宋、元、明时期从福建、江西等地迁徙而来。

始兴围楼形式多样,结构各异,用途一致,而且各有千秋。从种类上可以分为土围、砖围、泥砖围、石围;从形式上可分“城堡式”、“碉楼式”;从平面上看有呈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的围楼。始兴围楼,顶部有的呈尖峰状、有的呈锅耳状,均盖青瓦。竹苞松茂围楼,作为始兴众多围楼之一,是一座非常值得探访的客家围楼。竹苞松茂围楼位于光岭北侧田野间,村舍坐落在清化河左岸的田野间,房屋多为青砖、瓦、木构筑的平房。整座围楼由青砖、瓦、木构造而成,顶层四角稍高成炮角,对研究民居建筑有一定的价值,在始兴众多围楼中颇具特色。

始兴围楼自古就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俗说。始兴全县曾有400多座围楼,目前仅剩200多座,数量之多广东罕见。这里的每一座围楼建筑,都是一部曲折的人生故事。它既是一本解读一个家族、讲述一个姓氏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博大精深、诉说着主人艰辛历程的乡土文化史书。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

广东围楼建筑最多的县韶关始兴县,距广州市区272公里,生态环境美适合养老。拍植物、拍农村、拍老屋、拍古建筑古村镇这些我们身边亲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风景无需华丽只需熟悉。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本文由黄杨军摄影原创,感谢关注,黄杨军会一直在路上用相机记录熟悉却不平凡的美,用文字带你一起涨知识看见更多亲切不平凡的美!

如果觉得《广东围楼建筑最多的县 距广州市区272公里(生态环境美适合养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