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红楼射覆:暖香坞谜局的终极谜底「嵇康托孤」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4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红楼梦》本身是个巨大的迷宫,而出现在其中的明谜,我们可以把它看做谜中谜,就像戏中戏——无妨看做它就是作者想要说的【真相】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发生在第五十回,前半章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重要场景场面【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后面一章同样重要,因为是【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关于薛小妹的怀古诗,建议先阅读:

薛宝琴的十篇怀古诗到底在说什么?谜底绝对出乎你的意料

在【联诗】和【灯谜】之间,是我上一篇写过的【暖香坞之谜】,作者将制灯谜的地点摆在了暖香坞,又以刻意的轻描淡写带出了一向不怎么出镜的贾惜春。

关于贾惜春和暖香坞,建议先阅读:

红楼解梦:贾惜春是真的凉薄吗?穿云度月见真章

只有读懂暖香坞的灯谜谜底,我们才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点出贾惜春。

所以,接下来我们进入到暖香坞灯谜的现场:

第一个出谜的人,是李纨,她先说了两个自己做的谜语,源出《四书》:

李纨笑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湘云接着就说道:“‘在止于至善’。”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李纨笑道:“再想。”黛玉笑道:“我猜罢。可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道:“这句是了。”

第一个猜谜的人,是史湘云(请注意史湘云和贾惜春是一对叠影!所以,作为暖香坞主人,贾惜春没有参与猜谜——她在忙着思考自己的画,猜谜出谜由史湘云代言)

但是史湘云似乎没有完全猜对。

【观音未有世家传】——观音,是普度众生的大菩萨;世家传,是指没有正史记载。

湘云的回答【在止于至善】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湘云的意思是观音的善,是达到了善行的完美。

这时宝钗表现出了和李纨行同一人的默契(没错,根据我的分析,她们本来就是同一人)——你看宝钗提醒湘云的口气,仿佛这个谜语就是她作的一样。

然后黛玉猜了出来。【未有世家传】的意思是:虽然行了善,但只是行善,没有宣扬和记载,所以谜底是【虽善无征】,这个征,相当于【征信】也就是证明的意思,出处则是《礼记·中庸》。

湘云没有猜到,黛玉猜到了,这是为了表现林黛玉比史湘云聪明机灵有才学吗?未必。我们接着往下分析,【虽善无征】的真正意思,隐藏什么: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礼记·中庸》

翻译一下:

治理天下,要做好(议礼仪、订制度、定文字)这三件重要的事,就可以减少过失了吧!

然而,圣人的礼仪制度虽好,但若高高在上,无法验证推行,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另外,若处在低位,即使是圣人,所主张的礼仪制度即使好,但由于没有尊贵的地位,也一样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

综而言之:无德不服人,但德也需配位——一种中庸、灵活的权谋术。

接着来看李纨的第二个谜语:

李纨又道:“‘一池青草草何名’。”湘云又忙道:“这一定是‘蒲芦也’,再不是不成?”李纨笑道:“这难为你猜。

又是湘云这个急性子,第一个猜谜,而且猜对了。

【蒲芦也】,是什么呢?

原文出于《中庸》第二十章:

“夫政也者,蒲芦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这个谜面比较浅显,也很形象,【蒲芦也】相关上下文的意思也比较简单,而且,我们看到,这两个谜语的谜底,完全是一脉相连的:第一个谜底,其实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而第二个谜底,是给出了答案,或说,选择——又是中庸。

什么样的政策才是好的呢?——合适的、中庸灵活的政策,就像蒲芦一样能适地生长,而不是【高高在上却空洞的政策】

现在轮到李纨的妹妹李纹作的谜语,这次,答出来的是探春:

(李纨说)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着问道:“可是山涛?”李纨道:“是。”

有了前面的铺垫,李纹这个谜语的谜底,就变得非常的关键。

我们发现一向活跃的宝玉,至此一言未发。

而在这个关键点上,首先交出答案是探春,她的答案是【山涛】,至于为什么【水向石边流出冷】是【山涛】?由于作者写得肯定,我们也就不需多讨论,而是应该去考虑【山涛】本身的象征意义。

我们很容易就能领会到——这个答案,的的确确依然是和前两个谜底是扣在一起的:

山涛,字巨源,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可以说是“竹林七贤”的组织者和核心人物,但也是后人眼中“竹林七贤”的大叛徒。

竹林七贤,曾是孤高出世的代言人,而山涛,其实素有政治抱负,他最终的选择,也证明了他是【相时而动】而已,又一个【中庸】。

大观园里的常住女儿是六个:宝钗、黛玉、李纨、探春、迎春、惜春、加上不是常驻胜似常驻的湘云,刚好七人。

薛宝钗虽是花王,但论诗情才意和风流任性的【魏晋品格】,还数林黛玉,而且她住在满是竹子的潇湘馆,所以林黛玉是【嵇康】#嵇康#。

然后,她们第一次结社的发起人是贾探春,而回答出这个谜底的也是贾探春,为什么呢?因为【贾探春】是一个【山涛】式的人物。

【嵇康】是林黛玉,当然,林黛玉和嵇康,其实都是贾宝玉心目中的、想象中的完美偶像的影射而已——【就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甘心的】

【贾宝玉】的偶像精神就是出世,不染仕途经济的【污浊】,但是现实情况则是:

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向竹林七贤这个名士集团施压,竹林七贤因此分崩离析,一向都有政治抱负的山涛,成为司马氏的幕宾,而忠于曹魏的嵇康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从容赴死,历来被看做是屈原一样的人物。

【贾探春】最终在政治上会与贾宝玉离心。

但是【她】和贾宝玉的私人情谊却又是千古佳话——此佳话,就是暖香坞谜局的谜底。

接着是李绮作的谜语,回答出来的是宝琴,宝琴的原型我分析过,她是当时清朝廷的洋人,她是一个旁观者:

李绮这个谜语把大家都难住了一会,但宝琴猜出来之后,黛玉也马上反应了过来:

李纨又道:“绮儿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

【萤是草化】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来的,这当然不科学,但在此时的语境里,却是必须的,草腐为死,化萤为生,这就是又一对阴阳相生,以死伏生——还魂。

所以,这个谜底虽然是【花】字,真正的谜底含意却是【还魂】。

《红楼梦》写作当时,宫廷里的科学认识水平肯定明白【还魂】纯属无稽之谈,所以李绮的名字,谐音就是【离奇】,这是作者在提示,这下面隐藏着一桩后人不会相信、以及【无征】的【还魂】【奇】事!

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作者故意写【会意】那么我们也先不说是谁【还魂】,先接着看下一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谜语:

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众人都道:“也要做些浅近的俗物才是。”

宝钗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指谜语太古雅,这样怕后人猜不着,最好再给点明确提示,于是接下来湘云出的谜的谜底俗物,其实就成了前一个谜语谜底的备注:

湘云想了一想,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绛唇》,却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也是直到这个谜语,贾宝玉终于出场了。

众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宝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着了,必定是耍的猴儿。”湘云笑道:“正是这个了。”众人道:“前头都好,末后一句怎么样解?”湘云道:“那一个耍的猴儿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谜底是【耍猴】——注意这是个名词,不是动词。

这个谜底的真正要义,在于其谜面的关键句也就是作者故意让大家都【不解】并刻意强调的那一句——【后事终难继】。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上一个谜底【山涛】了。【山涛】和【后事】有什么关系?

有!

作为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山涛在七人中拥有极好声望,而七贤的灵魂人物嵇康,虽然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拒绝了山涛发出的出仕司马政权邀请,但绝交书末段开头这样写——

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

据说,死前,嵇康曾对自己的儿子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

嵇康自己上刑场十八年之后,当年八岁的儿子在山涛的抚养和举荐下步入官场,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五个谜底串起来:

虽善无征——政治的辩证

蒲芦也——唯顺势者昌

山涛——顺势之人

花——还魂脱壳之草

耍猴——后事难继

单这样看还是不大清晰的,我们需要把这些谜底看成风月宝鉴,有些需要【是翻过来的】,于是我们又得到如下谜底:

虽善无征——未被记载的善行

蒲芦也——来自顺势而昌的那个人(山涛)

山涛——这个人干了什么?(嵇康和他决裂却又托孤)

耍猴——后事难继(虽然自己接受命运,但放不下自己的儿女)

花——还魂(自己接受命运,但让孩子好好活着)

嵇康,是【贾宝玉】心目中的林黛玉,所以这个嵇康,其实是【贾宝玉】自己。

贾宝玉,是爱新觉罗.胤礽

山涛是贾探春,但更是贾探春所承认的那个【无征之善】,这才是【贾宝玉】的真正托孤对象。

三妹妹贾探春,其实是三弟弟爱新觉罗.胤祉,而爱新觉罗.胤祉是正史里记载的第一个向雍正称臣的康熙皇子。

【山涛】是暖香坞主人贾惜春,此刻影射的是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九子夺嫡过程中,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从来都不是明确对立的政敌,甚至一度是一个战壕里的,只是实用主义擅用权谋的胤禛最终可以如蒲芦而昌,而浪漫主义空想主义的胤礽,是安于【虽善无征】状态,直到被废黜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政治空想。

最后,这一谜局以【观音未有世家传】开始,除了带出这正反两个【虽善无征】之外,还有一层更浅显和直白的意思:

观音者,和金麒麟一样,都是【送子】的代言。

金麒麟是归了作【后事终难继】的史湘云。

被托孤的【山涛】则是诞生在贾惜春的暖香坞。

关于史湘云,推荐必读:

红楼解梦: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娇憨的史大妹妹可一点都不简单

史有载:雍正代为抚养了胤礽的数位儿女,比如弘皙。

但,作者还要说【观音未有世家传】为什么?

因为,最重要的一个【未有世家传】——被隐瞒了,而这一个,最终还继承了雍正的帝王。

只能说,细思极妙又极恐——

暖香坞的谜局的终极谜底,就是【嵇康托孤和山涛受命】,是对【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再次强调。

推荐必读: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背后隐藏的,是红楼梦全书最大瓜

最早向雍正臣服的爱新觉罗.胤祉,后来却被雍正流放,然后又监禁致死,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变故呢?

康熙优秀儿子一大堆,最终却是雍正继位,也是雍正抚养废太子的儿女,我有理由相信爱新觉罗.胤禛的确是个情义两全的人。

只是帝王之家,【宿孽总因情】——情义实在太沉重了,是非黑白,没那么简单。

这里推荐必读:

干了这碗康乾盛世年间的陈年狗血——红楼梦人物历史原型大猜想

被宠坏的【千古情痴】贾宝玉,就是脑子太简单了,不废不足以平天下。

所以,作者在深深同情以【天下第一淫(情)人】贾宝玉为首的多情派的同时,把【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样的最高赞美明确的给了【宝钗】,也未必不是同样给了看似无情的林红玉、妙玉、贾惜春。

因为世界需要【嵇康】,也需要【山涛】,需要【情】,也需要【理】。

如果觉得《红楼射覆:暖香坞谜局的终极谜底「嵇康托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