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安徽:宿州城管做实“八字文章”(让城市更健康)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9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安徽省宿州市城市管理局主要承担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河道广场等管理职能和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热等公用事业行业管理职能,负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是较为典型的“大城管”体制。

城市管理运行状况不但事关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有序,更事关市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便捷和城市运行安全。为打造更加便捷高效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宿州市城市管理局突出工作重点,先期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监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园林绿化建设、城市供水、公厕建设管理、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等重点区域开展体检工作,排查社会各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实“问症、会诊、治病、健体”八字文章,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做到防风险、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

“问症”:看清“病灶”,辨明“病因”

为做到精准诊断“城市病”,查找出存在问题和短板,宿州市城市管理局改变“自上而下”的问题查摆方式,而是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发挥市民群众、专家学者、专业公司等集体智慧,摸清“病症”,找准“病根”,为明确整改重点、努力方向奠定基础。

群众“提”。城市污水治理、园林绿化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市容秩序维护、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等方面工作与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是需求方、体验者、评判人,最有感受,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为找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点,宿州市城市管理局坚持开门搞活动,真心实意向群众“问症”,做到多角度、广覆盖。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宿州市城管服务超市”等途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开展“走进城管”“供水管家进社区”“党员喊您来观光”等活动,在服务群众中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布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上门走访、网上征集等多种方式倾听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对群众诉求案件的梳理,探索实施大数据分析,查摆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问题。

专业“挖”。鉴于城管自身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的局限性,为找准问题,把好“脉”,宿州市城市管理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重点领域查找问题和短板。在群众较为关注的城市地下管网治理上,由中标公司通过排水管道清淤检测、雨污混接调查和周边地质隐患排查,全面检查管道缺陷、病害情况,评估管道健康状况。完成排水管道健康检查3355公里和961公里排水管道周边地质隐患排查,237公里雨水管道错接排查,识别排水管道地质隐患257处、错接点717处。通过分析和评估,形成相对完善的健康档案数据库。

第三方“找”。成立以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老干部、老模范、老党员、群众代表为主的“宿州市城市治理群众议事工作委员会”。群议委委员通过广泛走访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并汇总、分类、筛选、研究,创办了《群议委工作通讯》46期,提交城市管理调研报告25篇,先后13次参与城市管理专项工作监督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调整意见建议。在对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管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社会化公司市场化作业中,群议委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个市场化公司的作业成效进行监督评估,查找存在问题。

自己“查”。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智慧管网平台、网格员等途径,深入查摆分析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城市管理系统内部广泛开展“用脚丈量城市美好”活动,倡导职工通过步行等方式查找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三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中的各项创建指标,深入查摆城市管理方面与各项指标存在的差距,弄清各项工作短板。

“会诊”:开好良方,对“症”下药

针对查出的问题,如何做到对“症”下药更为关键。为开准药方,宿州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多方“会诊”,以拿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问“技”于企。为做到治疗精准,宿州市城市管理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公司对重点整治区域进行专业诊断,组织“会诊”,编制治理方案,召开技术论证会、专家评审会等对治理实施方案进行评审论证,以做到治疗的精准性。在黑臭水体治理中,成立由建设单位、项目单位、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组成的专家团队,对治理方案进行评审论证、深化优化,对“一河一策”“一口一策”进行审核把关,对治理过程及时纠偏,对阶段性治理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在城市文化打造上,为充分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底蕴、特质和时代风貌,提升城市景观品质,与国内一知名大学城市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城市设计工作。

问“计”于民。在措施上服从群众,建立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同群众商量,问计于民。将项目公开作为各项工作的前置条件,及时向社会公布项目信息,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合理制定工作措施,尽量兼顾各方主体利益。建立“四意合一”治理新模式,由城市管理部门、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对象、“群议委”(由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律师等代表组成),分别代表政府的意图、街道社区的意见、管理服务对象的意愿、市民的意向,通过圆桌会议,对所要解决的具体的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及其途径进行研讨、表决,寻求出利益交融点,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通过“四意合一”模式的运行,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建议,寻求能够最大可能的兼顾各方利益更加合理的治理途径和措施,建立了“问题怎么看,群众来诊断”“事情怎么办,群众说了算”“办的怎么样,群众作裁判”的群众治理机制,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

“治病”:精准“手术”,源头治理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和短板,宿州市城市管理局坚持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以解决社会各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突破口,加大各种“城市病”治理,不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补短板。在城市功能完善上,持续推进城市供水水厂建设及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推动污泥、餐厨、园林废弃物及粪便处理为一体的有机物资源利用处置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污水治理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和停车场建设,完善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持续开展“厕所革命”等工作。近年来,新建供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提高了8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新增7万立方米;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增加1200吨;建设公共自行车停车站点280个,公共自行车拥有量达1万辆;新建中水厂2座,日生产中水能力达16万吨;新建各类管网380公里;完成城区道路“白+黑”改造26条;对14条路段街区功能进行提升改造;新建改建公厕120座;实施夜景亮化210处;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化养护、公厕管理市场化率达100%,机械化率为92.5%。

强弱项。在优化管理服务上,系统谋划城市内涝防御提质增效建设项目,启动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图编制工作,推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依托智慧管网系统平台,建立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信息数据库,健全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固化提升全国节水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餐余垃圾处理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试点工作;着力实施“洁净宿州”工程,深化道路清扫保洁“喷、刷、冲、洗、扫、保”一体化组合作业模式。

提品质。制定实施《宿州市城市管理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方案》,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市容秩序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园林绿化建设、城市供水服务、市民文明养成等六大提升行动。围绕“一公三生”(公园、生态、生活、生产) 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编制城市公园体系规划、公园名录规划,修订绿地系统规划;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百园融城”建设项目,加大湿地公园、街头游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实施公园增绿提品工程,提升公园文化内涵,增强绿地生态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强老旧城区绿地改造,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等方式,增加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的公园绿地面积,实施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新建公园、街头游园60余处、新增绿地1000万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390万平方米,建成160公里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健身网络。12个黑臭水体得到系统治理,被评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6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宿州主城区水环境治理升级版,初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健体”:抓细抓常,长“制”久治

为持续推动“城市病”治理,边查边改边治,做到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宿州市不断完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着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为固化提升城市治理成果,宿州市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法律制度、标准规范、工作机制建设。先后出台《宿州市城镇绿化条例》《宿州市市容治理条例》《宿州市公园治理条例》等法规。建立市政、环卫、园林、市容、环保等领域内综合执法体制。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建立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制定责任清单,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完善管理与执法协同机制,用制度固化提升整治成效。在黑臭水体治理上,制定实施《宿州市主城区排水管理办法》,理清市、区、各园区排水建设和管护责任;出台《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压实企业治污减排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厂—网—河”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落实管网泵站、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责任;制定《宿州市主城区黑臭水体绩效考核办法》,拉升水面保洁、绿地养护、排口治理、管网淤积、水质达标等级;严格实施排水许可和排污许可制度,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和科学的工作机制。

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建设要求,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城管领域的合理运用,科学谋划智慧城管系统平台建设,将智慧城管融入宿州“城市大脑”建设,把城管的业务数据平台与宿州“城市大脑”数据平台相融合。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行城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安装物联网感知设备21类近6万个;累计完成地下管线普查8400公里,建成综合管线数据库及健康档案数据库。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网格六定”精细化管理机制。将主城区70平方公里划分为53个单元网格,将市容秩序治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设施维护、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等城市管理事项纳入网格监管范围,每个网格定网格长、副网格长、分网格长、网格责任员、联络员,定范围、定人员、定内容、定责任、定标准、定巡查。

推进城市管理专业化。制定实施《宿州市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扎实推动专业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城市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入专业化城市管理和服务运营商,提供专业化服务。在智慧管网平台建设运行上,由市城管局与承建公司以股权合作方式,共同建立项目公司,负责智慧管网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实施公司化运作机制,通过专业化运行维护,确保满足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的并发访问需求和智慧管网云基础设施维护、软件系统维护升级、对外数据服务、数据更新服务、管网决策支持服务等,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

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树立“大城管”理念,引导多元共治,充分发挥城市治理委员会高位监督指挥作用,梳理规范各部门城市管理职能,强化统筹协调,积极完善城市治理联动协同、议事协调、全周期管理“三项机制”。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协同管理机制,推进部门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主体积极参与;积极建立城市全周期管理机制,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成立“城市治理群众议事委员会”,在加强引导、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设立“城管服务超市”,及时高效办理群众诉求;通过“共话家园”电视栏目,引导城市管理利益相关者进行理性商谈和辩论;定期组织市民“走进城管”活动,引导培养市民创建主体意识。

【来源:大城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安徽:宿州城管做实“八字文章”(让城市更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