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记24节气——寒露:一滴寒露身上凉(秋深露重晓寒轻)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文章 | 萍子

图片 | 来源于网络(侵删)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当一弯残月,如一枚银钩,撩起晚秋的珠帘,寒露,便在渐浓的秋凉里,轻轻滴落着冰清玉润的美好。时以深秋,露以寒凉,不知不觉,我们就迎来了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01

寒露一到,已至深秋时节。

芦荻轻飞,蝉噤荷残,秋天开始沉静下来。寒冷的露珠浸染了山川,染红了层层叠叠的枫叶。蓝天之下,是浓浓的秋韵,飒飒的秋风吹散斜阳,晕黄了漫山遍野的菊花,霞光之中,尽显秋色斑斓。

几阵秋雨过后,气温骤降,似乎每一颗雨滴中都透着寒气。

不知道是今年的秋天太过短暂还是冬的脚步太过匆忙,国庆期间,有些地方已经飘起了雪花。在成都,也隐约听到冬的呼吸声,翻出衣柜里准备的各色毛衣,软软糯糯的。秋天,一定要和毛衣相配,慵慵懒懒地在秋阳里,更显温暖。

02

寒露时节,不仅天气凉了,雨水少了,日照也少了。花鸟草虫,该谢的谢了,该飞的也飞了,该睡的睡了,该歇的歇了……

历经几日秋露,红彤彤的柿子已经挂满枝头,透露着收获的喜气,漫山的红柿子,装点着秋装,打破秋的沉静,也燃起了无数游子的乡愁。

石榴、山楂、红薯、晚稻都迎来了收获的节点,丰收的喜悦浸透了田野山间,家家户户院子里挂着红辣椒和秋收的玉米,堆着番薯和南瓜。

在闲暇之余,不少人也会结伴出游,看黄花,赏红叶,也有临水钓鱼、捕螃蟹,就着窗外菊花飘香,尝一口清甜桂花糕。

03

在这个寒露,去聆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湿透的秋风伴着寥落的虫鸣,仿佛所有的时光都平铺了露水,汇聚成深秋清晨那片弥漫着清冷味道的薄雾。大地上的一切讯息,都随斑斓的落叶齐齐地指向了深秋。

古人爱用露水来形容秋色的深浅。刚入秋不久,草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惹人怜爱,“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这时候的秋天,名为“白露”,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

随着秋意渐浓,寒气加重,进入“寒露”节气,“寒”字流韵,是“波上寒烟翠”的渺远,是“小楼吹彻玉笙寒”的苍凉。露水触手冰凉,则是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转折的象征。

寒露之后,雨季的喧嚣归于沉静,烈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露寒而冷,繁华不再。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因此古人又将寒露节气称为“辞青”,树叶由绿转黄、由黄变红,正是登高赏秋的最佳时节。

04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这是在说,时至寒露,鸿雁南迁,有种说法是宾同“滨”,是水边的意思,鸿雁都飞往江南水滨;随着深秋的到来,雀鸟都不见了,人们在海边看到了很多蛤蜊,由于其壳上的条纹与雀鸟相似,便被认为是由雀鸟变成的。

“雀化为蛤”虽然只是古人的一种诗意想象,然而这一想象,却像是对“归去来兮”的一种隐喻与向往。至此,满地秋菊初绽,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

季节更迭,物事俱非。走过生发的春、肆意的夏,今年的温热一去不复返,可正是知道了冷,我们才懂得了温暖,知道了秋风的薄凉,才懂得了阳光的温柔,经历了冷暖,才明白爱的意义。

秋风正好,秋阳不燥,国庆假期已经画上句号,让我们收拾好心情,一路坚定前行吧。

如果觉得《记24节气——寒露:一滴寒露身上凉(秋深露重晓寒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