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喝水是最简单的养生法(不过很多人喝错了)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你最近是否有嘴唇发干、心情烦躁、胃口不好或者便秘等情况?

如果有,你是否觉得你可能离生病不远了?

不,你可能需要——

喝水很重要,但没喝对,身体可能会“遭罪”。比如这些坏习惯:

1、等口渴了再喝水

有调查显示,65.9%的人口渴了才喝水,只有5%的人有定时定量喝水的好习惯。

但实际上,口渴就说明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

要知道,喝水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解渴,要喝水是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才能更好地调节体温,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也才能顺利进行。

2、习惯用饮料代替水

颜色亮丽的饮料确实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但是,口渴就习惯性喝果汁饮料,反而对身体不好。

大部分饮料是将饮用水、糖分、果汁或添加剂混合成一定比例进行勾兑的。这样做,丰富了水的口感和味道,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渴。

但是长期喝饮料,糖分摄入过多,会加重身体消化负担。喝饮料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降低食欲,导致营养失衡。

3、过度饮水

如果饮水过多,也会增加身体负担。

体内多余的水分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出来,才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状态。因此,平时饮水量要合理控制,不能经常过量喝水,以防不良后果。

这样喝水更靠谱:

1、喝水的量

一天喝八杯水也不是瞎说的。

《中国国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一般的杯子差不多是200-250毫升,换算一下也就是7-8杯水。

当然,有不同情况要区别对待。

很多时候喝8杯水也不一定够。

比如下太难或者高温环境下出汗比较多,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运动前后,想喝水就可以多喝几杯,不用太拘泥于数字。

2、喝水的温度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

适宜的进食温度是 10℃ ~ 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 50℃ ~ 60℃;超过 65℃ 便足以烫伤黏膜。如果长期吃烫的食物、喝过热的饮品,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也在所难免。

建议大家在喝热水之前,稍微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口一般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相对于冷水,温水对身体更温和、少刺激,而且有助于身体吸收利用,比冷水更能解渴。

建议大家选择35~40℃左右的水温。

3、喝水的时间

怎么判断是否要饮水呢?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尿液颜色判断水分补充是否充足:

浅柠檬色代表水分处于最佳状态;清澈无色则可以适当减少水分摄入;如果尿液呈暗黄色,那就赶紧补水吧。嫌观察法麻烦?还有个笨方法:起床到睡前,保证至少每2~3小时喝一次水,每次100~200ml。

有人疑惑:睡前要不要喝水?

可以适量喝。

我们每天睡眠的时间约占全天的1/3,为了防止在这漫长的时间发生缺水导致尿液浓缩,建议大家可以在睡前适当喝点水。

4、喝水的杯子

喝水杯子也很重要。

在这里,推荐大家首选玻璃杯或无彩釉陶瓷杯,这两种杯子相比之下更安全,是泡茶、装热水的最佳选择!

喝水,从来不只是一件随意的事儿。身体需要的时候,你满足它就是了。

如果觉得《喝水是最简单的养生法(不过很多人喝错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