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花市一条街”呼吁取消苏圃路禁停 泊车位施划不配套(沿街店家经营遇困难)

2023-06-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编者按:

近日,南昌市苏圃路花市一条街商户向报社反映商铺经营困难的现状。在他们的讲述中,导致花市衰败 重要原因,就是“停车难”。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今天的南昌,正奔跑在建设中部消费中心城市的大道上。4月出台的《南昌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中,计划3年内打造不少于100家南昌瓦罐汤品牌店、培育特色商业街镇、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 店……为广大市民勾画了“无节造节、有节造市”“车水马龙”“人气高涨”的繁荣商贸景象。不 过,南昌苏圃路、船山路原本已经成熟的“花市 一条街”“餐饮一条街” 等特色街区的窘境,与《三年行动方案》描绘的景象相比,显然并不完全吻合。

不可否认,路内泊车的确是城市管理的大难题。更不可否认的是,高效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必定会形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如何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中, 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 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是一个需要认真解答的发展之问。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在4月的工作调研中指出, 城市建设要“努力走出 一条体现时代发展、彰 显江西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城市建设之路, 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精致精美”。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历时20余天深度调查推出的这一系列报道, 实际上聚焦的并不仅仅是停车难这一“城市顽疾”,而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思维。

南昌苏圃路花市一条街是生长于市井、深耕于闹市的特色老街。花市一条街因为卖花,使英雄城多了一份柔情和浪漫。但从2018年4月开始,苏圃路全线禁停,这条双改单的街道不但整洁,而且秩序井然。但似乎城市管理者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花市一条街上店家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减少了近一半。

花街的忧郁故事

全线禁停

关铺近一半

6月30日晚6时,“金色花屋”老板杨敏起身为一些鲜花喷了点水后,又玩起了手机。这一整天,杨敏没有卖出去一枝花,也没有一位客人进店。

南昌苏圃路的花市一条街,北起叠山路,南至民德路,全长不到300米。曾经,这里是鲜花销售的店铺集中点,也是流行花语的标注地。但2018年开始,因为苏圃路全线禁停,全街有26家花店,如今只剩16家。

“这条街上开店太难,几乎经营不下去了。”杨敏捋了捋头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她在苏圃路上经营花店已经有十多年,如今对花市一条街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安。

2006年,“金色花屋”是苏圃路上零星几家花店中一家。2010年左右,年轻人之间的送花热,让花市一条街逐渐成型。2014年左右,近30家的花店终于形成特色街。

“当时,每个周末都有好几辆花车排队装花,一个月能赚四五万。”说起昔日,杨敏眼里闪露这光芒。不过,这光芒瞬间消失。杨敏说,因为老客户反映苏圃路停车不便,现在不愿来花市一条街消费,街上最好的店,也只能保本经营。

顾客不上门

每天都扔花

“从昨晚到今天上午,没来一位客人。”7月14日是周日,久雨放晴的苏圃路花市一条街看上去干净而整洁。“上品行花艺”店主李铁梅冲叹了口气,对正在清理鲜花的店员说:“这束花,是今天扔掉的第二束。”

约30平方米的“上品行花艺”里,摆放了30多个品种的花卉。店员每日的工作,是把新进的鲜花包裹成漂亮的花束,再把已经枯萎的花束作为垃圾处理。

“生意已经少了7成。上个月,除掉电费、房租,等于没赚钱。”现在,李铁梅的店里,已经没有一支类似“厄瓜多尔玫瑰”这种上档次的进口花了。“成本价30多元,卖不出去,亏得厉害。”李铁梅早已萌生了撤离苏圃路花市一条街的念头。

“1+1”花店是花市一条街出现的第一家花店。这22年来,店主潘红岚经历了欢喜和忧愁。潘红岚认为,店主扔花也是无奈。前几年苏圃路没禁停时,花街人来车往,做好的一束花瞬间就能卖出去。如今,街面整洁了,客流量却断了。

“现在,刨去店铺成本、人员开销,好多时候都是亏钱的。”潘红岚直言,“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网上销售,但算上物流费,成本更高了。”

打造特色街

店家盼春风

苏圃路是双向2车道,路边原划有停车位,方便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但2018年4月25日开始,为确保南昌地铁2号线八一广场站施工顺利,公安交管部门取消苏圃路、福州路(广场北路至省体育馆西门南侧)沿线占道临时机动车停车泊位;紧接着,电子警察在苏圃路上岗、辖区交警频繁巡逻。

记者了解到,花市一条街的所有泊车位取消后,距离它最近的停车点在不算远的环湖路上。

今年,《南昌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指出,在现有城市商圈、商业街基础上,培育建设3条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

行动方案的出台,花市一条街的店主期盼春风再来。但观望已久的潘红岚失望地问记者:“为什么花街禁停、取消泊位,从来就没有一家单位实地调研一下,看一下这条特色街的现状?”

美食街的日与夜

美食街成了禁停路

夜市业绩差口气

双休日的省城西湖区船山路美食一条街,白天与夜晚一样干净、整洁。这条美食一条街,也因24小时全路段禁停、电子警察、交警巡逻实时纠处,让美食一条街的商户有苦说不出。

“这条街再这样整下去,整条街都要黄,大家都没有买卖做了。”来自东北经营生蚝店的谢姓店家告诉记者,他在2017年经朋友介绍来的船山路开店。当时,一说南昌的美食街,南昌人都说船山路有名。可自从2018年底电子警察开始抓拍之后,因为消费者大大减少,生蚝店的生意就难做了。

“比方说,原来每天能赚100元,现在只能赚30元;生意少了7成多。”谢老板很是无奈的摇头,“再这样干下去,就是等着倒闭。”现在,谢老板很希望美食一条街附近能有个停车场,能方便前来吃饭的顾客停车。

经营石锅鱼的游女士告诉记者,她本是奔着船山路美食一条街的名气而来,希望靠着美食街的人气创业成功。2017年开业伊始,石锅鱼店每日营业额可以有四五千元;可现在即便是双休日,收入也只有2000元。

“整条街禁停抓拍。时间一长,客人都去停车方便的大店、老店去了。”游女士说,船山路美食一条街“严管”之后,日子都不好过了。

“我们临街小店苟延残喘,没有停车位苦不堪言。今天的小店小个体,明天可能发展成为老字号。真希望能多给我们小餐饮店发展空间。”“美食一条街”多名受访店主表示,有关部门不为临街店铺配套规划停车位,成为临街商铺难发展的“致命伤”。

交警+城管严管

店家直呼吃不消

因为“严管”导致的美食一条街街面冷清,不仅让小店、新店大呼“吃不消”,就连街上知名老店、大店也为此烦恼。

船山路美食一条街“老陈虾霸”龙虾店胡店长告诉记者,该店2014年10月份开张至今,已有5年;是船山路的规模最大的餐饮企业之一。但自从船山路实施“严管”,进行24小时电子警察不间断抓拍禁停后,店里生意“一落千丈”,业绩至少下降了4成。

实际上,为做好夜间经济、繁荣夜间市场,4月9日《南昌市进一步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中指出,“在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秩序等前提下,晚上9时后对夜间经济消费街区的夜间经营行为实施放宽摆买管制政策”,并要求各县(区)政府、市公安局交管局、市城管局负责实施。

“早些时候,街道办组织了美食街所有餐饮店负责人开了个协调会,打算收集各店对‘严管’的意见和建议去协调反映,到现在还没下文。”胡店长告诉记者,船山路上各家餐饮店听说政府打算发展“夜市”经济,心气本来都很旺。可等来等去,还是和现在一样,依旧“严管”没有丝毫变化。

船山路“豆腐烤大鱼”店主樊老板则告诉记者,他们店是船山路最老的餐饮店之一,已经开了20多年。自从2018年8月份实施禁停之后,像他们这种老牌餐饮店业绩都下滑了5成之多,现在也只能靠老顾客维持生计。

樊老板郁闷地说,现在不仅交警进行管控,还有城管也参与其中,可谓是“双管齐下”:原来本是每日下午5点后交警会进行沿街巡查贴单至凌晨2点,而现在城管也会从傍晚开始,沿街巡查至晚上12时。更严厉的是,现在所有商家店铺门口多了一条覆盖了整条船山路的“黄线”,就连店铺台阶上也不能摆放任何物品。

“只要要商家摆放桌椅越过黄线,就会被电警抓拍报给城管进行罚款,24小时不间断。”樊老板问记者,“说好放宽管制的‘夜市’政策,怎么到我们这里就不灵了呢?”

外卖两轮电动车也罚

吓跑外卖小哥

“停个电动车,拿个外卖就2分钟时间,交警抓到都要罚款10元。”一位某知名外卖平台送餐员告诉记者,至从船山路实施24小时禁停抓拍后,他们做外卖的也“深感苦恼”。

没有禁停之前,船山路是各大外卖平台的“取餐大户”。因船山路是南昌的美食一条街,有着各式各样的没美食,又是在老城区。每日中午至第二日凌晨,来取外卖的送餐员络绎不绝。但是至从实施禁停后不仅沿街商铺苦不堪言,外卖行业也深感苦恼。

“本来晚上6点到12点是船山路取外卖的高峰期,现在我们为了避开交警,只能在下午交警巡逻不是那么密集的时间段来取外卖。”从2018年底开始,各外卖平台的外卖小哥只要将电动车停至商家门口,一旦被交警发现,就会现场处罚10元罚款。在与记者交谈时,外卖小哥正好看到一辆交警巡逻车缓缓开来,立即扭动电动开关,匆忙中留下一句:“不说了,交警来了!”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如果觉得《“花市一条街”呼吁取消苏圃路禁停 泊车位施划不配套(沿街店家经营遇困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