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2018年有两个中伏天 三伏天的基本常识(以及相关的养生常识)

2023-06-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来讲讲三伏天,三伏天包括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初中末共三个伏天,统称:三伏天。

进入三伏天的时间段也不是固定,对阴历(农历)和阳历(节气)都不是固定,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天气阶段数据。

其中,初伏天有10天,中伏天有10或者20天不等,末伏天也是有10天。

初伏天开始,也叫入伏,起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庚日为干支纪日系统。

中伏天开始,从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注意中伏天是变动的,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比如2018年的三伏天就共计40天。

末伏天开始,从立秋的第一个庚日开始,这十天里,就是末伏天了。

像今年这样的中伏天长达20天的情况,这样的中伏天叫做润中伏,可见今年的三伏天是属于比较长的情况,这样的三伏天对气候和疾病也有特殊的影响,后面我们就讲到。

初伏天:7月17日到26日;

中伏天:7月27日到8月5日;

润中伏天:8月6日到8月15日;

末伏天:8月16日到8月25日。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俗话说“冬病夏养”,三伏天养生非常重要,千万不可小视。因为,随着气温节节攀高,中暑、空调病、肠道疾病等各种健康问题将接踵而来。

人们拥有冬病夏治的思维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有些行为是过了,或者没有针对性,凡是到了三伏天,动则就是三伏贴,艾灸。

今年很多人艾灸了,会感觉不舒服。

其实忘记了天地的大特征,今年是火运太过之年,本来就是太徵的特征。

而且一共有40天的三伏天,炖肉焖锅的感觉,时间久了,肉就炖烂了,道理就是很简单。

滋阴清燥,润肺等,才是中规中矩的养生大方向。

最近出来新闻,人都会咬人了,其实有一个大的气候导致出现的病理特征,就是人更容易癫狂。

好好体会一下古代的经典医书关于三之气的精炼总结。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三之气的时间段,在5月21日起到7月22日,共60天,包括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共四个节气。

我们来看看三之气阶段和三伏天的时间关系,如下图:

如果用一天的时间来比喻一年的时间,三之气可以看成是一天之中的12点,正午阶段,三伏天可以看成是午后1点到3点钟的时间段。

有生活经验的人会知道,太阳在12点正午时间点是最高的,而最热是在午后2点前后,温度达到最高。

这就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和气温最炎热的两个阶段的直接比喻。

基本上,这个阶段,不要吃冰是对的,至于垃圾食物,比如烧烤之类,一年四季尽量少吃不吃,就不单独说了。

很多人在追求养生,会用艾灸,吃羊狗肉之类。

其实,别说追求好的,不要吃冰冻冷的食物,不喝少喝冷饮,不要去伤到身体,已经是很大的讲究了。

至于要补益,要追求好上更好的境界,得量力而行,好好的分析自己的体质,考虑当下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

这个时候,专业人士的指导作用就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了!

本文由谦和既济原创,欢迎关注与评论!

如果觉得《2018年有两个中伏天 三伏天的基本常识(以及相关的养生常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